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云南山村200年水井首次濒临干涸(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6日05:59  东方今报
云南山村200年水井首次濒临干涸(图)
浑水塘的村民从几乎断流的井中舀水,此前这眼水井已流淌了两百年

  云南省陆良县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县,而陆良下辖的芳华镇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镇。因为百年不遇的干旱,芳华镇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从今年2月底到3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和温家宝总理先后来到芳华镇。在芳华镇,有一个海拔2200米的小山村。这里流淌了200年的水井第一次干涸了。

  □今报特派云南记者 殷晓章/文 邱琦/图

  ●200年水井首次濒临干涸

  沿着羊肠小路,武德海老人挑着水桶来到村南沟里的水井旁。水井不深,有一米左右,水深仅约20厘米。老人跪在井旁,用瓢舀水,几分钟后,他舀了两半桶水。老人站起来,伸伸腰,凝视着这个200年来第一次濒临干涸的水井。

  81岁的武德海对这口水井的感情难以言表,他从父辈那里得知,200年前,这口井就有了。当时,它还是一眼大股流淌的山泉。迁徙来的7户武姓村民把它围成了水井。200年来,这口井滋润了这里,也使芳华镇成明村浑水塘组繁衍成今天的76户、226人。

  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的是,“浑水塘”的名字与这口井有关。原来,平时这里的井水就有点浑浊,下雨时,山上的水流入井内尤甚,“浑水塘”由此得名。

  在老人的记忆中,15年前,这里的水源非常好,可满足村人的生活。群众习惯跪在井口舀水,时间长了,井沿的几块石头被磨得非常光滑。那时井里的水会溢出来,于是群众在井旁建了两个水泥池子,一个池子的水洗衣服,一个用来淘菜。这道小沟,因为有水而生机勃勃,小沟也被群众称作“河沟”,沟两岸遍布棕树和竹子。夏季,树荫下成了大家歇息的好地方。

  可如今,美景不再。水井下的两个池子里残存着一点点黑水,河沟已变成了一条垃圾沟。沟两岸竹林大面积干枯,就连那挺拔的棕树因为缺水,也衰容早现。昔日,河水清清、鱼游浅底的场景成为老人的一个温暖记忆。

  从去年8月开始,井中水位逐渐下降,经过几个月的持续干旱后,水几乎断流。现在,井中一天仅能舀出十几桶水。这是200年来,这眼水井的第一次。

  ●167米深的机井早已枯竭

  5年前,水井旁的山坡上那棵老态龙钟的青㭎树慢慢枯死,被村民们视为不祥。

  经过口口相传,群众知道这棵树比这口井的年龄还要长好些年。两个人合抱不住的青㭎树在当地十分罕见,一度被村民视若神灵,崇敬有加。在他们看来,这棵树的死与井水的日益减少有关。

  慢慢地,村民们感觉,井水对于他们来说,已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水从井沿溢出的日子一去难返。

  几年前,村里筹资6万多元在附近打了一眼深达167米的机井,通过在高处修建蓄水池,村民们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从此以后,这眼井的水基本转为牲畜饮用。

  打这口机井的原因是,村民们平时习惯喝生水,而井水里游荡着一些细小的红色虫子,时间长了对身体有害。而井水的颜色也使村民害怕对身体不利。

  武德海缓慢地挑着水桶走向高处的家中,而这些浑浊的水要经过沉淀才能饮用。

  而从去年8月开始,一个事实又让村民们吃了一惊:机井里干得竟抽不出水了。

  没有办法,村民们不得不舀井水饮用,而井水已濒临枯竭,今后饮水怎么办?

  前不久,当地政府决定让浑水塘组组长武绍文暂时负责76户群众的日常饮用水。

  离浑水塘组最近的水源地是10公里的小寨村,而群众用牛拉水根本不行。原来,这些路都是土路,遍布大大小小的石块,而一趟下来,牛的蹄子会被密布的石块硌坏。牛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可是没有牛拉,这么远的路又是上坡,群众心急火燎。

  而武绍文自己有一辆农用轻卡小汽车,可以拉水。于是,替群众拉水的重任就落到了武绍文的肩上。

  ●一人开车给全村拉水

  早晨7点多,武绍文走出屋门,去通知30多户村民把各家的水桶放到他的车上。8点钟左右,武绍文驾车离开了浑水塘组。汽车行驶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荡起一阵尘土,车也颠簸得厉害,汽车只能慢速行驶。

  小寨村的取水点位于村中央,是一个大的水泥池子。池子毗邻的是一处机井,用水泵把水抽到池子里,下边有水管,方便接水。车上拉的白色水桶,是前不久当地政府发放的,每户一个,一个水桶可盛水50公斤。

  武绍文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接满这些桶,在别人的帮助下,他把这些水桶再搬到汽车上。满脸大汗的武绍文甩甩酸疼的胳膊,抽根烟,就驾着车往回赶了。

  浑水塘组坐落在海拔2200米的山腰,这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烤烟,组里经济条件一般。回来是曲折盘旋的上坡路,已显破旧的汽车在吃力地爬着,不时伴有粗大的喘息声。武绍文赶到家时已是上午11点多了,他把汽车停在庄子中间的一片空地上,开始吆喝人们来取水。

  于是,一天之中热闹的场景出现了。赶来的人们按照水桶上的名字搬走了自家的水,满脸幸福的表情,如同桶里漾起的水纹。把水送回自家后,人们又把水桶放到了武绍文的车上。下午,武绍文还要再拉30多桶水。每天他要拉两趟,每趟要3个小时。

  武绍文算了一下,每天拉水仅油钱就要花掉60元左右。现在,武绍文已经为大家拉水一个星期了。他担心的是,时间长了,自己也负担不起。

  武绍文还担心牲畜的饮水。水井干涸后,牲畜只能饮用村子里的一个臭气熏天的水塘里的水,因为水太脏了,牛喝后经常拉肚子。记者远远地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走近一看,池水呈深褐色,附近有牛粪。而这个地方已成为耕牛的生命之源,一头耕牛每天要从这里饮七八十斤水。即使这样,这点水要不了半月也要见底了,武绍文发愁的是到那时如何是好?

  ●村民晚上住帐篷看水

  武绍文认为,根本的办法是继续寻找水源,打更深的机井。

  其实,早在春节前后,该镇便积极应对。政府动员各村村民进山寻找水源,打井,山沟里的地表水被分段截流,作为水源点,解决了部分自然村的用水问题。通过开辟新的水源点,采用集中限量供水的方式,暂时解决了眼前的饮水困难。打的8眼机井中,已有4眼出水。当地政府正在规划完善供水基础设施,启动集镇二期供水工程。

  而浑水塘组的饮水问题,成为镇里关注的一件大事。连167米深的机井都无水了,当地干部估计,这口井今后的价值已经不大。从长远考虑,只有找新的水源点另打井。而现在,镇里的抗旱资金紧缺。

  在政府的号召下,一些群众也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在大前村的河床旁,有一顶帐篷,这是该村群众俞中生搭建的。

  俞中生和其他三户群众在河床旁有20多亩地,分别种着洋芋和洋豌豆等作物。干旱后,俞中生他们出资1000元请人在河床里挖了两个深坑,蓄水后,用水泵抽水浇地。晚上,俞中生就住在帐篷里。为了方便浇地,也害怕别人不打招呼用水。

  记者看到,这20多亩庄稼刚被水浇过,浓绿的颜色显得水灵灵的,枝叶粗壮的洋芋已经开花。而一路之隔的另一块地里的洋芋,因为没有经常浇灌,洋芋苗低矮,叶子耷拉着,形成反差。

  石萍家的两亩多洋豌豆正好挨着这20多亩地,她家的两亩多洋豌豆也沾了光。而浇水的成本也不容小觑。

  石萍告诉记者,她家的地浇一次水要给俞中生他们出80元,现在,已经浇了五次了,到洋豌豆成熟最少还要浇三次水,仅浇水的开支就达600多元。而这些洋豌豆可收入3000多元。即使如此,石萍仍然感到很满意,有些想浇水还没有这个条件。

  ●4月底将迎来干旱高峰

  芳华镇的旱情先后引起了回良玉副总理和温家宝总理的关注。

  据镇党委书记欧阳运红介绍,过去,这里的年均降水量为1280毫米,现在近400多毫米。因为干旱,导致10个行政村的64个自然村受灾,涉及1.3万人,2.5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庄稼绝收71%,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

  3月19日,温家宝总理先后来到狮子口村万亩大麦示范田和戚家山村蔡官营组考察。芳华镇副镇长方满全说,温总理视察狮子口村时,作为该镇主抓农业的副镇长的他就站在总理身旁。总理听取汇报后说,当地干部要做好最坏准备,安排好群众生活。政府要鼓励农民外出打工,群众要增强信心。

  温总理视察后,镇里的干部感到压力很大,他们担心干旱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近日,云南省委一官员表示:“最困难的时候还没到来。”随着旱情持续发展,水库蓄水将持续减少,4月底将迎来干旱的高峰。

  其实,芳华镇是全县10个乡镇中水资源最为丰富的一个,全镇有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和小二型水库7座,坝塘32个。干旱前年蓄水3200多立方米,现在的蓄水量不足四分之一。

  对此,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灾及对策研究室主任吴玉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尽管西南地区江河星罗棋布,水资源极为丰富,但西南地区更存在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不均衡的水文特点,加之复杂的地形地貌和脆弱的水生态环境,不少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而此番罕见的干旱少雨气候则凸显了这一矛盾。

  而偏居一隅的芳华镇或许就是这个说法的最好注脚。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云南 干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