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 刘泉)在国务院新闻办3月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表示,当前抗旱形势仍十分严峻。截至3月30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但是,通过科学抗旱、有效组织,目前旱区社会稳定,秩序井然。
旱情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
刘宁介绍说,当前的旱情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往年旱情主要出现在北方,今年旱情则集中在西南5省(区、市),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占全国的84%,其中云、贵两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二是因旱人畜饮水困难十分突出。目前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2425万人,是常年同期的两倍多,其中西南5省(区、市)因旱饮水困难人数为1939万人,占全国的80%。三是旱情持续时间长,旱灾损失重。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旱情已持续半年之久,且仍呈发展趋势。四是北方地区旱情露头。目前北方部分地区已现旱象。若后期出现少雨高温多风天气,旱情可能也会发展。
多措并举 抗旱有序有力有效
刘宁表示,面对百年一遇的旱情,国家防总、水利部加强了旱情监测和会商研判,及时启动了国家防总抗旱Ⅱ级应急响应;先后派出33个工作组和专家组赴西南重旱区和北方冬麦区协助指导抗旱;组织旱区编制人饮解困方案,采取各类应急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组织北京、天津、上海等10省市对口支援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此外,还积极协调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提前下达今年计划内与抗旱有关的建设资金63亿多元,重点向西南重旱区倾斜,两次向西南旱区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1.55亿元,近日中央财政再次安排综合抗旱资金8亿元,加大对重旱省区的支持。
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大旱对中国今年的粮食产量会有多大影响”的问题时,刘宁表示,我国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目前是部分地区已现旱象,并不是发生了大面积的干旱。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北方的旱象算少的,但是还是有旱象,所以我们不能不防,要立足于防大旱。刘宁认为,北方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西南的耕地为3.44亿亩,只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8%,而用于种粮的耕地是2.6亿亩,只占我国的16%,因此西南旱区受旱,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来说影响不大。他说,根据目前的统计,今年真正用于种粮的耕地受旱情况少于往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用于种粮食的受旱农田少了50%。
旱区不存在人员外逃现象
有记者提出“听说旱区出现了人员外逃现象”,刘宁对此明确表示,中国各方面抗旱救灾的措施非常有成效,目前旱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不存在人员外逃现象。
刘宁说,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人饮安全。比如5省(区、市)新建抗旱应急调水工程4307处,铺设输水管线2万多公里,新打抗旱水源井1.8万眼,紧急购置了7615辆运水车,累计为群众送水941万吨。此外,据分析研判,因为旱灾引起的人饮安全问题,山区和半山区就占了75%,同时考虑到在5月20日以后才有可能发生有效降雨,缓解旱情,因此我们要求地方倒排用水计划,加强用水管理,通过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开采地下水、拉水送水等措施,确保西南5省(区、市)旱区1939万人的饮水安全。截至3月30日的统计,西南5省(区、市)已累计投入抗旱劳力2526万人次、114万台套设备,确保了人饮安全。此外,民政部及时下拨了1亿多元的救灾资金,支持旱区开展生活和生产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