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了生命的呼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2日15:20  新民晚报

  2010年,春天来得晚,王家岭坡上的山桃花迫不及待地绽放着自己。就在这野花缤纷的坡下,一场猝不及防的矿难,声声撕裂人心的呼唤,惊天动地,痛绝人寰。

  十多个日日夜夜里,无数人参与到救援之中,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

  如今,王家岭煤矿搜救工作已告一段落。但让人们挥之不去的,是那一声声对生命的呼唤。

  灾变——将153个鲜活的生命推向了死亡边缘

  3月28日,8点来钟,孟小兵和红旗队掘进班的其他5名工友领了矿灯和任务条全副武装乘坐人行车下到井底。像往常一样,他熟练地操起凿岩机开始向巷道深处掘进,轰隆隆的机器声立刻响起。

  10时30分,项目部副经理曹奎兴在20101工作面回风巷巷道右帮发现有少量出水。这是什么水?是普通渗水,还是井下透水的前兆?曹奎兴操起了电话。

  一个小时之后,另一位项目部副经理被派到出水点,在周边的区域里,他共发现了5个这样的出水点。

  11时50分,这个消息被反馈到井上,项目经理与正在现场的西安煤科院技术人员商量后推测:这是小构造出水,不会对施工生产构成威胁。

  一个本来应该得到重视的重要细节,就这样被忽略了,也就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就在人们以为一切平安无事的时候,灭顶之灾突然降临。

  没过一会儿,井下那几个出水点的水量陡然增大。水很快从正在附近作业的工人的脚下漫到了腰间。

  “不好,透水了,快跑啊!”有经验的工人马上意识到灾难降临了。巷道里,有人开始呼喊着奔跑起来。

  孟小兵没动——他手里的机器噪音太大了。突然,机器停电了。看到巷道的人们都在往井口跑,有人推了他一把:“还不快跑,晚了就没命了。”他这才发现脚下的水涨了起来,不远处,更高更猛的水流呼呼地卷着浪头涌了过来。孟小兵和十多个矿工一起拼命往巷道高处跑,但已经来不及了。

  “弟兄们,快上锚杆!快上锚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孟小兵手脚并用迅速扒着巷道壁上的钢筋锚杆往上爬。霎时,身后的回风巷道就被淹没了。不一会儿,水还是没过了他们的脚面、没过了膝盖,在他们的腰处停下了。十几双惊恐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这突如其来的齐腰深的水,大脑一片空白……

  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除108人安全升井外,153人被困井下。初步分析,是掘进过程中导通老空区而引发透水事故。

  井下,孟小兵双手攀着锚杆。“那也得坚持住!一定要活着。”

  有个工友实在撑不住了,手一松,扑通一声,掉了下去,任凭壁上的人声嘶力竭地呼喊,也没有半点回声。

  “这样不行,得想个法儿。”孟小兵低头看见了自己身上的工装腰带。他灵机一动,一手解开腰带,褪下一条裤腿,用那条裤腿把自己整个身体绑到了锚杆上,最后再用皮带加固。其他的工友也学着他的办法把自己绑在锚杆上。

  时间的脚步嘀嗒地走着,一场井上井下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开始了。

  抢救——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抢险救援艰难推进,绝不放弃!

  事故发生后,一路路救援队伍立即以急行军的速度从全国各地开向王家岭。29日凌晨,在王家岭煤矿一间临时的简易房里,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成立了。矿区的救援工作在高速运转。

  早排水一分钟,就能早一分钟下井救人!在保证24小时往井下压风、时时监测井下有害气体的同时,重中之重是排水、排水、再排水!30日凌晨2时15分,排水系统开始正常运行。

  当混杂着煤灰的黑水顺着长长的管道喷涌到井外的那一瞬间,人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救援队员脚下的水在后退!井下的孟小兵们已经听得见外面水泵的声音,嗡嗡地响着,身下的水位开始下降。

  被困的矿工意识到:“这是在救我们了,一定要坚持活下去!”

  两天了,他们干渴难耐。眼前是汪汪的水潭,混着煤渣,漂着油污,怎么下咽?但为了活命,他们喝下了,吐出来,再喝下。

  他们饥肠辘辘。吃了些纸箱子碎片,就是井下用来装炸药的那种,很难下咽。只要吃下去,生命就能延长一点。

  他们昏昏欲睡。身上的毛衣毛裤棉袄冰凉地贴在身上,冷水刺骨,一旦睡下,就怕再也醒不过来。大家就轮流值班,隔一段时间互相叫醒。

  30日,事故发生“第三天”——

  三天是孟小兵估计的,没有手表,孟小兵只能靠睡觉时间的长短来估计时间了,比如睡的时间短,那是中午,时间长,就是晚上。

  “第三天”,昏暗的矿道里,顺水漂来了5个矿车,这是被困3天来,最让几个人兴奋的事。9个工友分别跳上两辆矿车,登上“诺亚方舟”,终于摆脱了水浸之苦。

  在另外一条大巷道辅助运输巷里,工人们也在寻找逃生的办法。在大水袭来的时候,30岁的山西晋城籍工人刘学军和工友们爬到了一处几十平方米、地势较高的平面上。随后,人越聚越多,大约六七十人。

  而在相邻的皮带大巷里,工友们炸开了两个巷道间4米厚的密闭。大伙儿跑上去掏煤粉、刨煤块,巷壁上露出一个仅够一人钻的小洞。几十个人纷纷爬过来,会合后的他们一共106人。

  看到这么多人,大家不害怕了:即便出不去,死也要死在一起!

  井下,工人在苦苦支撑;井上,救援在加快推进。

  水位降得快,移泵频率就高。每一次移泵和接长管线,都很艰难。一根重达上千斤的泵管,单单搬运就已经很困难了,还要在井下狭窄的巷道中完成对接,就更是难上加难。

  有一次,4名抢险人员抬着水泵往下移,慢慢的,污水已经淹到了脖子下面。一位队员脚下一滑,污水一下子呛到了四人的嘴里。

  抢险人员往井下搬运、安装管线,连着干了3天3夜,饿了干啃方便面,渴了喝口冰凉的矿泉水。

  推进!再推进!就能再现生命的曙光!坚持!再坚持!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希望——“生命之孔”传递着对生命呼唤的回声

  救援人员始终坚信:每一个被困的矿工都还活着。受困人员始终坚信:政府正在抢救自己。但无情的大水阻隔着他们。而在从地面打通巷道的一个钻孔,成了传递信心和力量的“生命之孔”。

  31日凌晨,在经过GPS定位之后,在辅助巷道顶部,令人揪心的2号钻孔开钻,巨大的机器轰鸣声震动着人们的心。

  这是生命之约,这是心有灵犀。井上的打钻声传到了井下。

  此刻,250多米的井下不远处,正聚集着106名受困矿工,他们齐刷刷地抬头望着巷顶,那目光仿佛钻头一样能穿透巷顶。

  湖南籍被困矿工罗欠徕猛然紧抓身边一位老矿工的胳膊,不住地摇晃:“外面有人在救我们!”

  有人喊了起来,好几天没这么兴奋和紧张了。

  2号钻孔钻通后,成了传递信息的“生命之孔”。

  抽出钻头,在钻孔里套上中空钢管,并打入钻杆后,2日14时15分,专家组组长贺天才站在井口尝试敲击着:“咚咚咚……”

  敲击声传到井下。此刻,被困的106人所处的平台,离钻孔还有60多米的距离。但,他们听到了。

  又是湖南籍矿工罗欠徕。此刻,他疲惫之极,但仍使尽平生力气,操起一根钢筋,攀着巷道里湿滑的皮带,艰难爬行60多米来到钻孔下,猛敲钻杆。

  井上正在侧耳倾听的贺天才惊了一下,是自己敲击孔壁的回音?“你,快过来,向井下喊一嗓子。”贺天才叫来了一位壮汉。“井下有人吗?”洪亮的声音向井下呼喊。随后,井下又传来敲击声:“当当当……”

  此时距透水事故发生已经是120小时。

  有人还活着?——有人活着!!

  就在这一刻,120小时的坚持,生命的声音第一次穿过钻孔传出了。

  刘学军想起身边安检员上衣口袋里的笔,抓过来,又扯了块包装纸,用矿灯照着,一口气写了封信,信放在一个砸扁的小盒子里,然后交给身强力壮的龚长中,让他把盒子绑在钻头上送到地面。

  考虑到铁丝太细,龚长中又从巷道里找到一根粗铁丝,用尽力气多拧了几道,牢牢地把铁丝带着盒子绑上钻头。

  可惜由于钻孔太小,他们的信,地面没有收到。

  但,15时10分,在出井的钻杆头上,钻孔队员和专家们惊喜地发现了那根铁丝。

  井下的生命信息瞬时在各个角落传递开来。整个王家岭沸腾了!

  “井下绝对有人活着!”

  消息迅速传遍王家岭,传遍全中国。

  救援队员们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扑上去,向那最后的阻隔发起了冲击。

  奇迹——从死神手中夺回115条生命

  4月4日,王家岭矿难抢险救援进入第8天。晚上10时20分左右,在回风巷道,监测井下状况的救护队员郝喜庆发现巷道深处的水面上有光点晃动。“有人!”他兴奋地抓起电话,消息传到了地面。

  汾西矿业救护大队大队长陈永生立即带着23名救援人员从回风井入井,徒步奔向北回风巷掘进头救援地。救人心情急迫,这段需要半个小时的路程,救援大军只用了20分钟就赶到了。

  近了,灯光近了!只见两辆漂浮的矿车里,分别蜷缩着4个人和5个人,抬起头,9双眼睛都瞪得大大的。

  王根生与同来的那名救护队员利用救生圈,连拖带抱,将孟小兵和另两名工友搁在了皮筏上。留下队员陪伴剩下的工友,王根生跳上皮筏奋力向外冲去。

  一场生命的接力开始了。又有30人的队伍分组负责把获救工人抬上绞车升井。

  绞车迅速升井,井上一片欢腾!一片欢呼!

  在受困的巷道内一直没哭过的孟小兵,落泪了。

  从被困人员出井、运送、医院治疗、转运治疗,生命的接力环环相扣、缜密衔接。

  第一批9人被救的消息振奋了小山沟里5000多名参与救援的人们。

  坚守——我们相信他们仍然活着

  有创造生命奇迹的欣慰,也有生命逝去的悲伤。在王家岭煤矿,救援在紧张进行,一些不幸遇难的矿工遗体也陆续被发现。但是,人们依然执著地相信:工友们还活着!

  来自霍州煤电公司的救援人员邵同群,站在悬崖旁,披着军大衣,手拎手电筒,凝视着通向崖底的水管。在救援中,他是一名看水工,随时报告排水出现的异常情况。每天晚上他都要在这里直直地站上8小时。他说:“我还要在这里站下去,直到我的兄弟们都出来了。”

  75周岁的高润泽老人,曾经是一场煤矿透水事故的获救者。他专门驱车从山东赶到抢险现场,向抢险指挥部捐款2万元。老人鼓励大家,井下有空间,希望所有人都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是啊,用真情坚守生命,用信念维护尊严,不放弃、不抛弃,奇迹,或许就在前方!

  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是一场本不该发生的灾难,事故原因已开始调查。事前接到渗水报告,但未及时撤人;赶工期、赶进度,安全责任不落实;事故巷道此前多次积水但排查治理不力……

  正是一个个人为的隐患,将矿工们推向了黑暗的“深渊”。

  遇难的矿工,为了给孩子挣学费,为了让父母、妻子和儿女过上更好的生活,下到幽暗的井底辛勤劳作。无情的灾难却夺去他们鲜活的生命。亲人们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和兄弟,失去了家庭的顶梁柱,怎能不悲痛欲绝。让我们为这些逝去的生命送上深切的哀悼和缅怀。

  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必须再次警醒——以生命的名义。新华社记者(据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