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今年全面推行土地有偿使用 土地总收益争过百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06:51  大众网-齐鲁晚报

  

今年全面推行土地有偿使用

  市县两级相关负责人签订了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

  文/片本报记者刘守善通讯员高玉国

  9日,济宁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举行,新一年该市将全面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深化土地资产运营机制,争取年内全市土地总收益完成100亿元。同时,今年还将完成耕地造地3万亩的整理任务,采煤塌陷地治理1万亩。会上,市县两级相关负责人签订了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

  深化土地资产运营总收益争取过百亿

  据介绍,济宁市目前建立了土地资产运营管委会—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三级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土地收购储备、融资配套、增值拍卖的运作模式,着力扩大土地储备融资规模,去年全市实现土地资产总收益80.68亿元,净收益52.01亿元,其中市区总收益21.53亿元,净收益12.13亿元。

  今年济宁市将全面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深化土地资产运营机制,以创新完善土地储备和出让制度为抓手,发挥土地储备融资平台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国土资源部门将强化资产运营统管功能,并适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土地资产运营工作的意见》,试行“勾地”、“期地”、 “捆绑”等供地方式,制定84个市区城建项目的土地捆绑方案,探索建立以地融资的科学运作机制。理顺土地资产收益分配关系,建立土地收益台账,促进土地资产良性循环。

  推行廉租房、经适房配建制度,防止形成新的贫民区。并停止对各种形式的集资建房供地,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新一轮的基准地价更新调整工作,强化土地市场动态监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争取年内全市土地总收益完成100亿元,实现净收益60亿元,其中市区净收益15亿元。

  把好耕地红线保耕地899万亩

  今年国土资源部门将严抓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及奖惩,市、县、乡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形成有效约束机制,科学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搞好市县两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确保济宁市耕地数量不少于899万亩,基本农田面积786万亩。始终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作为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环境的重要举措,建立“政府领导、国土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规范化、市场化、制度化的运作机制。

  由于济宁市耕地后备资源极其匮乏,据统计,该市目前未利用土地239万亩,土地利用率已达86%,剩余土地多为裸岩石砾地不宜开垦,加之因湿地保护需要,多数滨河涝洼地不能开垦耕种,致使耕地占补平衡难以维系,将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下一步,国土部门将以村庄整理、滨湖涝洼地改造和山区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科学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完善项目运作管理机制,提高耕地造地率,年内完成3万亩的整理任务。

  实施动态监测完成万亩塌陷地治理

  据介绍,济宁市的采煤塌陷地治理任务日趋严重,截至目前,全市采煤塌陷地已达33万亩,且每年以3万余亩的速度递增。由于资金不足、体制不顺等多种因素制约,塌陷地治理工作进展缓慢,严重影响着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和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今年国土资源部门将尽快编制采煤塌陷地治理重大项目规划,开展塌陷地普查和动态监测,研究制定采煤塌陷地治理的共同责任、资金投入、奖惩激励、责任追究等机制。并强化督促检查抓好协调配合,确保完成1万亩的采煤塌陷地治理任务。

  随着当地加快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该市建设用地需求量持续增长,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与计划指标的差距更加悬殊,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今年,国土资源部门将在用地保障服务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县乡两级土地规划修编进度,确保第一季度全面完成济宁市各级规划编制任务,通过明确政策、市场运作等措施,有效增加实际建设用地流量,全市年内实施拆旧复垦土地规模2.5万亩,腾出建设用地指标1.23万亩用于挂钩置换。在优先保障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及扩大内需项目用地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各县市区批、转、用、补、查等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