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金72小时里的生命救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0日11:24  CCTV《新闻周刊》

  白岩松:

  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之后,在媒体迅速放大的关注中、广播里,又听到了不到两年前那《生死不离》的旋律,"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再一次成为救援的统一指令。上一周人们共同见证着,用不抛弃不放弃而进行的王家岭的井下救援;这一次面对大地震同样如此,黄金72小时里,生命的救援几乎是最重要的主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见证这72小时的努力。

  解说:4月14日下午四点,地震八小时后,最早赶往灾区指导救援的青海省长骆惠宁,行走在重灾区结古镇西杭村。尽管他一再劝解受灾的人们,一定要坚强,专业化的救援队马上就到,但这位已经在青海工作了七年的政府大员,眼神中却分明透露出悲伤和无奈。

  4月14日下午1点,最早到达灾区的青海省消防总队救援官兵,得知玉树第三小学有50多名学生被困,立即赶往营救。

  解说:高原缺氧,高强度的劳动,睡眠严重不足,许多救援人员开始出现高原反应。

  一消防队员对记者:头很痛,你说的话我努力听才听得清。

  广东省应急救援队政委牛跃光:我们的战士在广东,海拔平均只有100多米,来到这里,海拔已经达到3900米到4200米,甚至更高,高原的气候对于南方人确实是很不适应。

  白岩松:

  不到两年前,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灾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获得补偿。"这可以看作是汶川地震时我们许下的誓言。这一次,面对玉树地震,救援在第一时间迅速展开,曾经的苦难,是否让我们这一次更有效、更有序、更科学、更专业?我们的进步,已经多大程度地在救助玉树?

  4月16日  汶川17名医疗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组成的救援队整装待发

  汶川县人民医院外科主治医师 陈发清

  因为我们经历过地震灾难这种苦难,全国人民对我们这种支持,我们非常感动,他们受了这种灾难时,我们也有责任义不容辞地站出来支援灾区。

  解说:

  2008年5月12日,2010年4月14日,700个日日夜夜过去,从灾难中站起的汶川,向同样蒙受灾难的青海玉树伸出了援助之手。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 研究员 吴荣辉

  玉树7.1级地震处于巴颜喀拉地块的南边界,也就是南面。2008年5月12号的汶川8.0级地震,是处于这个地块的东边界,但是它们从大的来说都同属于南北地震带,因为南北地震带在咱们中国地震带当中属于一个很重要的地震带,在近二三百年以来,巴颜喀拉地块曾经发生过两次6.5级地震和一次7.0级地震

  解说:

  同处一个地震带,同样是在地形相对复杂的山区,也同样面临巨大的人员伤亡,汶川能够支援玉树灾区人民的,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救援物资之外,更珍贵的,或许还是汶川用巨大代价换回的经验教训。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 研究员 吴荣辉

  汶川地震的时候,关于地震破裂,这比较专业的东西。因为大地震那个破裂有时候是一次破裂、二次破裂,汶川地震是六七次破裂。不同的破裂可能在地面上表现出来就不同的破坏点。像北川、汶川等等这些青川,好多。原来没有意识到这个科学技术成果,对它的重要性,因此你好多点都不知道应该派多少军力到什么地方。这次我们在震后一个小时零几分钟,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就算出来了。这样的话就可以直接用到你对震情的初步的判断,早期的判断,地震主要在什么地方,主要破坏在什么地方,队伍应该往什么地方开,那么中央最终决策,定出一个很好的预计。

  尽管已经夜深,但随着72小时黄金救援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已经没有人顾得上休息。刚刚从玉树返回北京的中国地震局局长,紧急部署相关工作,一切紧张而有序,这似乎也是此次玉树救援能让公众在心系灾区之外,所能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 研究员 吴荣辉

  汶川地震投入的兵力规模比这个大,但是吸取那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这次各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说在抢险方面,现在前方的指挥部,比如说青海省省政府的指挥部,各路大军,无论是部队的是地方,监督他那个都要进行汇报,统一来协调,以前这个是没有的。所以这就比较有序,科学、合理、有序、高效地来队伍运行,这个是很关键的东西。但是这次的有序实际上也是在汶川地震的进步,也不是说你这个地震小一点,你就有序,你组织得不好,管理得不好,体制协调弄不好,照样乱。

  解说:

  科学、合理、有序、高效,这也是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刚刚抵达灾区时就着重强调的。但玉树身处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却又决定了救援需要面对与两年前截然不同的困难。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 研究员 吴荣辉

  拉萨是3600米,这个地方平均是3700到3800,局部地区都4000多。所以一般人到那块去,甭说是救援,去做事,一到那里以后他顶不住。头晕、睡不着觉,这是比较轻一点的,重一点的可能肺水肿,包括心衰,就顶不住了,可能危及到生命危险,而且他要干重活,它那种高原地形温差很大,白天15度,晚上零下十度,温差差二十多度。所以这救援起来对我们救援队员的体能,对现场工作人员的体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解说:

  没有缓解高原反应的特效药,只能依靠自己的体能意志,只能依靠挽救生命的信念。从四川什邡市救援队到国家救援队,奋战在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多付出一分努力,就会给自己的兄弟姐妹多一点生存的希望。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 研究员 吴荣辉

  在救援的设备方面,应该是有了进步。你比如说我们原来国家救援队,原来的国家救援队是220来个人,这次通过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扩展到480多人。队伍已经成倍地,人员成倍地增加,设备也投入了大量的设备。如果这220人救援队全体去,你只能在三个作业点来进行救援,这次扩编完以后,仪器、设备、救援的工具配齐了以后,我们可以同时6到9个点进行施救。

  解说:

  灾情信息汇集、指挥调控、生命搜救、抢救伤员,当汶川大地震过去两年后,这个国家,正在更加冷静而有序地应对灾难,正在更加理性而高效地救助生命。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 研究员 吴荣辉

  汶川那些成功的经验,我们用上了,汶川有些教训,包括像我们想的一些小型化等等这

  些,小飞机,还是想的尽量想得做的到一些。通过汶川这些检验以后,无论是经验,无论是教训,对我们来说,应该都是好事,经验我们接着做,教训我们不让它重犯。我们要慢慢丰富起来,一次做得比一次更好,一次损失得比一次更小。因为地震这种自然灾害你是避免不了它,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减轻它的灾害,把它的这种灾害减轻到最低。

  白岩松:

  曾经有人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人们的公民意识快速地成长。这其中,志愿者的大量涌入是一个代表,面对此次玉树地震,志愿者的行动依然快速。但由于此次玉树地震,震中地区所处的位置,从四川、西藏或者西宁方向到达,都不是一个很短的路程,而且道路状况在很多地段并不理想,那么在最初的救援日子里,如何才能让这有限的道路被最大限度地分配,让它首先成为黄金的生命通道?于是人们发现,很早成立了玉树抗震救灾指挥站的四川志愿者,也第一时间地呼吁志愿者不要自行前往玉树,暂时原地待命,不盲动,这本身就是一种支持。

  解说:玉树,是格桑花助学行动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大眼睛、红脸蛋、孩子们灿烂的笑容,这些美好的记忆被灾难瞬间毁灭。“我们有1800名正在捐助的孩子在玉树,这是我们去的理由,格桑花以及捐助人和这1800个孩子的心紧密相连”。

  格桑花西部助学网发起人 洪波:一个是我们要到银行,把可以动用的资金取出来,做一些应急;第二个就是找我们的志愿者,发动他们,做好采购的准备。那个地方现在还是冰天雪地,所以帐篷、棉衣都是急需的。

  解说:震后第二天,洪波和格桑花们在西宁集结,震后第三天,总价值近50万元的药品、帐篷、毛毯等物资运抵玉树,这也是灾区收到的第一批民间物资。

  白岩松:

  仅仅过去的这八十多个小时,我们再次感受到爱如潮水的举国救援,但同样的这如潮水般的爱,也该面向更久的未来。无论是震后救援,还是灾后安置与防疫疗伤,以及灾后重建、心理救助,恐怕都是八十个小时之后更要持续的行为。同样在本周,四川灾区的一批又一批安置房,已经通过摇号的方式分配给失地的村民,灾区重建的目标也正接近实现,但是,我们依然要陪着灾区的人们向前走得更远,同样的,玉树的父老乡亲,我们也要长久地和他们在一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