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车有点“戳”,默数10到1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05:38  钱江晚报

  昨天的杭州公交三公司会议室,满满当当坐进了100多位公交司机。他们是特意赶来听讲座的。

  主讲人田华,来自杭州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别看她年轻,上起课来一点都不含糊。昨天,她给这些大男人结结实实地上了一堂“职业心理课”。

  说的内容当然和开车有关——怎么控制开车时的情绪。田华讲了3个小技巧,记者听后,觉得不光对公交司机有用,所有开车的人都值得参考参考。

  记者也找来开车时常遇到的几个事例,请田华做了心理学上的分析,并告诉你这时应该做什么。

  事例A

  一位19岁的青年,凌晨与女友争吵后,一怒之下开车飞驰发泄。结果途中失控,发生严重车祸,先后撞断灯柱和大树,司机本人被抛出车外重伤。

  田华分析:吵架后,情绪到了一个爆发点,属于生气的高峰阶段。这个时候,情绪完全占了上风,取代了理智。车成了他的发泄途径,他以为开快车可以减低气愤,其实恰恰相反。

  该怎么做:在这种时候,先停止一切举动,什么事都不要做,包括你的决定。这个时候做的事,大多数是错误的。等情绪顶点过了,再行动。

  事例B

  去年11月22日中午,广州一辆公交车与一辆私家车“别”了一下。私家车主追上并逼停公交车,冲上公交车和司机发生了肢体冲突,导致交通大堵塞。目击者说,没想到私家车主火气那么大。

  田华分析:开车时,很多人就不是自己了,而是把司机角色与车融合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当我们作为乘客,如果遇到被超车或堵车,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一旦成为司机就会变得很急躁,车子被超就像自己受到侵犯一样。这其实是把自己与车等同起来了。

  该怎么做:这是人的思维认知在作怪。建议转变一下角色,把自己与车分开。最有效的办法是转移注意力,不要把所有注意力放在两辆车的超与被超上,比如看看路边,比如打开车载广播听听音乐,比如与车上的人说话,再比如看看后视镜中被你“甩”下了多少车。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