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家岭矿首批获救人员不断向医生倾诉逃生过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6日12:56  大众网-鲁中晨报

  4月5日1:24,首批获救人员依次被救护车送走,第一批第一名井下脱困矿工被送到山西铝厂医院,获救者被推入三楼病房,医务人员已经对其做全面检查。记者了解到,这9名幸存者倾诉欲望比较强,不断地告诉医生自己的逃生过程。

  15:45,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召开第十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德政表示,截止到目前,153名被困井下工人中115人获救。参与第一批救援的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救援大队的大队长陈永生还首次披露了被困矿工在地下生存九天之谜:吃松树皮,喝井下凉水。

  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救援大队的大队长陈永生参与了对第一批9名矿工的救援工作。他透露,救援队伍在3月28日透水事故发生的当天18:00就赶到现场,到现在都没有洗过脚和脸。

  陈永生透露,目前救援非常艰苦,只能用皮筏运送幸存者,到了干燥的地点,体质好的被困者自己走上来,身体不好的就由救援人员背上去。

  陈永生说,被困的矿工们很聪明,几个矿工集中在一起,轮流用矿灯晃动,以让救援人员看到他们。到被救援人员救出时,他们的电源的电还是很充足。

  矿工在地下如何保持近九天的生存,创造生命奇迹,也是目前外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特派记者 姜涛

  看到灯光,奇迹出现

  在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召开第十次新闻发布会现场,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救援大队的大队长陈永生讲述了自己参与救援的一些细节。

  4日22:00许,陈永生接到指挥部的命令后,带着23名救援人员下井救援。“到了井下以后,发现水面后面的工作面有灯光在晃动,我们感到奇迹出现了。”陈永生说。

  从水位的高度看,陈永生和其他救援人员没有想到有幸存者,这让大家的心情相当激动。那时,水位离地道有两三米高。看到灯光晃动后,陈永生直接跳上皮划艇,划了过去。“之前,我没有划过皮划艇,我也担心掉到水里。”不过,因为要救人,陈永生没有多想。到工人所在的巷道,陈永生划的时间也不短,他一共划了来回两趟,救了6个人。划到第三趟的时候,陈永生叫上了他的副队长一起划。

  陈永生介绍说,有一个工人身体太弱,不能动,救援人员只能抬。

  在救援首批9位工人的时候,因为水位逐渐降低,皮划艇划不过去,救援人员就把皮划艇的气放了放,然后把用手撑着巷道的顶端,想办法把皮划艇划过去。一些救护队员还跳到水里,直接进去了,给每人喂了营养液。陈永生说,这些工人相当聪明。“他们每个人的灯都有电,保护得相当好,只用一个灯照明。”

  被救工人:先感谢共产党为生存:吃皮带,吃纸,吃煤块

  “我们一见他们,他们首先问的是‘能不能带我们出去’,我说‘我们只要进来,肯定能带你们出去,一点问题都没有’”。陈永生的话让这些被困工人们看到了希望。他发现,115位获救人员的精神都很好,只有两个人的身体有点弱,在那里躺着,而其他人看到救援人员后都在那里站着。“我们救护人员维护好秩序,只能一个一个往皮划艇上走,不能一拥而上,否则出不去。”陈永生表示。他表示,有获救工人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领导,感谢救援人员。”

  陈永生看到一位获救者的精神不错,就问他吃什么,他说吃巷道里木头柱子上的树皮,薄薄的一层,喝凉水。获救者还拿树皮给救援人员看,说就是吃这些。

  参与抢救的医生告诉记者,据一名幸存工人讲,大水刚冲进巷道时速度非常快,他随着水流被冲出很远后被裤腰带挂在了矿壁上,由于水还在流动,他挂着矿壁在水中泡了3天3夜。到第四天时,随水流漂来两辆矿车,他与其他8名工人一起爬到矿车上,随水漂到了巷道的一处水浸不到的高地上,才算有了“落脚之地”,直到5日凌晨获救。“他们精神确实保持得相当相当好。”陈永生说,对他们救援人员来说,也是奇迹。

  救援队员们还告诉记者,许多获救矿工向他们证实,几天来,因为井下没有食物,被困者多是用井下的木头充饥,饮水则是用头盔沉淀井内积水来解决,而因为井内积水太脏,大家也不敢大量饮用,大多也只是润润喉咙再吐出来,实在是渴得受不了才喝一点点。

  记者在收治首批获救工人的山西铝厂职工医院看到,工人们眼部还被布蒙着,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而据该院医生介绍,一些获救工人出井后很兴奋,想说话,但需要防治并发症。

  山西铝厂职工医院目前收治30多名工人,据参与救治的医生郭俊兰介绍,不少获救工人可以正常说话,“他们说在井下有的吃皮带,有的吃纸,甚至还有吃煤块的,许多人靠喝尿解渴。”

  郭俊兰说,在井下生存8天多,简直不可思议,在这种情况下生还的可能性很小,已经在挑战人体的生理极限,估计仍被困井下的38人面临的危险性更大。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说,工人们目前最需要休息,为防止亮光对眼睛的突然刺激,眼部的蒙布至少要三四天才能取下。她说:“我们医院不让记者来采访。”

  据悉,当天至少有三、四十位记者前去探访,大都被保安人员及武警拦在门外。当天上午,有不少市民自发前来医院送鲜花,也均被“挡驾”。

  由于安保严格,记者只得隔着玻璃门窗看到,有一位工人的手还是煤黑色,露在白色的被褥外很是显眼。一位护士解释说,考虑到刚获救的工人太敏感,暂时还没有进行清洗处理。“先稳定下来最重要”。

  被救矿工生命体征正常

  5日1:20左右。山西铝厂职工医院。“3·28事故”第一位被救出井人员乘坐的救护车后门打开后,六七名医务人员小心翼翼、保持担架平衡,把被救工人抬下。记者看到,这名工人蒙着眼罩、盖着棉被、接受输液治疗。医务人员通过电梯升到三楼,进入早已经过医疗专家多次验收的病房。从下车到进入病房,仅用了4分钟左右。

  从1:24至2:20左右,首批获救的9名工人陆续到达山西铝厂职工医院三楼病房接受检查和治疗。进入病房后,准备充分的医务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始对这9名工人进行治疗。

  其中一名被救工人是河南平顶山人,叫李国宇,38岁,这名工人与医生交流的意识非常清醒。

  其中4人的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能听懂医务人员的话。其中有一名工人有腿伤,能喊“疼”。9名被救矿工都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和籍贯。普遍问题是因在水下浸泡时间较长,局部有溃疡。

  本报记者对话被困矿工

  4月5日12:34,又一辆救护车驶入山西铝厂职工医院。

  与之前送来的几名获救矿工不同,担架上的这名生还者是脸朝下趴在担架上的,虽然其眼睛上蒙着眼罩,但记者注意到其嘴角微微上翘,似乎带着笑容。“你感觉怎么样,身体还行吗?”跟上担架车,本报记者握住了对方搭在担架上沾满煤灰的手,冰凉。“嗯,还行,你的手好热,感觉真好。”这名矿工说。

  当天中午,本报记者与广州日报记者一起随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和专家组,一起进入该院病房楼三楼获救矿工救治区,在救治区的病房内,记者采访到了9名第一批被救矿工中的赵新全。

  23岁的赵新全是第一批获救矿工中年龄最小的,脸上也蒙着眼罩,但手脚均活动自由,井下被困一周多,使其嗓子有些沙哑。“家人知道你获救的消息了吗?”记者问。“还没,我现在最想给爸妈打个电话,告诉他们我还活着,真好,我的几名工友都被救上来了,你们(救护人员)真了不起。”赵新全说。

  在交流中赵新全还告诉记者,在被困井下的这些天,因为自己的岁数小,许多年长的工友都很照顾他,“怕我冷,他们把我挤在中间,井下太冷了,有水喝但没有吃的,一直能听到远处有声音,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找到我们。”

  随后,本报记者欲帮赵新全拨通家中的电话,但医务人员称,目前,病人的情绪不可以有太大的波动,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容易引发一些急性病症。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