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南矿工被困王家岭煤矿家人瞒七旬老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3日01:56  红网-潇湘晨报

  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到昨天已有5天,13名湖南衡阳工人被困,罗欠徕就是其中之一。大年初四罗欠徕临走时,70多岁的老父亲还以为他是去广东打工,至今不知他被困煤矿。

  罗欠徕只是衡东县众多“村民矿工”的一个缩影。近日,本报记者赴衡东县走访调查发现,当地一些偏远落后乡镇,不少青壮年村民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冒险外出做矿工。县里的煤矿安全信息宣传,也无法普及到这些偏远乡镇。

  “将头颅系在裤腰带上!”当地人如此形容矿工。

  本报实习记者向佳明 记者龚柏威 衡阳报道

  家人仍瞒着七旬老父

  通往衡东县荣桓乡(罗荣桓的家乡)的是一条不到3米宽的乡村公路,知塘村位于荣桓乡唯一公路最尽头,罗欠徕的家就住在知塘村靠近大山的地方。

  罗欠徕的家是一座两层的平房,2000年修的,10年过去了,依然保留着原始面貌:裸露的红砖,地面是泥巴做的。堂屋里,除了一张四角桌子便什么都没有了。

  罗欠徕兄弟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两位老人带着两个孙女。孙女一个11岁,一个6岁,在村里的小学念书,罗欠徕的母亲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房子照顾孙女,每月房租100元。本来孙女要求爷爷也搬过去,但老人家不放心,执意要留下来看着房子,尽管这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电话、没有电视,唯一的电器就是堂屋里的一个电灯泡。

  如果不是村头三三两两的人在讨论罗欠徕被困一事,外人根本无法将这个小山村和千里之外的矿难联系起来。现在,除了罗欠徕的父母和两个女儿,知塘村里人人都知道罗欠徕被困,恐怕生存的希望渺茫。但他们都达成共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罗欠徕的父母和女儿知道。记者前去采访,罗欠徕的嫂子把记者拉到一旁,贴着耳朵说:“你可千万不要透露欠徕的事情,老人家无法承受这个打击。”

  记者见到罗欠徕70多岁的父亲时,他正提着一个小暖炉烤火,他说:“儿子儿媳大年初四出去的,他们是在广东,临走前,儿子答应今年冬天会回来过年”。两个女儿也在憧憬,今年冬天爸爸会从行李袋里拿出漂亮的裙子。

  过年前才开通往外界的乡村公路

  知塘村四面环山,去年全村不论大小每人集资200元,过年前开通了一条乡村公路,这也是知塘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村里没有有线电视,没有报纸,更没有网络,村里消息最灵通的人士是村支书罗岳林,因为他每隔5天去一趟镇上,能拿到《衡阳日报》和《湖南日报》。

  知塘村位于荣桓乡西南角,有246户居民,人均年收入2000元,这一数字还不到官方给出“衡东县农村人均收入6200元”的三分之一。罗岳林说,知塘村是整个衡东县有名的干旱死角,去年夏天旱灾,全村80%的水稻几近绝收。村里年轻一点的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是一些“老弱病残”。

  罗岳林算了一笔账,一户4口之家,只有1亩2分地,收成好的年份,这一亩二分地能打回1800斤稻谷,可以获得1620元钱收入。但是每亩地要52元钱种子、100元化肥、30元农药,请人打稻谷每天工资要60元,还要管两顿饭、一包烟,这样算下来,基本上就没有收入了。

  生计逼迫年轻人当矿工

  农闲季节,当地村民也上山搞点外快,比如蕨菜、竹笋等,但价格低廉。村民们想直接拉到县城去卖个好价钱,但村里到镇上要先步行十公里,还要坐一个半小时中巴,村民只好将蕨菜贱卖给上门收货的人。

  知塘村离罗荣桓故居不远,但罗岳林说,这对知塘村没有任何好处可言,“外面来的看完罗荣桓故居就走了,根本不会到大山里面来。”

  由于贫困,村里年轻一点的都跑去外地,尤其是广东,有技术的干起技术活,有积蓄的开饭馆,像罗欠徕这样40多岁、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无奈之下只有去做矿工。“必须出去,不出去就是死路一条。”罗岳林说。

  罗欠徕的姐夫肖远太很多年前就在山西工作,“吃国家粮的”,后来,肖远太介绍罗欠徕的哥哥罗麻苟到山西一个煤矿做矿工,赚了不少钱。2006年罗麻苟给房子贴了墙面砖,装上红木门,村里人都说罗麻苟的房子像别墅。

  贫困的生活现状,哥哥外出做矿工的“成功范例”,让罗欠徕终于下定决心走出家门。大年初四,在姐夫的介绍下,罗欠徕踏上去山西的汽车,成为王家岭煤矿上众多矿工的一员。

  [新闻链接]

  这几个镇的共同特点:偏远、落后、闭塞

  上个世纪80年代,矿工曾是衡东不少乡镇村民引以为豪的一个职业。

  与荣桓乡背靠背的杨桥镇,曾经是一个煤矿重镇,镇上三八桥煤矿、横板桥煤矿远近闻名。杨桥镇荷家村村支书刘辉明说,那时候的人们把进入这两家煤矿做事当做光宗耀祖的事情,“红本本,合同工,就等于现在的白领。”当时,一名普通矿工月工资60元,最鼎盛时仅荷家村就有60多名矿工,还有不少攸县人来杨桥镇挖煤。

  此后,这两家矿资源枯竭,矿工开始另谋他就,但不少人坚持下来了。说起村里仍在挖矿的矿工,刘辉明一溜说出十多个:刘风毛、刘初开、刘中佑……

  54岁的刘风毛做了20多年的矿工,他主要是搞掘进,以前在煤矿,后来又去了铅锌矿,现在在一家矿上打石头。与刘风毛同村的刘彩云是此次山西王家岭矿难被困矿工之一,他家去年12月修了新房子,两层,尚未装修,目前欠账8万元,本打算去山西苦干一年把债还了,不料下井第一天就出了事故。

  衡东县就业服务局副局长周亚军介绍,衡东是劳务输出大县,去年对外输出劳动力112400人,今年这一数据为12万。在外地挖矿的工人集中在杨桥、石滩、德圳这几个镇,占了全县矿工的近80%。这几个镇的共同特点是:偏远、落后、闭塞,村民们为生活所迫才不得不下井挖煤。

  记者了解到,当地有关部门并未对外出当矿工的具体人数进行统计,亦未对外出矿工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

  实习记者向佳明 记者龚柏威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煤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