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古镇的电力仍未恢复。漆黑的夜里,前一晚频繁明灭闪耀的手机屏黯淡了许多——但15日,地震第二天,那远在世界屋脊深处的灾情正逐渐明朗。
据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4月15日报告,截止15日16时30分,地震共造成760人死亡,243人失踪,11477人受伤,其中重症伤员1174 人,伤愈出院4200人。详细伤亡情况正在进一步统计中。
相比前一天,幸存的人们竞相给亲朋打电话,了解外界的信息并寻求支持,而外部的各种救援力量正以各种方式快速而艰难地挺进。
“救人是目前最紧迫的问题,一个人也不要放弃。”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达震中结古镇。他说要调动一切力量参加搜救工作,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而在那常常把越野车也掀翻的沙尘暴中,更多的救援力量,正从四面八方地向这一个点上汇聚。
一、 生命之路
交通是所有救援者的第一道难题。这是一条脆弱而艰险的生命之路。
玉树位于青海通往西藏的必经之路上,也是通天河上游的一大天堑。西宁到玉树的国道是去年才修建完成,在玛多县城以北,救援车辆通畅,密度远不及汶川地震。唯一困难的是柳梢沟山桠一段,在这十公里的路上,海拔从2000多米骤升至4000米以上,因此形成极厚的冻土层。
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碎石滩,悬崖就在所有救灾车辆轮下。
地震发生当晚21点,国家救援队第一分队就已抵达结古镇展开搜救工作。15日凌晨,他们在民族宾馆附近成功救出2名幸存者。中午时分又发现4名幸存者,救援队员与兰州军区救援人员联合救援,成功救出4名幸存者。
作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的主要职能部门之一的地方消防部门,也在迅速行动。
15日凌晨4点,走出西宁曹家堡机场时,陈立民(化名)不停向电视屏幕张望,这位50来岁一脸疲惫的青海省消防总队副总队长刚从广州被临时召回。
“各地消防支援多少了?”此前,陈的航班晚点近5个小时,他额角挂着汗水,坐立不安,不停用双手捏拽手机,每挂断一通电话,就询问身旁的助手——唯一的信息源,是一闪而过的电视图像。
这种焦虑背后,萦绕着整个青海消防部门,无可闪躲的命题:全省成编制的消防官兵大约1800名,分布在27个中队,其中消防战士仅900名。他们的日常职责,包括青海7200万人口的日常城市消防,以及玉树地震这样突发的灾害。
地方消防部门是由地方财政独立承担的部门,“一直不是以人数比例去设置编制,而是由地方财力制约”。陈的助手忍不住向本报记者抱怨,“挤了好几天,凑齐200人的前线救援队伍。”
尽管困难重重,据公安部消防局消息,截至2010年4月14日21时,消防局已向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紧急拨付500万元资金,从四川、部消防局物资储备库紧急调运抢险救援装备、棉大衣、迷彩服、迷彩鞋、棉被褥、内衣裤各1000件(套),另调运棉帐篷150顶,睡袋800个,可解决1600人应急住宿问题。
而青海当地消防部门能提供的设备相对落后,主要承担运送食物、衣物等后勤工作。截至发稿前,共有2000余名消防战士被派出,支援玉树。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震区,他们的适应能力会受到考验。”陈立民说。
与此同时,众多民间志愿者也在进发。
赛跑的大军
15日中午,崔永泉找了好几家店,才把吉普车的空间填满,他的车装有矿泉水、方便面、罐头、军大衣、帐篷、棉被等,是他和身边的10来个朋友共同捐钱购买的。他在上货的时候,面前有一辆军车,也在装物资,崔感慨说:“西宁的店都要卖空了。”
他打算先送一次物资,看看当地有什么需要,再回来拉东西送进去。
老张是本报前方记者搭车的司机,他的轿车后面堆满了馍馍饼,足有150个。在西宁他找了很多家店才凑齐了这些饼,他想将这些饼送到灾区。
老张是河北邯郸人,来青海经商已十余年,也许是旅途劳顿的关系,他本人话不多,但有一点他很肯定:“青海人都是好人。”老张有6个青海朋友被围困在玉树灾区,今天他和一位朋友各驾驶一辆汽车,希望把他的朋友解救出来。从西宁驱车至玉树,全程818公里,平日开车都讲究省油的老张,今天却全速驶往玉树。
在崔永泉和老张之前,更多的志愿者已经进入玉树。
4月15日凌晨1点25分,蓝天救援队青海队11名队员抵达玉树震中,并立刻被当地政府带往学校参与救援。中午12点40分,青海分队发来消息称:他们正在现场救援,已经在三处工作,但是没有救到活人。
这支民间专业救援队在震后十几分钟就开始行动,很快成立多支援救小队。青海队在地震当天中午便出发前往玉树灾区。北京亦派出两队队员,一路于当晚20点以陆路方式赶赴震中,另一路于15日清晨搭乘飞机前往西宁,并于当晚抵达结古镇。
但蜂拥而来的民间救援者也进一步加剧了西宁与玉树地区的交通压力,在西宁机场便滞留了数百名救援人员和大量物资。机场对此呼吁,希望非紧缺的救援人员尽量不要到西宁机场,以免造成拥堵。另一方面,西宁赴玉树沿线的加油站也已经大部分关闭,一是没电,二是保证救援车辆用油,不予民用车辆用油。
多年在这条路上奔走做生意的老张说,这段路历来如此,政府兴建的遂道工期缓慢。在此之后,司机们眼前只有静止的景深,除了空气愈发稀薄。几百公里间的山峦草场形同一致,救援推进速度可以每小时近百公里。
真正的考验在玛多与玉树这段,沙尘暴没日没夜。今天傍晚的消息说,已有多辆外地救灾车辆在此搁浅。熟悉当地路情的中铁遂道建设队,也选择在此之前补充给养,他们一行三十人,走进当地村民的家常馆,为求最快,就点了一高压锅闷面条。他们进门前这家小铺刚卖出最后一个鸡蛋,离玉树越近。缓行越发严重。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各路救援大军排险而行,与死神展开着生死赛跑。也正是他们,逐步把灾区中心人们的生存状态信息展现了出来
自救与等待
快进入震中的时候,达哇才仁跟记者通电话,他正开车从一级公园去跑马场,“堵车堵得厉害,志愿者也有,本地的人也有,都是车。”
现在,他自己家安置在一级公园,而丈母娘家则在四五公里外的跑马场,县里的亲戚给他拉来的方便面,他去给丈母娘送一箱。这段时间,他们全家靠吃方便面为生。
一级公园作为疏散地,其规模远不及跑马场,而且多是草坪,潮湿阴冷,但地处镇中心,离达哇才仁家也较近。他家的房子没有塌,但是岌岌可危,不敢住了,家里人后来进去抢了几条棉被和一些生活用品出来,所以他们甚至有塑料桌布铺在草坪上防潮。相比周围的人,他觉得自己的状况算是很不错的。
地震时他还在玉树县里,9点看到新闻,他跳上车就往家赶:“电话联系不上,长这么大没这么怕过,就怕家里人出什么事。”现在他很后悔当时的鲁莽:“什么物资都没带,后来还是亲戚给我送了点东西下来。”
三个半小时后,他以“我能最快的速度”到了家,见到了家人平安,他感慨:“我觉得我是最幸运的人。”
村民玉虎,像多数人一样,没有这么幸运,这次地震使他一无所有,连衣服鞋子都是问朋友借来的。他在15日,就吃了两碗粥:“广场上有个兵,生了个锅,熬粥分给大家吃。”
玉树县副县长秦鹰15日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表示:“各类救援物资开始是由玉树州政府统一组织发放的,县政府这边几乎没有物资,在15日下午的会议中,发放任务可能会发到县政府,但是物资还得要从州里下来。所以这段时期还处在开始阶段,须等物资到县里之后,再以社区、乡镇为单位进行发放。”
“今天早上已用飞机把部分病人送到西宁救治,但伤病人员太多,飞机肯定送不下,所以在本地也建了三个医疗中心,对病人集中救治。”秦鹰15日下午告诉本报记者,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已在地震中去世,无人照管,所以也建立救助站集中照顾他们。
另外,现在遇难者遗体比较多,很多无人认领,这些遗体会停放在寺庙里,统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