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吕立新:讲齐白石很难有人超过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8日09:55   青年周末
吕立新:讲齐白石很难有人超过我
吕立新的办公室里,书架上摆满了与齐白石有关的书籍

吕立新:讲齐白石很难有人超过我
讲座现场

  《百家讲坛》首次涉及美术题材

  吕立新:讲齐白石  很难有人超过我

  ◎文/《青年周末》记者  张正为   ◎摄影/《青年周末》记者  吕家佐

  《百家讲坛》可谓央视品牌栏目,近几年先后推出过多位“学术明星”,备受观众关注。《百家讲坛》开播9年来,节目内容涉及人文、历史、国学、艺术品收藏等众多题材,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美术,却从未涉及。

  两会期间,《百家讲坛》播出了7集系列节目《水墨齐白石》,主讲人吕立新现为书画鉴定专家,他将齐白石人生、艺术之路与当今艺术品收藏结合在一起,全方面展现了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励志人生。吕立新称齐白石是成功奋斗的典范,57岁当“北漂”,从湖南打拼到北京,是当今白领的学习榜样。

  节目播出后引发齐白石热,更成为网友热议的一种文化现象。有网友称,吕立新是“《百家讲坛》史上最帅讲师”,更有人说他是《百家讲坛》的一颗“新星”。

  ■赝品收藏故事瞬间抓住听者

  3月5日中午,李红打开电视调到《百家讲坛》,她发现当天的主讲人换成了一位新人,儒雅帅气的中年男士,讲的是国画大师齐白石。

  “不对,声音怎么这么耳熟?仔细一看,这不是大学同班同学吕立新吗”,李红一边嘀咕,一边冲老公喊道:“快来快来,吕立新!”李红的老公,这时已经拿着茶杯凑到电视机前,“真的是立新”,老公更激动,他跟吕立新不仅是同班同学,还是同宿舍、上铺对上铺的兄弟。

  像李红一样,那几天很多电视观众通过《百家讲坛》认识了吕立新,除了第一印象帅气、儒雅、口才好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在讲齐白石时“通俗易懂”,即使美术知识欠缺的普通人,也能理解。

  “镜头没有切换,没有废话,用词规矩”,吕立新在接受《青年周末》采访时如此评价自己。吕立新说,上台前编导组一再跟他强调:“你面对的观众是千家万户,他们拿着遥控器,不爱看了,马上就会调走。”

  和其他学者不同,站上讲台的吕立新在《水墨齐白石》第一讲开篇,并没有直接从齐白石生平讲起,而是用了一个真实有趣的收藏故事瞬间吸引了听者。

  这个故事被吕立新讲得津津有味——前几天,吕立新的朋友打电话,说他的一位朋友收藏了100多张齐白石的画,想请吕立新去看看。听到这个数字,吕立新吓了一跳,能收藏这么多真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他所知,香港有一位大收藏家喜欢齐白石,倾其大半生精力也就收藏了100多张。身边又出现这样一位,凭经验觉得不太可信。随后,吕立新去了这位收藏者的府上,收藏者很有实力,是位地产大亨,自己盖了美术馆。可惜的是,这位收藏者花了近1亿人民币竟然得到的都是赝品,有的甚至就是潘家园的地摊货,也就三五十元一张。

  故事讲完,吕立新再次通过当今艺术品收藏行情,道出了齐白石的画坛地位。吕立新用其多年的书画鉴定经验告诉听者,齐白石的假画非常多,多到一次大型拍卖会上的30多幅作品全部是赝品。他说,齐白石一生中约有3万张作品存世,其中大量作品存在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中,民间只有几千张收藏品。也就是说,能够流通的也就这几千张。但是近些年,仅在各种艺术拍卖会上出现的齐白石作品就有3万多张,假画比例相当高。从这一角度说明,齐白石作品影响巨大,深受收藏者喜欢。

  《水墨齐白石》7集节目中,观众经常能听到齐白石艺术品交易中的鲜活案例、故事以及准确数据,这也是吕立新讲座的最大特点与不同。“如今,见过齐白石的人还都健在,我不是再造一个齐白石,而是还原一个真实的齐白石,如果说我讲的内容还被大家认可,是因为我将齐白石生平、艺术之路与当今全民热爱的艺术品收藏结合在一起,很全面的展现了齐白石作为一代画坛宗师的成就”,吕立新说。

  ■从电视编导到书画鉴定专家

  办公桌前的吕立新,明星范儿十足,待人谦和的他,总能给陌生人留下好感。

  吕立新,现在是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2007年初,长期在艺术市场磨砺的他,在众多业内专家的推荐下,接手这里的工作。上任后,他主持策划了“2007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十大事件”,还提议建立《20世纪国家美术档案》项目,2007年被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授予“突出贡献奖”。

  很多人并不知道,吕立新从事书画鉴定之前,曾在另一个行当中取得过不错的成绩。

  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的吕立新,第一份工作其实是电视编导。他当过晚会编导、带领一百多人拍过电视剧。在吕立新心中,最辉煌的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文化的探求和反思、被评为“建国四十周年献礼片”的纪录片——《生命之光》在央视晚8点黄金时段播出。现在说起那段经历,吕立新还很兴奋,话语间略显骄傲。

  在当电视编导的日子里,吕立新开始接触青年画家。“我可能是最早为青年画家拍摄电视片的编导”,吕立新说,虽然现在已经想不起来怎么进入青年画家这个圈子,那时却经常和他们来往,平时有空,还会去中国美术馆看画展。吕立新说,他不是受家庭熏陶,更像是天生就喜欢艺术绘画。

  现在,吕立新已经很少在媒体面前说个人收藏了,采访中他说:“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很早就开始收藏。现在那些知名画家比如史国良、田黎明的作品,一张卖到十几万,我当年买的时候才几千元。”

  与艺术品收藏同步发展的还有他的编导工作。因为出色,吕立新当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调入中央电视台工作,要么到日本留学深造,他选择了后者。三年后,吕立新带着最新电视业理念回到国内,虽然受到众多电视台邀请加入,他却做出了新的选择——改行,研究近现代书画艺术品。

  “我后来感觉,做电视总要团队合作,而且很累。我希望能干一个自己就能完成的工作,研究书画本来我就有兴趣,一个人就能完成”,吕立新说。

  文章开头提到吕立新的同学李红,曾撰文说,当年大学同学毕业10年聚会上,同学们轮流上台介绍自己时,吕立新只说了简单的两个字:辞职。当时同学都知道他是电视编导,获过多项国家奖励,更佩服他在而立之年还能毅然辞职。到了20年大学毕业聚会时,吕立新也只是简单低调地说他在研究书画艺术,同学们以为这只是他的业余爱好,没想到吕立新已经潜心研究多年,成为书画鉴定专家。

  现在,吕立新通过《百家讲坛》让更多人知道了他,他却害怕“火”起来,“我比较喜欢安静,你看我在电视上好像侃侃而谈,那因为谈的是专业,生活中我是个很木讷的人,不知道跟人聊些什么。书画研究需要清静,耐得住寂寞。”

  ■录制《百家讲坛》前整夜失眠

  吕立新站上《百家讲坛》舞台,讲述画坛一代宗师齐白石的传奇一生,是偶然也是必然。

  自从研究近现代书画艺术品之后,吕立新便像着魔一样的对齐白石感兴趣。那时,他更多研究的是齐白石的画作和艺术品投资市场,直到后来才关注到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提到中国绘画,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齐白石。齐白石是圈内外公认的一代画坛宗师,《百家讲坛》讲美术题材,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齐白石,肯定要从齐白石讲起”,吕立新说。

  吕立新如何被《百家讲坛》看中?登上这个舞台,会有怎样的故事?这要从吕立新去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国艺术大师——齐白石》说起。

  2008年十一黄金周,吕立新答应为某周刊写一篇关于齐白石的文章。放假第一天早上,吕立新独自来到办公室,原本想要一天写完的文章,一写就是7天,篇幅也从要求的两三千字,写到了七八万字。“直到上班以后,我还觉得缓不过来呢,真给累着了。这七八万字,基本上是一本书的大纲。之后,我就利用下班或周末的时间到办公室写,丰富内容”。吕立新记得,到了2009年4月,这本书已经完成。

  巧的是,当时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一个朋友来找吕立新,闲谈中无意说起正打算出大师系列,问吕立新有何好题。于是,吕立新就把刚刚写好的书稿交给了这位朋友,不到一个月,新书上架。吕立新说,这本书是他多年研究齐白石的一个总结,更为他上《百家讲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不过,当时的吕立新并不知道,《百家讲坛》为讲齐白石已经准备了两三年时间,因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主讲人而无法触碰该题。

  这本书出版后,在吕立新同事的推荐下,《百家讲坛》编导得知了他的情况。很快,双方进行了第一次见面。

  “那是在一个四合院里,编导很年轻,她随身带了一个小DV,第一次见面就让我面对镜头说10分钟,我说了一段齐白石和梅兰芳之间的故事,那10分钟我说得什么也不是”,吕立新说,因为不了解栏目定位和要求,所以很不理想。不过,形象好、口才好的吕立新给编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坚信他没问题。于是双方谈妥一个月后,再录一次40分钟的DV。

  编导出身的吕立新,在准备时非常注重语言和结构,一个月之后,吕立新还是讲给编导听,这次很成功。接下来还有“三试”——到演播室试录,只有试录成功得到编导、观众、主审的认可,吕立新才能站在最后的主讲舞台上,好在这次他也很成功。

  采访当天,说起“当《百家讲坛》主讲人有多难、压力有多大”时,吕立新依然表现得有些紧张,“我看毕淑敏接受采访时说,每次讲前都会失眠,我就特有体会,因为我也失眠。其实讲课内容已经很熟悉了,就是莫名其妙的睡不着,这就是压力吧”,吕立新说,7集讲座分三个月录制而成,因为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的极限就是每月三讲,多了受不了,要在两个多小时中全神贯注、不受任何干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你可能说了上句,观众就开始接下句,或是一个掌声,都会分散主讲人的注意力。吕立新说:“7集全录完以后,我都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压力来自方方面面,也包括观众,他们会用易中天、于丹的标准来要求新的主讲人,所以说,能站在《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就是胜利。”

  对于自己在《水墨齐白石》中的表现,吕立新显得很自信,他说:“近几年,如果再有人站在《百家讲坛》上讲齐白石,很难有人超过我。”现在,吕立新也在酝酿新的题材,他说下次讲座时,会更从容。   (李红为化名)

  《百家讲坛》主创人员接受本报采访

  收视率堪比于丹《论语心得》

  《水墨齐白石》播出后,该节目收视率如何?《百家讲坛》“新星”吕立新,观众缘到底怎么样?栏目组酝酿多年首次触及美术题材,为何选吕立新担任主讲人?3月14日,也就是节目播出后的第4天,本报记者采访了《百家讲坛》主创人员,听听节目背后的故事。

  ■录制现场观众疯抢画板

  “《水墨齐白石》第一讲的收视率已经拿到,这个系列节目的整体收视率情况,还要到3月18日才能知道。我没办法告诉你具体的收视率数字,但《水墨齐白石》的平均收视率和当初于丹第一轮讲《论语心得》时差不多”。《百家讲坛》编导、《水墨齐白石》系列节目主创李彤(应被访对象要求改为化名)告诉记者,现在还不能说《水墨齐白石》创了今年以来的收视新高,因为年初《蒙曼说唐——长恨歌》的收视率到目前为止最高,但就美术题材的讲座而言,节目效果还算不错。

  李彤回忆说,吕立新是分3个月录完的7集讲座。在最后一次录制现场,吕立新刚刚讲完,便有很多观众冲上讲台,不仅抢走了吕立新讲课时用的展示画板,更有观众要求签名留念,现场甚至还能听到“《百家讲坛》一颗新星正在诞生”的赞扬声。

  “现场火,可节目不一定火,因为录制现场和节目成片完全是两回事”,李彤说,《百家讲坛》首次触及美术题材,作为编导的她,内心一直没有把握,直到她看完所有成片之后,才有了踏实的感觉,也才敢说:“这节目行”。

  ■吕立新让编导“眼前一亮”

  为《百家讲坛》挑选主讲人,会占去李彤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她说,从选定齐白石这个题材,到最后播出节目,前后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挑选主讲人过程中,《百家讲坛》多个编导小组,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之所以这么久,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主讲人。

  “选到一位合适的主讲人,太难了,难就难在主讲人既要有学识、有修养,又要懂得电视传媒的表达方式,观众只要在电视前看一分钟,立刻会有判断”,李彤说,在与吕立新见面之前,想象中对方应该是位长者,学究气很浓,“没想刚见面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他更像是气宇轩昂的帅哥教师形象。”

  吕立新第一次拍摄DV小片之后,李彤内心充满了希望,她说吕立新虽然没有达到《百家讲坛》的要求,但他具备形象好、学识好、口才好的综合优势,一旦理解了栏目定位和要求,成为主讲人是迟早的事。

  实际上,在确定由吕立新担任主讲人之前,曾到演播室试录的人就有三位,而那些只录过5至10分钟DV短片的主讲人更是多了去了。在试录没能成功的三位中,也包括齐白石的孙子,李彤在讲述其失败原因时说:“一方面,只从齐白石人生的角度进行讲解,结构比较单一,这种结构不能全面地展现一代大师;另一方面,此人跟吕立新相比,表达上还有欠缺。”

  ■期待与吕立新再次合作

  近几年,《百家讲坛》被人们称为“学术造星工厂”,易中天、于丹、蒙曼、袁腾飞都是通过这个舞台,才被广大观众熟知和喜欢的。有人说,无论《百家讲坛》现在的主讲人有多出彩,也无法超越易中天、于丹时期的高度,现在造“星”太难了。

  “再出一个于丹、易中天,想是想,但节目组无法控制,所以也不过分追求”,李彤解释说,每个栏目组都希望节目能“火”,不过,能否“火”起来与社会大环境、观众收视心理有关,《百家讲坛》是在规律中稳步求升,因此不会有大起大落。

  李彤承认,近期《百家讲坛》这个舞台上,很难有人超越吕立新讲齐白石。“既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何必重复呢?短期内不会再讲齐白石,但很期待和吕立新的下一次合作。”至于下一次讲座题目和内容,李彤说节目组会尊重主讲人的意见,近期将与吕立新沟通商定。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