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中国互联网聊天室流传着一段视频:一位穿着高跟鞋的中年亚洲女性微笑着,手捧一只白褐色的小猫。接着她小心把猫放在人行道上,使劲用鞋后跟把猫踩死。
“她简直不是人。”中国在线论坛猫扑网的一位网民写道,“我无意散播这一视频,但也不想保持沉默。我只是希望伸张正义。”最初的这篇帖子引来数以千计的回应。另一位网民写道:“把她找出来,把她踢死,就像她踢死猫一样。”人肉搜索于是启动。
人肉搜索在中国已成为普遍现象:它是某种形式的网上“替天行道”,网民追缉和惩罚引起他们愤怒的人。目标是让他们的搜索目标身败名裂。这是一种众人参与的侦探行动,追求网上、网下的结果。
在猫扑网首次出现那段视频仅6天之后,杀猫者的住址被公之于众,她的姓名以及电话号码和雇主也被曝光。随即她本人被工作单位开除。
猫扑网互动社区的主管杜奔(音译)表示,“杀猫者”事件和随后许多人肉搜索案例改变了现实。一些网民认为,这个称呼现在意味着一种群策群力、众人参与的调查。
不过,中国公众对这个字眼的理解不再那么简单了。现在的人肉搜索不发端于网上,但希望带来现实世界的后果。搜索已针对各种各样的人,包括对配偶不忠的人、腐败官员、色情信息制造者、被认为不爱国的中国人、试图钻制度空子的富人。
西方对中国互联网的印象通常只停留在“审查”一词。但现实是,在中国就跟在美国一样,大多数网民更感兴趣的是通过上网找工作、约会,而不是进行政治讨论。住在美国的中国技术分析家金立文(音译)说:“对80后一代人来说,审查不是什么大问题。”在中国,网民在网上所做的绝大多数活动,包括大部分人肉搜索,都不受审查者的注意,也不受政府法规的限制。
西方人对中国互联网审查的过于关注,往往忽视了网络不仅仅事关自由言论的事实。正如一些人肉搜索显示的,无法无天的互联网可以给人自由,也可以是险恶的。
(::美国《纽约时报杂志》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