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聚焦全国两会 完善药品科学定价机制 解决百姓吃药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05:32  东方今报

  据新华社电 解决吃药贵不是单纯靠一次次的药品降价,也不仅仅靠取消药品提成,而是要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药品的利润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就完善药物定价和价格管理机制建言献策。

  为买痢特灵四处托人才买到

  “一个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干了4年医药代表,就买了房子和高级汽车,与他在医院工作的同学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药品定价为什么那么离谱?有一家药品企业生产了一种治咳中药,去做价格申报,成本只有3元,‘使劲’报了9.8元,结果被批了30多元,这样的定价老百姓吃药能不贵吗?”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潍坊医学院眼科研究所所长康凤英的一席话,直指药品定价的虚高和不合理。“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总结近年来药品价格管理方面的得失。”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表示,“高价药没有真正‘管’住,名称却越起越‘花’,价格越来越贵。好的传统低价药却很容易被‘管’死,老百姓吃低价平价的好药变得困难。”他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了购买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痢特灵,他到处寻觅四处托人,最后在湖北才买到。“这瓶100片的药才卖1.5元,这样的定价哪家企业有积极性生产?要建立科学的药品定价和价格管理机制,不能到最后没有人愿意生产、销售廉价经典的老药,不能让老百姓害怕药品一次次降价反而吃不到需要的药了。”

  “中标死”“降价死”导致实惠无着落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心脏病专家葛均波到北京后,参加了卫生部关于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讨论会议,他感慨地说:“基本药物制度的确定和推出,对于解决老百姓吃药贵有深远的意义。但是我也担心,生怕会出现类似过去的‘中标死’、‘降价死’以及旧瓶换新酒现象,导致政府好的政策措施无法使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葛均波委员介绍说,我国有数千家药品生产企业和器械生产企业,这些企业要生存就要展开激烈的竞争,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那么竞争带来的成本必然会带到药品的价格中去,给医药领域的“潜规则”和腐败提供滋生的土壤。“我国应尽快依靠专家的力量,在调研的基础上,做到药品优质优价、科学定价,保证药物生产企业有利可图,但是这个利润必须控制在合理范畴内。”葛均波委员坦言,一个药品的研发、制造过程的成本,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心中多少有本账,“必须建立药品定价专家库,更要建立药品定价专家随机抽样制度,防止专家挡不住诱惑违背了良心和职业道德”。

  一个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干了4年医药代表,就买了房子和高级汽车,与他在医院工作的同学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药品定价为什么那么离谱? ——全国人大代表康凤英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