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中国网络舆情报告》研讨会专家观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1日10:28  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

  专家:《2009年中国网络舆情报告》的发布,目的是促进中国的民主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网络传播的发展。

  专家:由南京大学-谷尼网络舆情实验室的工作可见,科研机构跟企业确实可以形成一种产、学、研的强强联合,希望这种合作能够真正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专家:《2009年中国网络舆情报告》这本书是希望提升行业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也为做相关科研工作的人提供案例和分析意见。

  专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舆论不能绝对与民意划等号,网络言论也不能完全代表网民的意见——只能代表发言的那部分人的意见,这么理解才是准确的,只有这么理解才能够认真、慎重的看待网络舆论,才能对政府决策、媒体选择,有一个理性的参考价值。

  专家:从去年开始有了一个最新的网络民意传播形式:微博(http://t.sina.com.cn)客,做网络舆情研究不能回避它,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是自我选择为主的、定制的,跟博客不一样。

  专家:网络舆情很重要,应该从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看网络舆情现象。网络舆情还是不同于网络事件,我们研究网络舆论的时候不能紧紧围绕事件描述,还要有很多话语的分析。

  专家:从网民的结构,技术层面等方面看,网络舆情的失真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有时也非常严重。这就希望所有的监测机构、媒体在对待网络舆情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要有自己额外的实证,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公正客观。

  专家:建议对舆论场做一个基本、深入的研究,一块是对网民的研究,经常说话的是哪些群体,这些网民是一些什么样的社会收入、文化程度、价值取向。可以深入到案例背后,分析出很多深层问题。

  专家:网络舆论有失真的部分,但即使失真它背后仍然是真实的社会情绪和矛盾的反应,我们只要把扭曲度还原了就可以,筷子伸到水里是弯的,但是筷子的角度还是可以还原的,即使失真的东西当中也可以还原。

  专家:搞舆情监研究的目的还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议类似的书籍应该多一些图表,看上去更简单明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