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兼职护士含冤入狱七年荷兰“死亡天使”无罪获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0日16:24  青年参考

  据《荷兰消息报》、美联社等4月14日报道,因“犯下”7起谋杀案而被媒体称为“死亡天使”的荷兰护士露西·德贝克,在度过7年牢狱生活后重获自由。荷兰最高法院的判决称,因证据不足,德贝克得以无罪释放。

  2003年,德贝克被控在1997年至2001年间,在荷兰海牙市3家医院做兼职护士时,涉嫌13起谋杀案及5起未遂谋杀案。法庭认定她犯有7起谋杀案及3起未遂谋杀案,判处她终身监禁。

  德贝克因此被媒体称为“死亡天使”。如今,48岁的德贝克无罪获释,使这起案件成为荷兰司法史上最严重的一起错案。荷兰司法部门及检察部门的负责人向德贝克道歉,并称将对她进行赔偿。

   1.被称为“死亡天使”的护士

  露西·德贝克1961年9月22日出生于荷兰海牙,小时候随酗酒的父母从荷兰移民加拿大。由于父母整日酗酒,德贝克的童年过得并不快乐,曾被迫在加拿大和荷兰卖身谋生。后来她辗转回到家乡荷兰,成了一名兼职护士,穿梭于海牙市的几家医院。

  2001年9月4日,在海牙市的朱莉安娜儿童医院,名叫安伯的6个月大的婴儿因不明原因死亡。这一看似偶然的事件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们在初步调查后发现,从2000年9月到2001年9月,海牙市的3家医院里一共发生了9起原因不明的病人死亡事件(多为病重的婴儿或老人),这些案件都发生在德贝克值班期间。警方怀疑德贝克在看护病人的过程中将他们毒杀。2001年12月13日,德贝克因涉嫌谋杀被警方逮捕。

  此后,警方对德贝克从业以来的记录进行了梳理,最终认为,从1997年到2001年,德贝克涉嫌用吗啡等致命药物,毒杀了她看护的13名病人,还涉嫌5起未遂谋杀案件。

  2003年3月24日,海牙市一法院裁定德贝克谋杀罪名成立,德贝克被判处终身监禁。法官称,德贝克在1997年至2001年间杀害了7名她看护的病人,还犯有3起未遂谋杀案。

  法庭判决的依据,部分来自犯罪学统计专家的一个测算。荷兰犯罪心理学专家艾尔菲斯经过计算得出,那10多名患者在德贝克看护期间自然死亡的几率为3.42亿分之一。一些医学专家称,10多名在德贝克看护期间死亡的病人,其死因“不能用自然死亡来解释”。

  德贝克杀害病人的动机是什么?检方在起诉书中称,德贝克把自己视为“仁慈天使”,于是对那些遭受病痛折磨的人实施“安乐死”。当时很多媒体评论称,德贝克不是“仁慈天使”,而是“死亡天使”。

   2.证人翻供,媒体质疑判决

  案件宣判后,德贝克不服,向阿姆斯特丹一法院提出上诉。2004年6月18日,法庭宣布维持原判。

  除了接受审判,德贝克还被被迫接受了体检。结果显示,德贝克并无精神方面的疾病。

  判决书称,德贝克作案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海牙市朱莉安娜儿童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和雷恩堡医院。判决书显示,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德贝克毒杀了两名病人,但其他案件“不能从医学方面去解释”。不过法庭依然认为这些案件是德贝克所为,因为“她当时在案发现场”。

  法庭判德贝克有罪,主要的依据是一名证人的证词。这名证人曾和德贝克一起被关在荷兰犯罪心理观察区——彼得·邦中心。这名证人透露,一天放风时,德贝克对她说过“我帮13个人从痛苦中解脱”的话。法庭认为,这是德贝克在暗示,她对13名病人实施了安乐死。

  德贝克随后提出上诉,这名证人反悔说,德贝克当初没有说过那句话,证词是她随口编造的。此事一经报道,荷兰民众大跌眼镜。一直全程跟踪报道这起案件的荷兰广播基金会等称,这名证人翻供,给了荷兰检察机关“一记响亮的耳光”。此后,荷兰媒体在报道中纷纷质疑法庭此前的判决。

  2006年3月14日,荷兰最高法院称,将德贝克关在彼得·邦中心是不恰当的。最终,最高法院裁定,维持原判。

   3.日记中的隐讳表述

  荷兰最高法院宣布维持原判后没几天,德贝克在狱中中风,被送往斯海弗宁恩监狱医院治疗。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很多荷兰民众认为司法机关有草菅人命之嫌,毕竟并没有确定无疑的证据表明德贝克对患者实施了安乐死。有人专门为德贝克建立了网站,宣称她是清白的。这个网站写道:“没有具体、明确的证据,便判一个人终身监禁,这在一个冒牌的文明国家里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当初犯罪心理学专家艾尔菲斯测算出的患者自然死亡概率,也引起了很大争议。英国剑桥大学统计学教授菲利普·戴维不客气地指出,艾尔菲斯得出的这一数字“犯了一个大错误”。“他(指艾尔菲斯)在测算时,没有对警方提供的数据刨根问底,没有问这些数据是否准确,这种做法在统计学中很不专业;即使警方提供的数据是正确的,他也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测算与估计,很不严谨;即使这些测算与估计是准确的,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公众解释这一概率。”

  美国得克萨斯州胡斯顿大学毒物学教授达斯古普塔称,这起案件从头到尾都缺乏毒物学证据,就此匆忙定案是不严谨的。

  说起此案的证据,不得不提到德贝克的日记。德贝克的日记也成了证明她犯罪的证据之一。

  在一名患癌症晚期的老妇人去世当天,德贝克在日记中写道,她“没有抵抗住冲动”。在另一个病人死亡当天,她写道:“我有一个天大的秘密。”法庭由此认定,德贝克的“冲动”、“秘密”均与对病人实施安乐死有关,是她杀人后的心理写照。

  对此,德贝克解释称,这些日记只是她描述自己用塔罗牌占卜时的心情。之所以要如此隐讳是因为,她觉得太过直白地说自己在上班时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太好。

  4.担心再被冤枉,不敢去医院

  声援德贝克的人认为,由于德贝克“拒不认罪”,法庭才判她终身监禁,但从庭审现场来看,控方并没有什么重量级的证据。

  因为社会上对该案非议甚多,2008年6月17日,荷兰最高法院总辩护人奈热向最高法院请求重新审理此案。2008年10月7日,最高法院批准了奈热的请求,由阿纳姆高级法院重审该案。

  2009年12月9日,阿纳姆高级法院宣布,最新的、完整的医学证据表明,此案中6个月大的婴儿安伯及其他两名病人均为自然死亡。

  今年3月17日,荷兰毒物学专家扬·穆伦拜勒特,向阿纳姆高级法院提交了调查结果,认定婴儿安伯的死亡是医院糟糕的管理、治疗方法不当或不可预计的误诊导致的。这一论断帮德贝克洗刷了冤情。4月14日,法院裁定德贝克无罪。

  听到这一判决时,德贝克喜出望外,她对媒体记者说:“我非常激动,现在要好好平静一下心情。”

  荷兰司法大臣哈姆·布劳韦斯为错误判决导致德贝克坐冤狱而道歉,他说:“我已经向她正式道歉,希望她能原谅我们的错误。”布劳韦斯表示,他们将对德贝克进行赔偿,具体金额还在讨论中。

  沉冤得雪,但德贝克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生活中了。荷兰《人民报》援引她的话说:“我决不会再去医院了。试想,如果我经过的时候,一个病人正好死了,那会怎么样?”

  5.安乐死合法化争议大

  德贝克一案涉及的一个重要话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那就是安乐死。

  2002年4月1日,荷兰颁布有关安乐死的法律,成为世界上首个实行合法安乐死的国家。今年3月初,有荷兰议员提出新的议案:给全国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自杀协助服务。该议案称,荷兰7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觉得自己的生命已经完整了”,便可以要求安乐死。

  荷兰议会将在今年6月9日大选后讨论这项议案。有评论称,如果这则议案获得通过,荷兰将在世界上开创一个先例。当然,即使获得通过,议案成为法律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荷兰安乐死合法化曾引发外交纠纷。2006年3月,意大利议会关系部长卡洛·焦万纳尔迪说,荷兰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做法“代表纳粹思维在欧洲复活了”,由此遭到荷兰政府的强烈抗议。

  在欧洲,除了荷兰,比利时、瑞士、卢森堡也立法允许安乐死。英国和法国允许绝症晚期病人拒绝接受治疗。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民众对安乐死这一话题争论不休。如今,美国部分州规定,如果患者生前在遗嘱中表示了不要延长生命,不抢救这些患者的医生可免受起诉。

  (未经《青年参考》报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新闻故事”版稿件,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