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点玉树抗震救灾四大难题:呼吸难沟通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4日21:07  中国新闻网
盘点玉树抗震救灾四大难题:呼吸难沟通难
解放军官兵青海玉树震区担当藏语翻译。 中新社发谭超 摄

盘点玉树抗震救灾四大难题:呼吸难沟通难
  一名参与玉树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士兵因严重的高原反应引发脑水肿、肺水肿。 中新社发刘忠俊 摄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题:盘点玉树抗震救灾四大难题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青海玉树地震迄今已有10日,震区依然没有脱离中国公众的视野。携带着救援和重建物资的各路人马,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内地赶往海拔4000米青海高原。

  来自北京的一位刘姓志愿者介绍说,玉树的一家福利院被震损后,他们打算在当地援建一所新的福利院。重建后的福利院将比原先的大一倍,援建所需的捐助资金现已筹集到位,只等开工。

  他只是担心,因为玉树地处高原,重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更多、施工时间会更长。

  这位志愿者所说的困难主要包括:空气缺氧导致的高原反应、复杂多变的天气、基础设施受损和语言交流困难。类似的“困难”,在此前大规模搜救地震幸存者时就已出现。

  “呼吸难”——玉树的大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65%左右,空气缺氧导致救援队员甚至一些搜救犬出现了高原反应。中新社前方记者介绍说,在震区睡眠不足,要么是没有地方睡觉,要么是因为高原反应无法入眠,第二天的工作颇受影响。

  中国军方科研机构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参加此次玉树地震救援的外来部队官兵,50%有高原反应,25%有严重高原反应。公安部紧急抽调的400多名特警队员中,有100多名队员出现了感冒、头昏等症状。

  人命关天的黄金搜救时间,毕竟相对较短,许多外来救助人员还可以咬牙坚持。但对今后参加灾后重建、需要在玉树停留时间更久的人来说,高原反应带来的挑战或将更大。

  “天气难”——玉树地处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早晚气压加大,极易起风,而且多以瞬时大风为主。

  22日,玉树震区降雪,同时伴有四到五级阵风。由于帐篷单薄、保暖衣被埋在废墟之下,一些受灾群众的御寒保暖受到挑战。同时,降雪造成道路结冰,救援物资运输受到影响。从24日起,玉树震区及救灾沿途路段多雨雪大风降温天气。中国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救灾沿途天气欠佳,多雨雪大风天气。

  “交通难”——地震令通讯、供水、电力、公路受损甚至部分中断。再加上震区空间相对狭小、不便于救援部队大量展开,路途遥远,这不得不令中国官员,一度婉言谢绝更多的外地人进入玉树。

  中新社前方记者介绍说,从玉树机场赶往震区,沿途倒塌房屋随处可见,道路损毁严重,正在建筑的桥梁也成为危桥。在玉树县城,街道两边老旧房屋大都整体垮塌,不少楼房也都有大小不等的裂缝,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地震刚刚发生之时,因交通不便,后勤物资、救援物资难以足量运入。最早进入震区采访的记者,曾经饿着肚子工作。

  “沟通难”——许多到达玉树震区的人很快就发现,他们需要在当地找一个帮手——翻译。

  中新社前方记者介绍说,到了玉树,许多内地人不懂藏语,跟当地人沟通比较困难。他们需要随机寻找藏族士兵、藏族学生,担任临时的翻译、向导。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