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荆州供电公司开展“红领工程”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1日09:37  荆楚网

  荆楚网通讯员岳巍 杨萍 陈晓

  也许您听说过许许多多关于蓝领,或者白领的职场故事。

  可您听说过红领吗?

  在湖北省荆州供电公司,有一个业务精湛、学养深厚、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共产党员群体,他们被称为“红领”。

  “红领”的由来

  “红领”这个说法的由来,还要从四年前一件事情说起。

  四年前,荆州供电公司变电中心城区联合党支部决定将党员钱生军,派往无党员班组220KV周家岭变电站工作。初来乍到的钱生军觉得,他以一名党员的身份调往无党员班组,如果在业务技能上不过硬,又怎么能体现出一个党员的先进性呢?于是,钱生军拜了非党员站长、业务骨干文昌斌为师,并且举行了拜师仪式。

  这个党员向非党员拜师学艺的故事,在荆州供电公司引起了一场热议,参与者的主要观点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共产党员不仅要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来体现先进的文化,还要以技能精湛的本领,来体现先进的生产力。

  正是这个党员拜师的故事,促使荆州供电公司党委完成了一个构想:他们尝试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平台,造就一批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业务带头人群体。

  对于这个党员群体的特征,公司党委书记寇剑波做了一个概括:我们将企业党员队伍中那些业务精湛、学养深厚、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知识型党员,称为“红领”。

  以上的故事,就是红领的由来。

  “红领工程”

  荆州供电公司有245个基层党支部,2932名共产党员。

  从2006年开始,荆州供电公司党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平台,培养知识型党员的实施意见和办法,并将其建设内容命名为“红领工程”。

  对此,该公司政工部主任穆保清这样解释:“红领工程”是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平台,以培养知识型党员群体为目标,以一系列制度性框架为保证的一种党建品牌。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红领工程”逐步形成了一个目标体系加四种常态模式的建设框架。党委书记寇剑波说:“在这个1+3的建设框架内,我们将红领党员群体的培养目标概括为三个层次、三点一线。”

  三个层次即基层党委要“三强”、基层党支部要“四通”、党员个人要“五前”。

  三点一线即学习型领导班子,创新型党支部、知识型党员“三点一线”。

  这个目标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基层党委要“三强”,即从团队合成能力强、班子决策能力强、工作创新能力强三个方面,强调学习型党委班子的群体特征。

  ——基层支部要“四通”,即从一线抓沟通、业务促精通、创新找变通、质效求直通四个层次,明确了创新型党支部在红领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党员个人要“五前”,即以知识学在前、技术优在前、工作干在前、业绩出在前、奉献走在前五项要求,规定了知识型党员的一般标准。

  而四种模式则分别是“54311”助登“红高地”;“难题变课题”培育“红细胞”;党员积分制催开“小红花”;“三把手”钉上“红钮扣”。

  模式解读之一:“54311”助登“红高地”

  所谓“54311”,即推行“五步工作法”,突出“四项创建原则”,建立三项组织模式,坚持“十项制度”,培养一种能力。其具体内容是:

  ——“五步工作法”分为导入理论、确立方案、制定愿景、建立模型、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

  ——“四项原则”即先进性原则、团队原则、互补原则、创新原则。

  ——“十项制度”包括领导干部讲学、自学、培训、交流、“述评考”、调研及决策评估制度。

  ——“一个目标”即提高基层供电公司党委班子科学决策质量。

  这一模式的要义是:基层党委班子的每一次决策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一次正确的决策,就是一个“红色制高点”。

  案例:一个愿景 三次决策

  江陵县是全国农电体制改革试点县,江陵县供电公司党委制定了一个学习愿景:打造农电精细化管理县。

  该公司党委在“54311”这一学习模式规定的框架内,通过坐下来学习,走下去调查,站起来思考,积思广益,促使公司党委围绕农电精细化管理县这个愿景,做出了三次正确决策。

  第一次决策:针对江陵县“东鱼西菜、南牧北粮”的特点,以分段覆盖,移动接力,电源多点式支撑的方式,为农村庄园经济发展做出了超前布局。

  第二次决策:用一站一镇双电源供电的方式,通过电源点的集中度,形成了幅射重点乡镇,带动小集镇及中心村用电的供电格局,满足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农业人口向乡镇集中,农村新居向社区集中,零摊散点向商区集中的用电需求。

  第三次决策:针对县政府工业兴县的战略部署,以电源点分层分级,10千伏环网的供电方式,促进以工兴农向园区集中,重点优化了化工产业区,民营科技产业区及农产品深加工区等三大工业区的用电结构。

  模式解读之二:“难题变课题”培育“红细胞”

  “难题变课题”并非一句格言,而是在党内倡导普遍学习的一种制度。这个制度的名称叫“课题学习法”,这个制度的理念是:将难题变课题。

  其具体的内容是:党委或者支部搜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归类整理,变成一个个工作课题,在将这些课题下达给由相关党员组成的课题组,其结果是难题、课题、工作任务三位一体;研究、学习、实践三管齐下,谓之将难题变课题。

  其要义是:充分体现知识型党员的团队共识、团队学习、团队合作、自主管理的群体特征。

  `

  案例:难题是这样解决的

  这个故事发生在荆州供电公司配电中心。

  配电中心党委下达了一个课题,某居民小区两台公用配变同在一个负荷中心内“大马拉小车”,此类型的台区,每一台公变一年损电量35791千瓦时,相当于每天扔掉人民币69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党委建议全体党员相互推荐一个自己最赞赏的节约案例。党员们围绕这个建议开始阅读相关书籍、查找资料。有一个案例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同:上海市将居民马桶的使用规格由原来的9升,限制在6升,结果上海市一年的节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浦江。

  党委因势利导,组织相关党员针对沙市城区公变台区“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举行了三次深度汇谈,得出一条结论:让大马拉大车,让小马拉小车。6个课题小组分别展开研究,吸收了60名党员提出的38条合理化建议,提出了“公用配变分容量运行”的解决方案。

  该中心据此改造节能型公变台区100个,节约电量179万千瓦时,折合人民币102.5万元。

  模式解读之三:党员积分制催开“小红花”

  党员学习积分制,是一套对党员学习内容、形式、效果的评估系统,是把党员的学历学位、组织培训、业务技能、自学自考、理论学习、学习成果折合成分值累进,并通过对积分档案的定量分析和年度积分与积分目标的比较分析,综合评估党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

  由于这一评估方式通过积分累进的方法描述每一名党员学习节点的成果,这种方法又叫“小红花”积分法。

  案例:汶川灾区开放的“小红花”

  荆州供电公司5.12援川突击队在汶川地震灾区理县工程项目部设有一个临时党支部。党支部给工地上6名党员下达了一个共同的学习课题:如何防止飞石、塌方和余震。

  6名党员通过学习总结出了一首防灾歌谣和绳栓螃蟹、架空索道、分拆总装、保坎防震等四种保护人身安全的具体方案。

  临时党支部以积分制的方法,对其学习成果的评估结果是:

  1.“防灾歌谣”针对余震的特点和规律,找到了有效的应对措施,积100分。

  2. 绳栓螃蟹、保坎防震针对灾区地形特征,解决了山顶作业的人身安全问题,积100分。

  3. 架空索道、分拆总装则针对高山作业大型设备无法运输的特点,通过空中借道,化整为零的方法,解决了运输途中的人身安全问题,积100分。

  这三个100分被誉为汶川灾区的“三朵小红花”。

  模式解读之四“三把手”钉上“红纽扣”

  这是一个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工作模式,其具体内容是联系实际选抓手;围绕生产做推手,协助行政当“帮手”,称为“三把手”工作法。这个“三把手”工作法的工作抓手,主要是依据一个叫“二培一推”的知识型党员管理制度进行的。所谓“二培一推”,即根据党员自身特点,确定党员的定向培养方向,培养党员的创新能力,将其推选到最适合其发挥作用的工作岗位上,让每一个党员,像一颗“红纽扣”,在关键时刻、关键位置,恪尽职守,彰显先进。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