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疆人大代表:望牧民永久性定居下来避风雪灾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20:4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朱景朝 孙亭文)10日,来自最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阿克布鲁宫村农牧民斯汗·吐鲁达恒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新疆游牧为生的牧民能永久性地定居下来,不再受到风雪的侵袭,避免这样的灾难重演。

  斯汗·吐鲁达恒告诉记者,在新疆60年一遇的雪灾中,她家的棚圈被大雪压塌了,20多只羊被压死,但比起其他牧民的受灾情况来说,应该算是最轻的,因为她家实行了定居生活。

  据了解,自2009年底开始,新疆北疆地区已连续出现了19次不同程度的强降雪、降温天气过程。截至目前,已造成新疆188.3万人受灾,其中死亡30人,失踪3人,农牧业经济损失达26.6亿元人民币,因灾死伤牲畜达17.5万头。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阿勒泰地委书记张汉东日前表示,新疆阿勒泰地区近年来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已经让长期游牧的牧民走出封闭,享受到现代文明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次雪灾,受灾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当地的牧民,而定居下来的牧民的受灾情况不太严重。”他说,“正是由于少数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雪灾才给当地牧民带来了经济损失,实施牧民永久性定居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

  新疆伊犁州同样是雪灾地区。全国人大代表、该州州长毛肯·赛衣提哈木扎说,伊犁州此次雪灾中,没有饿死的、没有冻死的、没有病死的,死亡人员都是因为雪崩而导致的死亡。为抢救被困人员,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只有牧民定居才能避免以后类似的雪灾损失。

  目前,新疆27.21万牧户通过牧道、牧道桥转场的就有16.63万户,占新疆牧户总数的61.13%。对牧民来说,每一次牲畜转场的过程就是一次“劳命伤财”的过程。(完)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