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雨对干旱的土地没有用,一会儿就挥发掉了,要大雨才行”,昨日中午和下午,特旱区广西百色两度下起短时毛毛雨,但该市田阳县的农民们仍眉头紧锁。
田东县、田阳县是百色市两大农业县,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覆盖地。据百色市的最新统计显示,两县共12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近40万亩,受旱面积仍在持续增加。
芒果之乡挂果量减大半
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01年由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也是广西唯一一个国家级农业园区。园区位于百色市右江河谷,覆盖右江、田阳、田东、平果等4个县(区)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面积46.83万亩,总人口41.5万人。
在农业园区管委会对出的一片芒果林,尽管绿叶清翠,但粉色花串上仅有一两个青涩瘦小的果实。农业园区综合科科长李雄辉告诉记者,园区里芒果受旱灾影响最大,“平地的花卉、水稻还可以通过从右江河谷取水灌溉,但芒果和甘蔗主要种在山地上。”
从李雄辉的形容可大致推算芒果减产的情况,“以前一串花可以结七八个甚至十几个果,现在只有一两个”,而农业园里,仅芒果林就有20万亩。这一带也因盛产芒果而早有“芒果之乡”的美誉。
同样在山上种植的甘蔗也是农业园区的主要作物之一,面积有十几万亩。“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是甘蔗播种的尾声,现在播不了种,播了种的也发不出芽”,李雄辉介绍。
钻地50米取水灌溉
李雄辉仅道出了山地种植的难处,然而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非山谷地带的春耕形势也不容乐观。
在田东县田东公路两旁,原本是农业园良研基地种植水稻的万亩良田,记者目之所及,到处是惨淡的枯黄。不少泥土已经干裂露出条条宽大的深沟,有的田地仅存棵棵枯萎的水稻,偶尔间或其中的绿色,只是顽强生长的荒草。
“本来这些都是种植两季水稻的,3月、7月播种水稻,10月还可以种一季番茄、西葫芦等冬菜,现在都荒废了”,田东县水利局的石副局长痛心地告诉记者。
田东县林逢村东往屯的黎启灵去年末种了十几亩番茄,现在全都枯萎没有收成。番茄田边,一台钻井机隆隆开动。施工人员介绍,这个钻井将打通到50米深,政府出资4万元建设,计划一周时间完工。钻通后可以1小时50立方米的出水量用于农业灌溉,“还要安装变压器、抽水机才能使用,1小时的出水量可以灌溉300亩菜地,150亩水田”,石副局长介绍。
原来从右江或支流引水进田灌溉的水沟,还纵横于田间,却大部分已经干涸。于是当地水利部门根据土质特点,想出钻井这个临时抽水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在靠近右江和小溪的地方,用水管从河中直接抽水,去年干旱至今,田东县已经建起了400个这样的临时取水点。
右江航道货船无法通行
“最近干旱持续,右江的水也少了,许多离河岸较远的村也抽不到水。”田阳县不少当地村民介绍,以前右江可以行船到南宁,现在航运渐渐萎缩,“河道上除了挖沙小船,基本没有货船通行,江上经常露出干结的礁石”。百色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报告显示,百色水利枢纽计划在今年枯水期3月中旬后控制日下泄流量,加上澄碧河水库的日平均下泄流量,右江百色河段的水流量才基本接近历年年最小流量均值36.5立方米每秒。
其他的取水方式也面临难以持续困局,田东县水利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田东县本来也靠水库供水,现在水库干涸了8个,没有干涸的也到了死水线不能供水了,一些原来给山上村民供水的山溪泉也开始断流。
据田东县政府的抗旱工作总结显示,目前该县抗旱面临几大问题:部分小河、小溪、山塘水库将干枯,水源奇缺;灌溉渠系老化,渠道坍塌,淤积严重,水量浪费严重;各电灌站设备老化失修,难以投入抗旱;抗旱经费投入不足。
去年12月份,田东县就引导山区村民以50立方米的较高规格,多建水窖蓄水,可以满足90到100天的枯水期,以备干旱时使用。然而,据气象部门统计,广西的雨季大约5月份才能到来,大建水窖能否解决缺水的燃眉之急?对此,石副局长也很无奈,“那只能等天下大雨了”。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谢庆裕 广西百色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