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云南昆明3月27日电(特派记者宋国强)从3月25日下午6时出发至今天,历经30小时,行程1600多公里,跨越粤桂黔滇四省区,我省驰援旱区的救灾物资车队先后到达桂黔滇,将600吨饮用水送到了当地居民的手上。
今天上午9时,海南运送抗旱物资车队桂滇线人员在云南省文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国沛等的陪同下,来到了旱情较为严重的文山县马塘镇。在崎岖颠簸的村道上,不时看到各种取水的车辆。
据同行的文山州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镇目前属中度旱情。自去年秋季以来,该镇许多村中的河塘都干涸了,群众和大牲畜的饮用水都要到六七公里外的一条河中去取水。
来到该镇热水村委会麻栗树村中,海南运送抗旱物资的工作人员将6件椰树矿泉水送到了彝族群众李金达手中。当得知手中的优质饮用水是海南省人民连续30多个小时星夜兼程送来的后,李金达激动地连声说道:“感谢海南人民不远千里送水给我们!云南的各民族老百姓感谢海南人民的爱心!”
从3月25日8时开始,海南省运送抗旱物资车队的所有人员,默默地克服着路途遥远、路况不熟以及一路的颠簸疲劳等困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路急行军,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这些饮用水送到灾区一线的各民族老百姓手中。
今天下午,海南省人民政府代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代表在昆明市举行了简短的饮用水捐赠仪式。
此外,昨天中午12时,200吨优质饮用水和一批抗旱物资已经顺利运抵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当天海南与广西方面举行了交接仪式。随后,我省捐赠的这批饮用水被直接送往广西百色,并由当地政府向下辖的那坡、隆林和平果三个重灾县分发。根据要求,这批优质矿泉水将以孤寡老人、五保户和中小学生为主要分发对象,有1万人能领到这些饮用水。
本报贵州麻尾3月27日电(特派记者魏如松)今天上午,喝着来自海南的优质饮用水,贵州省独山县麻尾镇尧拉村的布依族老伯罗承先激动地拉着记者的手说,“我今年65岁了,从没遇过这么大的旱灾,谢谢你们海南大老远给我们送水!”
今天上午,从海南运抵贵州旱区的抗旱物资,在送达贵州省独山县完成交接工作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批饮用水分发到贵州严重干旱地区的百姓手中,旱区百姓喝上了“海南水”。
记者跟随独山县民政局相关负责同志,将40余件饮用水发放到了独山县旱情最为严重的麻尾镇尧拉村。尧拉村位于独山县最南端,到目前为止,该村旱情仍无缓解,且有加重趋势。群众饮水已相当困难,基本依靠镇政府组织车辆向该村运水。
据负责独山地区抗旱物资发放的相关部门介绍,这批饮用水的发放将首先考虑旱区的学校、养老院,确保特困户、五保户、残疾户、学校师生等特殊群体的生活用水。
这批产自海南的优质饮用水总计200吨,已分别由7辆大型货车运往贵州黔南州的独山、平塘、荔波,黔东南州的三穗、凯里以及铜仁地区的玉屏、松桃、万山、江口等地,再由当地政府向下辖的村镇分发。
截至今晚8时记者发稿时止,海南驰援贵州车辆均已安全及时地将抗旱物资送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