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再当通胀预期的推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0日06:06  浙江在线_今日早报

  ●一吐为快

  □郭文婧

  发改委近日发布报告称,二季度水、电、油、天然气等价格将一定幅度上涨,但在出台调价措施时政府将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并采取阶梯价格等多种方式缓解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4月19日新京报)

  《人民日报》4月15日刊登了一篇《通胀预期莫炒作》的文章,建议广大人民群众不要相信、不要参与通胀预期的炒作,以免由非理性通胀预期引发“羊群效应”,导致通胀的螺旋式上升。那边,发改委还在说“近期并无通胀之忧”;这边,发改委的报告已经在为涨价打预防针。也许,发改委有他的不得已之处,但是,这种为民生垄断企业涨价吹风的做法,确实又增加了人民群众对通胀的担心。

  虽然发改委强调了“在出台调价措施时,政府将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但过去听证会“逢听必涨”的惯例,让我们对此根本不敢抱以期望。水、电、油、天然气等企业,虽然事关民生,但由于是垄断企业,又属于刚性消费品,老百姓根本没有议价的能力。更可怕的是,民生垄断企业带头涨价,其他企业和产品跟着涨价,也就有了“合情合理”的理由。于是,预期的通胀就变成了现实的通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就会“毫无保留”地被损害。

  垄断民生企业为什么要涨价?原因毫无疑问是“亏损”。至于是怎么亏损的,除了涨价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扭亏,发改委也许想都没有想。但我们必须明白,始终靠涨价来维持的民生垄断企业,就像一盆温室里面的花朵,离不开涨价,离不开政府对涨价的“保驾护航”。也很像一个不可教的“孺子”,始终走不出“亏损——涨价——亏损”的怪圈。

  价格不由成本决定,成本就不能成为企业涨价的理由,百姓没有义务为企业的成本上升买单,政府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生产成本去推定市场的合理价格。那么,政府如何应对民生垄断企业的涨价要求呢?措施之一是打破垄断,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形成市场价格;措施之二是用老百姓可接受的市场价格倒逼企业改革企业经营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措施之三是保持价格稳定,用适当的政府补贴来体现“国计民生产品”的公益性。

  当然,“民生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也不可能永远不变,也不可能只降不涨,这一点,老百姓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在通胀预期如此强烈,甚至被少数投机分子加以炒作利用的背景下,“民生垄断企业”带头涨价则有不负责任、不顾大局的感觉,有当通胀预期推手的嫌疑。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