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精神不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0日06:51  浙江日报

  陈文文:从曲靖到会泽,公路两旁时常能看到农民忙着备耕。大旱促使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出家门打工。五印乡吉祥村所有的青壮年男劳力全走空了,要整地施肥时只好付工资请外来劳力。妇女在家不仅要挑起农活的重担,现在更多了一项要紧事——跋山涉水寻找水源。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

  颜伟杰:海拔2300米的威宁炉山镇香炉山上,我们找到了“云和师傅”蓝雨生。因为缺水,蓝师傅承包的3000多亩茶场,今年的春茶基本绝收。上月初,来茶场帮忙的亲戚也陆续回了丽水老家,只剩他独自坚守在茶山上。“我也想回去,但不能走啊。”蓝师傅静静地说。雨季一来,茶场里整地、追肥、修枝……许多事情都在等着他。

  张丹丹:曲靖市会泽县委宣传部部长许泰权的寝室里已经摆了7双走坏了的钉鞋,这是他这几个月以来陪着全国上百家媒体记者深入干旱山区采访的“纪念品”。他说,他要通过记者的镜头,让全国人民了解真实的西南旱情,更要让全国人民看到会泽人面对旱情不屈的精神。

  张丹丹:从大理到巍山的路边,因为缺水种不出庄稼,大片大片的农田呈棕色。不过,它们中间,会不时跳出一块块金黄色麦田。尽管干旱,农民并没有放弃播种,能种一块就种一块。这小块的麦田,为干渴大地抹上一道希望的亮色。即使是空地,也被农民们犁得很整齐,现在是种水稻季节,大家随时准备着,有水,就种上新庄稼。

  颜伟杰:贵州旱区的采访临近尾声,辗转两市四县十几个村镇,当地政府和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寻水送水,互帮互助,共克时艰 ,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震撼。亲历大旱下的生活,目睹大旱中的田地,回身蓦然发现,对于身处江南的我们是受了大自然多大的青睐。“水”这个越来越沉重的话题,需要我们所有人来将之扛起。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