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http://t.sina.com.cn)具有成为里程碑的潜力
新京报:你长期关注互联网的发展,怎么看待微博这种新兴的通讯工具?
胡泳:微博是一种崭新的传播形态,我认为它有四大特性。
第一是快速化。这代表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向。传统媒体都有一个新闻周期的问题,比如报纸,新闻“以日计算”,而微博几乎不受周期限制,属于即时网络。在信息量、传递速度等方面,都是传统媒体无法与之比拟的。
第二是碎片化。这一点对思维影响很大,以前大众媒体传播信息是从中心到边缘,比如说某地发生突发事件,媒体需要派记者前去采访,然后刊登见报,然后网络转载,同行转载,首发的媒体就是这个“中心”。但现在,很多突发事件的现场恰恰可能会有微博的用户,他们可以即时传递信息,也许他此前默默无闻,无足轻重,但是可能会突然成为信息的中心,产生瞬间最大影响力。
第三是直接化。就是没有中介,非常直接。比如一个人成为某个自己喜爱的明星的粉丝,尽管之前也希望多获悉这个明星的有关信息,甚至希望能和明星对话,但是,微博产生之前,由于诸如明星经纪人之类“中介”的存在,很难实现。微博将让这一切变得有可能。再比如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言论,原来需要层层中介,现在微博用户可以直入主题,在微博服务上开设账号的机构,也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迎接没有遮挡的挑战。
第四是微动力。在我看来,微动力不是别的,就是每个人要承担责任。微,就是每一个普通的公民。动力,它指的不是别的,而是说,不论言语有千条万条,改变世界的其实还是行动。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的“微动力”,将对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产生影响。
新京报: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直接催生人民网“强国论坛”的诞生发展,甚至被《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称为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此次关于微博的作用,“两会”期间的“微博问政”,有人称之为“第二个里程碑”,你怎么看?
胡泳:如果说BBS是第一座里程碑的话,微博当然有成为第二座里程碑的潜力。这种里程碑的说法不一定准确,其实微博之前还有博客、视频分享等互联网的重大发展。
我这里所说的微博具有“里程碑”意义,主要是指在传播形态层面。但是,这个问题不能绝对化。同样一部互联网大事记,不同的人来写,结果是不一样的,用不同的价值观来写,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结合“两会”来说,微博初露头角,也对政治文明进程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比如说代表委员开微博,其实比较活跃的也就那么几十个人,与“两会”几千人的规模来说,简直不成比例。
如果说BBS是第一座里程碑的话,微博当然有成为第二座里程碑的潜力。我这里所说的微博具有里程碑意义,主要是指在传播形态层面。
“微博动力”培养国民新思维
“两会”就应该是所有民众都关注、参与的盛会。不要只希望会收获鲜花和掌声,还要能理解和接受质疑,这样民众才不再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戏,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积极问政。
新京报:此次“两会”期间,“微博”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由此前新浪一家发展到十数家网站微博),呈现四个新特征:代表委员履行职责的新途径(有公开提案,也有会议花絮),新闻媒体传播新闻的新形态(开设官方微博,报纸设置微博专栏和版面),公民参政议政的新平台(虚拟提案的提出,与代表委员的互动),新闻记者采访互动的新方式(设置议题向网友征求意见)。你怎么看?
胡泳:微博之于“两会”,意义重大。你刚才总结的四个特征,都比较准确地说明了这种意义。应该说,代表委员和媒体都在使用微博讨论“两会”时,微博就成了民意评估的风向标,既可以收集社情民意,又能观察舆论动向。
但是,也不能盲目夸大微博在“两会”上的作用和意义。毕竟,之前也有个别官员利用网络大搞政治秀,过分抬高微博有可能让微博成为一个巨大的秀场。比如说,高层官员关注网络了,第二天所有的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高层官员关注博客了,第二天马上官员博客的红旗插遍互联网;现在微博会不会重蹈覆辙,还很难说。
新京报:前面你提到“微动力”这个新词汇?
胡泳:微动力为什么重要?在过去,少数几个动力十足的人和几乎没有动力的大众一起行动,通常导致令人沮丧的结果。那些激情四射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大众没有更多的关心,大众则不明白这些痴迷者为什么不能闭嘴。
而今天,有高度积极性的那些人应致力于降低行动的门槛,让那些只介意一点的人能参与一点,而所有的努力汇总起来则将十分有力。这代表着一种国民新思维。
新京报:你所说的国民新思维,倒是给人不少启发。
胡泳:“两会”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事件,之前民众的参与有限,其实,“两会”就应该是所有民众都关注、参与的盛会。不要只希望会收获鲜花和掌声,还要能理解和接受质疑,这样民众才不再以旁观者的身份是,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积极问政。
广义地讲,面对网络舆论,政府部门不得不去面对,能应对的要去应对,不能应对的也无法回避,比如去年“两会”时陕西被屡屡问到“周老虎事件”,伍皓被屡屡问到“躲猫猫事件”,这些网络热点都需要正面应对,无非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一个呈现而已。
“微博问政”尚需时间来检验
只有大多数代表委员和官员都在使用微博这种工具,并且习惯于微博的运作模式、思维方式和游戏规则时,微博时代才真正来临。
新京报:不管怎么说,在“两会”这样一个场合,微博还是火了起来。如果说“两会影响中国”,那么能不能说“微博影响两会”呢?
胡泳:如果大多数代表委员都使用了微博,就可以说“微博影响两会”了。“两会”微博火起来,主要是在这特定的时间段———“两会”,特定的人群———“两会”代表委员的一小部分人在使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网民通过微博这种工具对“两会”的议论和建议,恐怕今后的“两会”,要习惯这种众目睽睽。
新京报:今年“两会”的一个亮点,就是不少媒体都在表示“微博问政”,或者是“微博议政”,这种说法准确吗?
胡泳:谈到微博问政,或者叫微博议政,涉及到一系列问题,比如谁来问政,向谁问政,怎么问?毕竟,意见的讨论,民意的表达,并非政治意义上的“民主”;毕竟,收集网络民意并不等于民主制度。
微博只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要想解决微博中提到的问题,“功夫在诗外”,更多的还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发力,依靠制度路径推动民主实践,那才是真正的微博问政,真正的微博推动政治文明进程。
新京报:也就是说,谈到这个说法的时候,需要导入政治学的一些考量?
胡泳:是的,问政需要量化,需要科学评估。
比如说,微博上提到的“虚拟提案”,或给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建议,都需要跟踪调查,最后是否转为代表委员的提案和议案,是否转化为最终的成果,是否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新京报:为什么呢?
胡泳:因为微博是一个公共平台,能有效地培养公民精神,突出“四权”(即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至少是能发出声音,否则,民众只可能被边缘化,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新京报:你心目中的“微博问政”是什么样?
胡泳:只有大多数代表委员和官员都在使用微博这种工具,并且习惯于微博的运作模式、思维方式和游戏规则时,微博时代才真正来临。
检验方法之一,就是在“两会”后,那些活跃的代表委员和官方媒体是否会停掉微博,或者像有些博客那样荒废,甚至像部分政府网站那样长期无人更新而落满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