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海玉树7.1级地震大救援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1日02:0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人民日报4月21日通讯:在一起,人民有了主心骨--青海玉树地震大救援纪实

  人民日报记者

  4月19日清晨,高原金色的朝阳洒进玉树藏族自治州孤儿学校。食堂里飘来诱人的粥香。校园中央,五星红旗挺立废墟之上,蓝天为幕,格外夺目!

  救灾帐篷前,14岁的初一学生索南代吉和同学们正在洗脸、梳头,她们说,“要以好的样子”迎接新的一天。

  这是玉树震后第六天,我们在灾区首所复课的学校里,感受着点点滴滴的新生。

  18日,就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同学们中间,在板房教室的黑板上用力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危难中,党和人民在一起,军队和老百姓在一起,13亿人民在一起,全国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一起。在一起,人民有了主心骨;在一起,战胜灾难有了力量;在一起,寒夜中有了温暖!

  救灾仍在继续,力量正在传递。亘古高原上的玉树大地,崭新的希望已然升腾!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灾难袭来,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心系灾区,果断决策、科学调度,托起生命至上的蔚蓝天空

  “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4月15日在巴西的真情告白,道出了中国领导人对人民的深深牵挂与责任,给相隔万里之遥的玉树灾区人民和救灾人员以巨大鼓舞。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都同灾区干部群众紧紧相连,深情的牵挂始终如一!

  美国,华盛顿。玉树强震的消息传来,正是胡锦涛刚刚出席完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之际。他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同代表团陪同人员一起,急迫地分析国内发来的一份份灾情简报,地动山摇、生命蒙难,令人心急如焚。

  救援人员已经行进到哪里被埋人员救援情况怎样受伤人员能不能得到救治救灾物资可不可以畅通运往灾区受灾群众安置情况如何……在繁忙的外事活动中,胡锦涛时刻惦记着救援进展、百姓危难。随着前方灾情信息不断传来,胡锦涛心情愈发沉重,决定尽早启程回国。

  巴西,巴西利亚。14日刚刚抵达,胡锦涛顾不上旅途劳顿,立即召集会议,对提前回国各项事宜作出部署。

  15日,是胡锦涛本次出访的最后一天。在10场密集的双边和多边活动中,胡锦涛每每都会说到玉树地震灾情;活动间隙,他密切关注灾区最新情况。

  太平洋,万米高空。当地时间15日晚11时30分,专机踏上万里归程。在近25个小时的跨洋飞行之中,胡锦涛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抗震救灾工作进行的研究部署在持续……

  北京,中南海。17日14时20分许,胡锦涛总书记乘专机回到北京,16时,立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抗震救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

  18日,胡锦涛飞赴玉树地震灾区,视察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实地了解救灾工作面临的突出困难,指导解决影响救灾工作进展的瓶颈问题。

  “我相信,只要我们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总书记坚定铿锵的话音,久久回荡在高原上空。

  “同人民在一起!”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情牵玉树震区、心系灾区人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推迟原定4月下旬的出访,并于15日下午飞抵灾区。他深入受灾严重的学校、孤儿院、寺庙,到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看望慰问各族群众:“乡亲们的灾难就是大家的灾难,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

  无论是在北京中南海,还是在外地考察调研,无论是会议部署,还是在出访途中,中央领导同志的牵挂、关怀,温暖着灾区群众的心,鼓舞着救灾人员的斗志。

  灾难创深痛巨。受灾面积估计达2万多平方公里,重灾区面积估计达4000多平方公里。截至19日8时,玉树地震遇难人员已达1944人,失踪216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救援困难重重。地震发生在高原山区,地形复杂,环境恶劣,交通困难。

  无论多难,无论多急,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科学调度,引领抗震救灾工作始终紧张有序推进。

  --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落实防范余震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确保搜救工作不留死角,尽最大努力抢救生命;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灾情发生的几个小时内,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回良玉副总理任总指挥,下设抢险救灾、群众生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社会治安、宣传、综合等8个工作组。

  救援当前,声声令急!

  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回良玉14日深入受灾最严重的玉树州府所在地、玉树县城结古镇,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并连夜主持召开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部署安排抢险救灾工作。

  救援当前,声声令急!

  --中央财政紧急下拨救灾资金2亿元,国家发改委紧急下达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和损毁设施恢复重建;

  --中国地震局14日8时20分启动二级应急响应,中午时分将响应级别升为一级;

  --民政部14日8时30分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12时将响应等级提升至一级;

  --交通运输部、卫生部分别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一级响应,铁道部24小时负责处理救灾物资装车、卸车和运输,确保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运抵灾区;

  --中国民航局第一时间发出指令,火速组织一批骨干空中交通管制员、设备维修人员以及柴油、卫星电话等物资支援震区。

  山高路远,难阻各地各部门救援队伍的脚步--

  截至17日,已调集至玉树震灾现场的各类救援人员达15000余人,累计搜救营救被困群众17000人。

  截至18日16时,已有30149顶帐篷、57584件棉衣、750吨食品等救援物资运抵玉树震区,并分发给受灾群众。

  “救援行动是及时的,救援工作是得力的”,目前,受灾群众已基本住进帐篷,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有外电评论说,中国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在玉树地震中,中国反应及时、迅速,再次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从汶川到玉树,当灾难再次降临,一个个急促的时间刻度,一个个挺立的不屈身影,再次彰显了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再次生动展现了危难时刻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能力。

  悲痛而不失望、关切而不惊慌、急迫而不紊乱!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镇定坚毅,行动有力有效,在疮痍大地上书写了科学有序的救灾新篇。

  几十年没有掉过眼泪的强卫,拉着一名默默无闻的村党支部书记的手,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17日上午,已在灾区连续奋战多个昼夜的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来到重灾区结古镇扎西大同村时,竟寻不见村干部的身影。路过一个物资发放点时,强卫一行发现了正在忙碌的村支书才哇。

  “你家里面怎么样”强卫问。

  一旁的村干部替才哇作答:“家里死了三口人……但是他一直没顾上,白天晚上都在为村里的事情忙活……”强卫了解到,村里的所有干部和党员这几天一直在几个物资发放点组织物资分发,安顿受灾群众,基本没有合过眼。

  强卫接着问村民对物资发放满不满意,“满意!”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

  “我特别感动,我特别要感谢你。你的身上体现了我们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我感谢你!”声音哽咽的强卫,紧紧地握住了才哇的手……

  无论是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的灾区各级干部,还是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广大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危难关头呈现的人性光辉温暖而又深沉。

  “相邻的同胞受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在距离结古镇126公里的称多县,地震发生当天中午,由党员干部、民兵、武警组成的400多人的应急救援分队,从县城出发赶往玉树。

  沿途,当地群众、青年志愿者和僧侣纷纷加入救援大军。到达玉树县时,队伍扩大到1200人。

  两天里,称多县应急救援分队日夜奋战,从废墟下救出幸存者6人。称多县县长更太介绍说,到16日中午,来自称多的救援人员总数超过7000人,其中党员干部2000多人。

  集结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下,奋战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17日上午,玉树州人民医院医生、党员尼玛才仁走下手术台,拖着疲惫的身子,送别遇难的7位亲人。当看到亲人遗容的刹那间,这位硬汉突然被刺醒,泪如泉涌……

  地震发生时,轰然倒塌的楼房,凄惨的哭叫声,让正在广场锻炼的他一骨碌就从地上爬起来,冲向医院!

  正忙着给伤员包扎时,尼玛才仁接到电话:姐姐、侄女等7位亲人都被埋在了废墟下!但他选择了留守,“这么多病人躺在医院里,医生又少,我这个时候不能走!”

  在最伤痛的心里,总有最坚强的力量。

  “洁白的仙鹤啊,请把翅膀借给我……”要不是唱着唱着藏族民歌就哭了,人们很可能只记住了才仁旦舟的志愿者身份,而忘记了他竟是遭受地震创伤的10岁男孩。

  在青海省交通医院,这位玉树结古镇红旗小学4年级学生因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临时充当起灾区伤员及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交流的“小翻译”。

  才仁旦舟家住结古镇新建路,家里房屋在地震中倒塌,他陪着受伤的奶奶、妈妈,乘坐救援飞机于16日晚到达西宁治疗。在陪伴亲人之余,看到哪个患者与医护人员语言沟通有困难,他就主动上来帮忙。

  “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的困难!”问起对志愿者的理解时,才仁旦舟稚嫩的回答不乏震撼人心的力量。

  没有丝毫陌生,只是情景各异。这种力量,我们从废墟上那耀眼的绛红色僧袍上感受到了。

  14日下午,四川石渠县色须寺的刘美多吉与其他数百名僧人,乘车3个多小时赶到结古镇受灾群众安置点--赛马场,随即与当地民兵一起展开搜救。“主要方式是用手挖。我们一共挖出了十几个人,其中5人还活着。”刘美多吉说。

  不分军民,不分藏汉,不分僧俗,“我们是生死相依的兄弟姐妹”,震后的废墟上,人们携手营救生命。

  没有丝毫陌生,只是情景各异。这种力量,我们从玉树县党员干部手臂缠着的纱布上感受到了。

  地震中,玉树县县级干部重伤1人,轻伤4人;科级干部去世1人,重伤37人,轻伤89人;一般干部死亡27人,重伤147人,轻伤427人。几乎所有干部都有亲人或亲友伤亡。

  “但就是这些干部,只要能动的全都工作在岗位上。”灾难面前,他们的镇定坚毅,凝聚起群众的力量。

  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委、省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

  设在玉树军分区院内的大大小小帐篷,是抗震救灾的前沿指挥所。在晚上安排的会商会上,各路负责人匆匆而来,通报当天情况,部署次日工作,所有议题都浓缩成6个字:问题、办法、落实。

  没有丝毫陌生,只是情景各异。这种力量,我们也从他们疲倦的面容、嘶哑的声音中感受到了。

  “没有问题!”“现在就落实!”一项项决策,一道道命令,从帐篷指挥所里传出……

  快!快!快!救援力量迅速集结,应急机制同步落实,矗立在高原大地的“玉树速度”令人刮目。

  震后不到24小时,邮电和通讯基本恢复;不到48小时,已初步解决重点地区的通电问题;不到72小时,不仅搜救出许许多多掩压在废墟里的生命,而且将1000多名重伤病员全部转运到外地医院救治;17日下午,震后80个小时,玉树州孤儿学校率先复课……

  从汶川到玉树,当灾难再次降临,一个个悲痛而不失望的镜头,一个个关切而不惊慌的神情,一个个急迫而不紊乱的举措,再次彰显了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党员干部的中流砥柱作用,再次彰显了灾区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品质。

  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疲劳!人民子弟兵和公安民警痛灾区之所痛、急灾区之所急,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我没有想到,他们行动得这么快。”14日9时许,正在广东讲学的玉树州结古寺佛学院昂噶教授,获悉地震心急如焚,但他很快就在电视新闻里看到部队官兵和消防队员整装待发的场面。

  “我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昂噶说,子弟兵来了,同胞们有救了!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公安战线,第一时间调遣力量驰援,把搜救被困人员作为第一要务--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生命至上,分秒必争!

  玉树军分区、玉树县人武部、结古兵站和某通信总站在第一时间投入400余人抢救群众。

  地震发生后40分钟,兰州军区即向部队下达出动救灾的预先号令。震后2小时10分钟,驻青海的某独立步兵团即全员出动,16小时行程820公里抵达灾区。

  武警青海省总队一、四支队等部队共3200名官兵,分别从西宁和格尔木向玉树灾区摩托化开进,15日抵达灾区。

  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克服地形陌生、气候条件复杂等困难,从1700公里外紧急起飞,赶赴灾区。

  携带搜索与营救装备、通讯和信息保障设备以及9条搜索犬,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14日晚抵达灾区。

  从14日13时13分首架飞机紧急飞往玉树灾区开始,空军展开救灾运输……

  截至17日零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出动兵力12355人,到达灾区11359人,其中解放军7104人、武警部队4255人。任务部队包括北京、兰州、成都军区,空军、二炮、武警的部队和总参、总后直属部队。

  生命至上,分秒必争!

  14日地震当天,公安部从10个省、市抽调1732名消防特勤、470名公安特警和170名边防医疗救护人员,携带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等救援装备和医疗器械、药物,以最快速度赶往灾区。其中,80%的官兵曾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

  邻近玉树灾区的西藏自治区,第一时间抽调拉萨、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分头向玉树挺进。昌都消防官兵成为最早进入灾区一线的外地救援队伍。

  地震发生后几分钟,结古镇上正在出操的武警官兵立即投入抢险战斗,8时许,他们赶到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战士刘飞飞听见一座倒塌的楼房角落处传出轻微的呼救声,初步判断被困者被压在了两块预制板夹缝间。

  然而,要抬走这两块体积不小的预制板十分困难,还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为尽快救出受困者,官兵们从附近牧民家中借来钢锯,硬是一下一下地锯。经过近4个小时的奋战,官兵们成功救出一名女教师。随后,又从废墟下救出一名8岁男孩。

  生命至上,分秒必争!

  “不敢给你打电话,怕打扰你工作,很想你,不知道你吃了多少苦……”这是武警青海省总队玉树州支队参谋长范玉龙的妻子,给正在参加救援的丈夫发来的短信。

  范玉龙却几乎没给妻子回过短信,“不是不想,实在太忙!”在震后“黄金救援72小时”里,范玉龙只睡了五六个小时。

  在一处救援现场,一名女孩的左腿被死死地卡在石板下,范玉龙带着几名战士连续挖了5个小时才把她救出来。在一座倒塌的三层楼废墟上,范玉龙找了根钢管,用力在墙上捣洞,又救出两名群众……

  来自山东公安消防系统的192名官兵全力搜救。16日13时左右,记者在一片废墟上见到济南公安消防支队第19中队副中队长董兵,他说,天没亮就开始搜救,“能多救一个人,累趴下也值!”

  四川消防总队甘孜支队参谋长刘健曾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从甘孜到成都,从西宁到玉树,经过35小时的摩托化行军到达灾区。所有工作都在以冲刺的速度推进。

  在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里,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从废墟下成功救出1200人。截至17日16时,公安消防部队在废墟中救出被埋压群众407人。

  “这是一场气壮山河的大搜救。”解放军与武警部队玉树抗震救灾现场指挥员、兰州军区政委李长才中将介绍说,玉树救灾行动的第一大特点是快速:决策指挥快速、投送兵力和物资快速、部队到位快速。第二大特点是科学∑学的一个体现,是这次的部队投送非常重视专业力量。

  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成为玉树抗震救灾医疗救助的亮点。

  经过2400公里的长途机动,17日15时30分,由济南军区153医院为主组建、我国最先进的野战方舱医院摩托化梯队抵达结古镇。这个野战医疗方舱能同时展开100张床位,昼夜同时对300余名伤员实施治疗。

  17日22时,在西宁市一家驻军医院,刚刚运送到这里的藏族伤员挲多,被发现骨盆骨折,急需确诊病情。

  二炮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这家军队医院开通的“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利用3G网络技术,可使伤员病情影像在最短时间内传输到北京,得到专家诊断和救治。

  22时10分,挲多的病情影像被清晰地传送到千里之外的二炮总医院远程影像会诊中心。10多分钟后,挲多的病情诊断、治疗建议被传回西宁。按照专家的意见,现场救治马上跟进。

  二炮总医院已为参加抗震救灾的所有前线军地医院开通3G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

  无论是抢救生命,无论是抢运物资,无论是维护秩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来救我的!”16日上午,在废墟下埋了49个小时后,藏族妇女卡吉被青海省军区独立步兵团官兵救出。这位极度疲惫但努力挤出微笑的坚强女性的一句话,让现场官兵无不动容。

  从汶川到玉树,当灾难再次降临,一个个将士心急如焚、奋力救援的日日夜夜,一条条用忠诚和血肉之躯打通的生命通道,彰显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患难与共、戮力同心、和衷共济!全国人民情系灾区,形成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强音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人民需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乘客想向灾区表达一份爱心,可以现在捐款。”14日18时30分,从北京到西宁的南航CZ6992次航班上,响起了这样的广播。

  话音甫落,乘客纷纷解囊,你一百,我一千……

  看到这一幕,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心情难以平静。两年前的汶川地震,他曾带领工人开着推土机前去救援。“灾难来了,我必须来!”如今,他又带着自己和两位朋友的捐款奔赴玉树灾区。

  这是血浓于水、心手相连的情感,这是同舟共济、多难兴邦的力量。

  同气连枝,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

  14日14时30分,北京市委常委会一开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就通报了玉树灾情,随即研究援助方案。40分钟后,市长郭金龙向常委会通报了三项具体援助措施:正在组织15人的医疗小分队赶赴灾区一线;立即筹集1万顶帐篷、10万套棉衣棉被运送灾区;向青海省提供1000万元紧急救灾款项。

  作为国家确定的对口支援青海的省份,玉树同胞的安危冷暖,牵动着辽宁人民的心。15日下午,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捐赠棉被2万床、棉大衣1万件,当晚20时启运玉树灾区;16日,辽宁向灾区捐赠灾后恢复重建资金5000万元。

  截至18日中午,广东各界共捐出资金6500多万元、物资价值600多万元;截至18日15时,四川省已向灾区捐赠资金和救灾物资折价近6000万元……

  这一切曾历历在目,这一切将再次铭记!

  截至18日16时,青海省累计接收社会各界捐款4.05亿元,物资折价1.81亿元。

  无论是争分夺秒的生命大营救,无论是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无论是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再次汇聚成中华民族风雨同舟的强大合力。

  “玉树医疗机构几乎全面瘫痪,周边又没有大城市、大医院可以作为依托来开展医疗救治,地震重症伤员必须以转运救治为主。”在中国民用航空局、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共同配合下,卫生部于14日协调安排西宁、成都、兰州、西安等地预留床位,迅速启动重症伤员的转运救治。

  而在负责接收转运伤员的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医院,一场“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全力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战斗打响了!

  白玛青藏是15日晚首批从玉树转运到成都的伤员,年小体弱的她脑挫裂伤,伤情严重。四川省人民医院立即组织神经外科的护士成立了“白衣妈妈组”,特别护理小白玛。

  护士长张雯带领几名护士小心翼翼地给白玛洗脸,擦身,修剪指甲,泡洗指甲缝里的泥灰,为她换上干净舒适的衣服。

  从白玛入院的当晚开始,4位“妈妈”约定好了,轮流守护,只要小白玛睁开眼睛,就会看到床前亲切的目光。

  “哇--”“哇--”18日10时50分,饱经磨难的玉树地震转运重伤员青美拉姆,在成都军区总医院顺利产下健康女婴,孩子取名“戎珍”。“戎”,指军人,也与蓉城成都的“蓉”谐音;“珍”,是珍重。

  这一切曾历历在目,这一切将再次铭记!

  截至18日16时,玉树地震灾区已转运伤员1962人。青海省卫生厅副厅长颉学辉介绍说,所有运送的伤员都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强音。

  “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帮助玉树的受灾民众,昨天中午接到命令,今天就已经全部出动了。”台湾忠孝医院急诊室主任洪士奇说。台湾红十字组织18日派遣20人的医疗队伍前往青海参与玉树地震伤员医疗救援工作,其中15人当日早晨从台北桃园机场出发,同机搭载的还有1000公斤的药品和救援物资。

  18日21时15分,在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的香港义工黄福荣遗体运抵香港。特区政府在深圳湾口岸举行了简短而又庄严的仪式,迎接这位感动神州的“香港好人”回家。

  46岁的黄福荣在玉树一家孤儿院做义工,地震时领着孩子从摇晃的房子中跑出后,又奋不顾身地折回去,救出3名孤儿、1名老师。在营救余下两名老师时,余震夺去了黄福荣的生命。

  “在公益和奉献爱心的道路上,如果我死了,是上天对我的恩赐。”黄福荣曾参加了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常年致力于公益工作。

  18日上午,在玉树县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记者又见到来自四川的志愿者赵成才。地震发生后,赵成才和29名战友组成“老兵联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玉树。哪里有任务,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这些天,记者已在好几个不同的地方遇到这些忙碌的“老兵”。赵成才抽空告诉记者,“老兵联盟”成员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我们都是中华民族,都是一家人。”

  这一切曾历历在目,这一切将再次铭记!

  从汶川到玉树,当灾难再次降临,一个个慷慨解囊的义举,一个个举国相助的措施,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品格,再次检验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是的!地震扼不住新生的力量,困难挡不了前行的步伐。

  太阳升上雪山之巅,玉树州孤儿学校的板房教室里,又传来琅琅书声。孩子们透着希望的明亮双眸,早已在我们的心中定格……

  如同爱美的索南代吉和伙伴们在阳光下梳妆,聚13亿之众的祖国温暖怀抱里,高原腹地上的玉树就像新生的婴儿,一双温暖的大手正细心抹去她的泪珠,抚平她的创伤,开始梳理她的妆容。

  “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一个美好的新玉树必将在废墟上崛起!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