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川白庙乡财务公示始末:曾担心导致社会不稳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2日02:54  京华时报
四川白庙乡财务公示始末:曾担心导致社会不稳定
四川白庙乡财务公示 本报记者朱嘉磊摄

四川白庙乡财务公示始末:曾担心导致社会不稳定
一名村民在白庙乡财务公示栏前驻足观看。本报记者沈佳音摄

  四川省大巴山余脉之上的白庙乡,一夜之间闻名全国。它出名的方式寻常而又另类:乡政府向村民公布了详细的公务财政支出,大至公款招待,小至购买纸杯,事无巨细,无所遮掩。 

  3月初,这份账单被转发至天涯等论坛,引发网络热议。白庙乡政府被誉为第一“裸奔政府”。众多目光开始聚焦这个偏远的山村。 

  事实上,中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实行阳光政务由来已久。但在一片欲语还休的扭捏中,政府财政支出仿佛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白庙的做法能否推广?人们审视和剖析着这个新鲜的样本,也寄托着对政务公开的渴望。 

  3月19日,白庙乡所属的巴中市巴州区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区辖所有乡镇普及白庙模式。“白庙模式”到底能走多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阳光账本

  如果没有公示一事,白庙乡几无出名的可能。这是一个镶嵌在海拔千米高山上的乡村。下属10个村落散布在山腰和山脚间,村与村之间是开满油菜花的梯田。在乡政府所在地门前,一条土路成为白庙乡的中心街。土路两侧分布着寥寥无几的饭店和杂货店。 

  3月初开始,这条土路变得热闹,从各地赶来的媒体记者打量这个偏远的乡村。而乡政府门前的那块公示栏成为聚焦的焦点。公示栏上贴着白庙乡2010年财政预算公示,贴着10个村的村干部工资明细,以及该乡1月和2月的政府公务支出统计表。统计表中,各项公款招待、赠送礼品均写明事由和金额,并附有经办、审批等各环节负责人的签字。 

  在这份“透明账单”的背后,是这项政策的推行者——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这位36岁的年轻书记,自2007年开始主持白庙乡工作。他说,公示的想法源于巴中市一直倡导的阳光政务,他对“阳光”二字的理解简单而又直接,“什么叫阳光政务?锁在柜子里的账本就不阳光,所以我要把账本拿到阳光下晒”。 

  他没有预料到“晒账本”一事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关注。白庙乡的意外成名让他惊喜。这个此前除了中药收购商,鲜有外人光临的高山乡村,开始接待各地源源不断的访客。 

  访客们大多会提出相似的问题,“透明财务”这种新锐的改革,为何会发生在地处偏远的白庙乡?

  求索中碰壁

  白庙乡隶属于巴中市巴州区管辖。2005年,巴中市提出“打造阳光政府”的口号,并出台《巴中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此后诸多开明的举措,为白庙乡的行动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巴中市组织部副部长王国旗是财务公开政策的主要推动人之一。自2008年开始,他便萌生了一个想法,希望能在巴州区的机关单位推行财务公开。然而,他很快面临四处碰壁的窘境。 

  “我找过交通局、民政局等单位,都被回绝了。”王国旗说,这些单位每年有大量办事招待事宜,公开财务对办事不利。 

  屡次遭拒后,王国旗开始调整思路,将目光转至乡镇一级政府。他联系到了巴州区公路沿线一些财政状况相对较好的乡村,然而,他再一次遭到回绝。 

  “除了利益上的考虑,那些乡领导更担心的是这种公开支出的做法会引来非议。”王国旗说,巴州有句土话叫做“屁爬虫”,指一种会发出难闻气味的昆虫,喻指哪些不合群惹人讨厌的人。“这些乡领导都不想当屁爬虫。” 

  推行公示的努力,王国旗持续了近两年无所收获。虽然巴中市领导一直在坚持推行阳光政务,但政策到了区县,却没人愿当改革先锋,财务公示陷入了停滞。 

  今年1月,四川省委党校的老师和外地专家到白庙乡考察,王国旗陪同前往。当天中午的接待酒宴上,王国旗问张映上:“张书记,你敢不敢把政府业务支出全部公开了。”沉吟片刻,张映上说:“敢。” 

  财务公开,至此打开缺口。

  最大的底气

  偏僻闭塞的白庙乡,如同穷人家的孩子,坦然翻开衣兜,将“秘密”晒在阳光之下。然而,公开之前,张映上也有自己的顾虑。 

  “乡里的干部收入很低,公示前,吃喝可能随便些,公示后就会有顾虑,相当于他们的待遇会变得更差。”此外,他也担心,如果公示财务后,村民发现招待费较多,可能会有意见,引发不稳定因素。 

  出于这些考虑,张映上决定先在互联网上公布账单。白庙乡曾有一个官方主页,但制作简陋。乡政府为此找来网络技术人员,添设栏目,将1月和2月的政府公业务支出明细发布于互联网上。 

  白庙乡只有一间拥有10余台电脑的小网吧,村民家中购置电脑的也较少,上网条件并不便利。因此有人质疑,这样的网络公示其实并未达到实效。张映上解释说,白庙乡共有村民1万余人,其中大部分村民长期在外打工,网络公示主要针对这个群体。但他承认,大多在外打工者可能并不知道网络公示一事。未来,乡政府将通过短信等方式通知打工人员公示网址。 

  白庙乡的网络“晒账单”始于2月5日,一直波澜不惊,直至3月12日,一名网友将账单转发至天涯论坛,取名《中国第一个全裸的乡政府》,点击率一周内超过32万。 

  随着媒体的关注,质疑声开始响起。新华社记者采访后,认为白庙乡的部分村民并不清楚公示一事,曾质疑此番网络公示为“假公示”。 

  3月16日,白庙乡政府将财务支出公示表及手写原件,一并张贴于乡政府门前的公示栏。面对“假公示”的质疑,张映上回应说:“既然决定公开了,就从来没考虑作假,也绝不是作秀。” 

  他还说:“我最大的底气,就是一切都是真的。”

  审核的流程

  张映上的自信,源自白庙乡运行的一套财务管理制度。白庙乡政府机关今年1月份的《公业务费开支公示》的表格显示,乡政府支出公业务费44笔,共8240.5元。其中,最大的一笔开支是招待费1269元,最小的一笔则仅为购买信纸的1.5元。无论数目大小,每一笔都包含如下几项内容:金额、项目、事由、发生时间、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安排人。 

  事实上,最大一笔开支和最小一笔开支都发生在同一天。 

  1月24日,70多名乡人大代表、乡党代表、群众代表从各村赶来参加白庙乡第一次民主议事会。此外,几位从省里、巴中市和北京赶来的专家与官员旁听了会议。 

  主管后勤的副乡长李英带领工作人员布置会场,招待参会人员。这一天,工作人员袁静华购买了1.5元的信纸,但李英并不能决定这笔支出。最终,经张映上批准才予报销。在杂货店里也有相应记载。 

  当天,会议人员在白庙乡吃工作餐,酒席共有4桌,花费1269元。面对这笔招待费过高的问题,张映上说,因公示办法刚刚出台,尚需完善,“应该写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吃饭,以及是否包含加班费,因为现在写得比较笼统,才招来误解”。 

  以往,白庙乡财政报销制度数月一结,如今也变成了每月一结。“也是怕时间久了,说不清。”现在每月初,李英便去杂货店、饭店抄录政府的账目。 

  决定将财务支出公示之后,张映上希望由纪委监督每笔开支,然后由乡纪委书记陈加才在每笔开支后的证明人那一栏签字,独立监督。但陈加才拒绝了,他说:“我知道的我能证明,我不知道的我不能证明。像1月24日那天的宴席,我参加了,知道确有其事,我可以签字。但其他的费用,我并不清楚,怎么能随便乱签?” 

  陈加才在乡镇工作了二十多年,深知即便是一些蝇头小利,也难免会有人假公济私。于是,他建议每月月初公示前,召开一次财务收支审核会议。乡党政领导干部及乡人大代表、党代表共同对每一笔开支进行集体监督。“在会议上,把每一笔开支都念出来给大家听。时间、事由、金额、安排人都确认无误后,我才能在发票和公示表上签字。” 

  在2月初的会议上,一笔10多元的餐费便因为没有安排人而未通过,由用餐人员自掏腰包。 

  随着进一步完善后,白庙乡政府机关《公业务费开支公示》的表格上,又多了“业主”这一项。“由那些商店、饭店的老板在此签字证明。这就意味着一笔开支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公开透明的,便于监督。”张映上说。

  公示的影响

  随着严格审批后的支出公开,白庙乡财政透明所引发的连锁效应开始凸显。 

  最先叫好的是当地的村民。 

  “这就对了。一顿饭吃好几百,甚至上千元。我们老百姓一天可能就花八九块钱,看着很不舒服,白庙乡本来就够穷了。公示了,我们老百姓都盯着呢,他们应该会有所顾忌。”70岁的村民黄开尧说,“以前也不知道到底花了多少钱,看着那些干部进了餐馆,我们老百姓难免会想他们是不是又去公款吃喝了。” 

  鸿鑫饭店是乡里最好的餐馆,公示表上的几顿千元聚餐都是在这里消费的。老板张仕海说,春节后,他一直没接过政府的单子。 

  和村民们相比,白庙乡的官员们则有自己的担心。 

  “不敢在这儿吃饭了?怕被公示吧?”前来白庙乡的官员和记者,见面时常常互相调侃。如今的访客谁也不会再让乡政府招待吃饭,都是自掏腰包。 

  3月16日,巴州区纪委领导到白庙乡检查工作。看了开支公示表后,他们发现区纪委工作人员曾抽过白庙乡8包软装云烟。区纪委杨书记立刻掏出200块钱递给陈加才,说:“这钱得退给你们。” 

  中午,陈加才请他们到餐馆吃饭。11个人一共吃了180元。陈加才偷偷把账结了。然而,区纪委一行最后还是让饭店老板把钱退回给了陈加才,自行付了餐费。 

  谈及此事,乡里几个大学生村官流露出了担心:这种公开制度,会不会影响白庙乡与上级单位的关系。 

  白庙乡柳林村村支书黄开智说:“这么搞,以后谁还敢来这里?我们经常要去上面跑项目,如果一说是白庙,递人一包烟,我估计都没人敢收。那还怎么办事?会不会反倒影响发展啊?” 

  王国旗也曾听到区里的有些工作人员私下议论说:“都这么搞,干部有什么当头?”他一度担心,张映上和白庙乡会成为众人眼中的“屁爬虫”。

  能否推广

  王国旗的担心很快就被打消了。3月19日,巴州区召开全区乡镇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会上全面推广白庙经验。区长张平阳说,4月10日前,巴州区下辖的各乡镇、城区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都将完成今年的第一次规范性财务收支情况公开。今后每月的10日前都要公开上一个月的收支情况。 

  会议中要求其他乡镇负责人代表做表态发言。王国旗说:“有组织纪律可以保障推行的顺利”。 

  会上,区长张平阳说:“财务公开是肯定的,不公开只是暂时的或是短期的。这既是老百姓的合理要求,也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 

  白庙在网上晒账本后,赢得了很多赞许之声。但也有人对其是否能坚持下去,并推广开来持怀疑态度。对此,张平阳说,巴州区已派出纪委、监察、审计和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前往白庙,帮助乡政府开展财务公示工作,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为了不让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巴州区已出台“领导问责制”:财务公开必须保证收支的真实性,杜绝虚假支出;必须保证财务收支的账目日清月结,杜绝烂账、坏账、无账。乡镇长、办事处主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是财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凡发生隐瞒收支不公开,公开内容不真实、不规范,违反公开流程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等乡镇和城区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财务公开工作取得有效经验后,再逐步有序推行到区级部门及事业单位。”区长张平阳说。 

  也许,白庙模式的路还将走得更远。

  财务公示背后的民主轨迹

  白庙乡的故事,简单而又富有代表性。这个偏远闭塞、经济落后的农村,其主要矛盾便是村民对富裕的渴望与落后的经济条件之间的矛盾。因为穷困,财务支出一向都触动着敏感的神经。 

  从民主议事到财政公开,白庙乡的轨迹,或可成为中国大多数农村借鉴的样本。

  信任危机

  出巴中市往东北走,过中兴乡,至白庙乡地界,蜿蜒曲折的水泥路戛然而止。再过10公里长灰尘漫天的砂石路,方能到达白庙乡政府。因为交通不便,白庙乡收入水平一直位于全市下游。2009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393元。 

  2007年,白庙乡便爆出过私收计划生育超生款的丑闻。当时,在百姓间流传乡领导借计划生育之名,乱开白条大收罚款,而这些钱都流入了乡领导的腰包。 

  一些村民找到懂法律的村民黄开智诉苦。确认属实后,黄开智找到100多名共产党员联名上书,要求罢免当时的乡领导,后来,几个涉案的乡领导都被处理。 

  黄开智说,“以前不敢把财务公开,一是怕麻烦,二是有些人心怀鬼胎。很多事情光听政府说,老百姓自然是不能信服的,得让他们实实在在地看到。” 

  正因此事,村民对白庙乡政府的信任一度丧失。

  民主议政

  张映上调任白庙乡党委书记后,面临的是一个信心重建的过程。 

  2009年5月,白庙乡开始试点村务议事小组,即让村民自己对民生项目进行票决。赞成票超过80%,方案才能通过。张映上选择从告状最多的院坝梁村开始推行,让村委会自制选票,自定规则。乡政府只在一旁监督,并不参与。 

  张映上说:“从那以后,那个村告状的越来越少了。因为决定都是老百姓自己做的,执行起来也顺利得很。比如低保户的评定,就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有人因为觉得不公平而闹事。” 

  1月24日,白庙乡举办了第一次民主议事会。来自全乡的72位代表参与讨论乡政府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张映上说:“我特意找了一些有反对意见、爱挑刺的群众来做代表。议事会就是要有不同的声音才行。” 

  乡财政所长欧明雄公布2010财政预算方案后,立即就有代表发表意见:“财政预决算公开在以前是闻所未闻的事。过去政府搞的是包包账,不仅老百姓不晓得,连我这个党代表也不晓得。二十一年了,我届届都是党代表,就是从未看到政府把财政预算公开过。今天终于开了眼界。但是,我还是要问问领导,我们村里的农网改造为什么不完成?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大典,老百姓想看看阅兵式,可是电压太低,带不动电视机,老百姓怨气大,希望政府给老百姓一个明确的答复。” 

  “农网改造确实存在问题,我们在2010年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完成。”乡长欧明清说。 

  乡道路硬化的问题也被多次提起。乡领导反复解释目前是因为中石化的勘探工作导致道路暂时无法施工。只要其一完工,马上修路。 

  最后,代表们票决出了白庙乡2010年最急需办的三项公益事业。 

  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旁听了此次会议,并称赞这次会议是“巴中的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的重大实践”。

  网晒账本

  李凡说,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比较低,一般都实行乡财县管的方法,而且预算的资金数量相对都比较少,因此政府担心这一点点钱的使用会受到限制,不愿意公布自己的预算,特别是政府的一些行政类开销和招待费就更不愿意公开,也就谈不上公众的参与了。 

  在贫困地区,“吃饭财政”几乎是乡级政府财政的代名词。但白庙启动的预算改革让李凡看到了希望。他特地为此撰文:“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这个偏僻而又贫困地区的公众代表在讨论预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参与热情在某种程度上比沿海地区还要高。从白庙预算改革的例子来看,中西部地区是可以进行公共预算改革的,也就是说政府根本不必担心预算的公开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也不必担心公众参与会刁难政府或者会利用这个机会反对政府,这是和预算改革风马牛不相及的。” 

  会后,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开始酝酿:公示政府的财政支出,把乡财政所用的每一分钱都公布得清清楚楚。 

  一周后,白庙乡政府机关2010年1月的公业务费开支在网上公示。 

  一个月后,白庙乡被称为中国第一个“裸奔乡政府”。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公示 开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