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修路成西南旱区几代居民共同渴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9日00:3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东兰3月28日电 (记者 刘万强) 中国西南地区大旱仍在蔓延,旱魔给灾区民众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难,除了解决饮水这个“近渴”,修路成了旱区特别是大石山区几代居民的共同“渴望”。

  3月28日一大早,广西东兰县三石镇巴造村的村民们早早就到位于公路旁边的取水点排队取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地方从去年七八月开始已经没有了水源,每天的生活用水需要政府供给。在众多老人和妇女组成的取水队伍中,30岁的黄好腾是少有的男青年。这位本来在外打工的男劳力,因为旱情不得不返回家乡照顾老人,同时帮助80多岁的邻居取水。旱情持续使得他“不能出去打工赚钱,很着急”。这位年轻人最大的愿望是将屯里的路改造更好一点,方便老人们取水,自己就可以放心出去了。

  与黄好腾相比,东兰县兰木乡黄正光老人的修路愿望更为迫切。趁干旱之机,这位76岁的老人和一群六七十岁的老人,为了让政府帮忙修路,不惜以向记者下跪这种方式,来唤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黄正光所在的弄怀屯,是典型的大石山区村屯。这个仅有8户人家的山屯,行路实在太为艰难,两公里的山路,记者需要步行40多分钟才可以抵达。尽管屯子里一些人家可以收看到卫星电视,但是大山的阻隔,使得这里与外界似乎是两个世界。这个户籍人口三十多人的小屯子,目前在屯里长期生活的只有老人、几位妇女和小孩。

  和公公黄正光的愿望一样,媳妇陈艳红最大的愿望也是修好路,方便孩子读书。这位母亲介绍说,儿子年幼时外出读书都需要走几个小时山路。目前,在这个屯子有三个学生,其中包括她的儿子黄仲裕。

  旷日持久的干旱,也给12岁的黄仲裕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感受。27日,利用周末的时间,这个在木兰乡上六年级的学生骑上爷爷的小矮马,翻山越岭去政府设置的取水点取水,这天他体验了两次艰难又有些新鲜的骑马取水历程。这也让这个喜欢新闻的山里孩子下定决心:以后去东兰县城上学,争取考上大学,因为“这里做事情太不方便了”。

  不过,这些大石山区居民看似简单的修路愿望,实现并非易事。东兰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自然条件致使许多村屯交通严重不便。全县有3676个自然屯,其中65%处在大石山区。几年前,广西政府花大力进行一轮“大会战”改善当地的交通、卫生等基础设施。但是迄今,像黄正光所在弄怀屯这样未通公路的居民稀少的村屯还有900多个。而东兰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每个村屯修建公路显然力不从心。

  对于大石山区中的小村屯,是花巨资修路还是移民重新安置,各界也有不同的意见。当地官员说,之前也有过类似村屯进行移民,但是年轻人适应了新环境,而老人却思乡情切再次返乡。确实,移民对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讲,未必是最好的办法。

  对弄怀屯的8户人家来说,好消息就是,官方承诺,待旱情过后,尽快修通弄怀屯路。官方还希望,以此机会争取上级支持,把屯级路修建列入下一步急需解决的项目。

  在采访中,当地一位官员既感叹又无奈地说,城市道路越来越宽,路灯越来越亮,城市居民却不用集资修路,而在农村,农民还需要集资修路。 (完)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西南五省市干旱

更多关于 干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