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给我生活地方随便》希望年轻人主动选择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6日19:47  新浪嘉宾访谈

  经由网友投票,一周(4月18日到4月23日)最想被了解的封面报道呈现眼前,它就是——新周刊《给我生活 地方随便》。我们相信同样是事实,他们未写出的,远比我们已读到的要多。到底选择了什么,放弃了什么,请跟随我们,他们,一起来看究竟封面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新浪网邀请《给我生活 地方随便》的主创团队执行总编封新城、副主编周可、主笔黄俊杰做客解读该报道背后的故事和思考。

  主持人:我们为什么决定做这个选题?

  主创人员:因为这段时间“逃离北上广”这个话题非常热,尤其是看到一些年轻人在北京“蜗居”的生活状况,而且这是一个可以引起共鸣的点。对于是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包括我个人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在回到家乡的时候,几个人坐下来,发现大家薪水也许不如我,但是生活得很富裕,有个开宝马、有的开丰田。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有很大的触动。

  当面对这个选题,我们更多的是在考虑要用什么角度来表述。

  主持人:这个选题的初衷是什么?

  主创人员:最初的构想是做《新青年指南》,就是说希望给流浪在一线城市的青年一些建议。年轻人要和自己的生活一起成长。经过大家的讨论,包括看到很多微博(http://t.sina.com.cn)网友的建议,就渐渐明晰了一个概念,就是要把这种主动提炼出来,要将这个生活拉伸出来。我们不是想强调要到哪里去,而是希望年轻人可以找到生活。

  主持人:这篇报道里面,和其他媒体很不一样的一点就是,我们使用了放弃,而不是逃离,这是为什么?

  主创人员:经过讨论,我们还是决定不用“逃离”这个概念,而是选择“放弃”这个词。我们感觉对于北上广的生活还是二线城市的生活,这应该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

  虽然我们看到很多人真的是被逼离开的,他们所谓的被迫的离开,是因为大城市中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了,这是一部分现实存在。但是我们仍然希望有另外一部分人,他可以主动选择,就是所谓的放弃。

  在最初做新青年指南这个主题想法时,就抽离出了一个主语,这个主语就是年轻人,那么年轻人应该如何做选择的呢?我们希望他们不是逃离,因为逃离是灰溜溜的,充满了失败和悲壮的情绪。所以我们选择了放弃。对于年轻人来说,需要一种成长,人生的成长,现实一些说是工作或者物质的成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我们生活的成长,渐渐的,我们发现我没有生活了。那么我们就鼓励一些年轻人可以放弃北上广,如果北上广不能给他想得到的东西的时候,他可以去考虑二线城市的发展和生活,这其实是一种放弃不是逃离。

  主持人:这个封面标题的创意从何而来的呢?

  主创人员:当大家聚在一起聊选题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话题可做性很强。从《新青年指南》演变到现在的封面《给我生活 地方随便》,这是一个不断讨论和选择的过程,最初的选题想法也是希望表达年轻人和自己的生活一起成长的一个题目,在整个话题讨论的过程中,看到很多微博网友的建议,就渐渐明晰了一个概念,就是要把这种主动提炼出来。要将这个生活拉出来,这其实也是我们最初想做的主题,就是讲生活。最后这个标题的确定灵感还是来源于蒋方舟发在微博上的改编自萨冈“我要生活 爱情请便”的一句话“给我生活 寿命随便”。

  主持人:每一本杂志的封面报道其实都在展现着一个媒体的视角,您觉得新周刊的媒体视角是什么呢?

  主创人员:一直以来《新周刊》的选题思路都是在关注城市和文化层面还有生活方式这些问题。我们更多的采用社会学的视角,希望通过这些视角去体现社会的一些问题。在当前上行社会受阻、各阶层板结这样的大背景下。年轻人可以清醒的审视思考“我要的到底是什么”。

  不想呈现一种叫苦连天,埋怨,不满的状态

  主持人:我们知道一篇封面报道从采写到刊登,要经历一个放弃的过程?对于这篇《给我生活 地方随便》的报道里面,我们放弃了什么?

  主创人员:其实在整个选题的讨论过程中就是一个放弃的过程,我们最早曾经希望将北京作为一个样本,将北漂生活所遇到的困阻和迷茫,还有蜗居,蚁族这些都呈现出来。然后扩展到北上广的生活,这样子形成的效果可能就是比较悲惨的生活现状。但是这样的东西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我们不想去做过多的描述,这一部分生活的呈现,就选择用图片故事的形势来补充,就是用唐家岭的生活现状的图片去说话,至于看到什么我们不想做过多的评论。

  这篇报道,我们不想呈现一种叫苦连天,埋怨,不满的状态。所以随着主题的延伸,我们放弃了这一块,我们不是想叫苦叫怨的,是希望提供一个空间,提供一种可能,选择A或者选择B。

  主持人: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什么故事细节吗?

  主创人员:其实在讨论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列举了很多不去二线城市的理由。同时也有很多专家的采访,这些专家也都是说,你不要到二线城市去。为什么大家都举不出要到二线城市的理由?是因为大家都是选择留在一线城市的人。

  但是如果我们扪心自问的话,大家都会觉得二线城市的生活具有足够强的优势和优点,可是做为个体来讲,你很难做出选择,因为我们可以吃苦耐劳,我们可以忍受生活中的没有,或者崩溃,因为我们都有强烈的对成功的渴望。这其实就是个人选择的矛盾。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城市,忽略了出生地

  当时我们也参考了一本叫做《你属哪座城》的这本书,里面有一些相关的观点,其中有一个观点“出生地是你个人的一个身份构成”对我个人的影响蛮大,就是说一个人的薪水,所谓的职业这些构成了大家一定意义上的身份的标签,也许你满足了十个标签,就是很了不得的人物,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城市,忽略了你的出生地。将城市作为自己身份的一个融入,去考虑自己的前途,的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版块。

  主持人:通过这样一篇文章,希望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主创人员:事实上,我并不希望大家看到这个报道之后去思考我是不是适合留在一线城市?有些人是适合留在一线的,有些人是不适合留在一线的,这些人可能在一线城市中生活的并不幸福,他们可能窝在胶囊房或者集装箱,上班的时候也找不到自己的合适定位,一直在等机会,但是机会一直没有到。我就希望他能慎重的考虑一下,这样也许对他的心态,对他事业的规划和生活的状态都可以有所转变。希望这个报道可以给他们另外一个思考的角度。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可能性,这其实也是一个开拓眼界的过程,城市的选择其实也是一个双向的选择,我们更希望大家能更主动去做一个选择。     

  其实去二线城市主要也是一个时间点的抢占,比如说广州,如果你六年前买了房产,那么你现在就可以享受到房产升值带来的财产升值。如果你在一个城市的成长期介入的话,你都可以领先别人一步,所以说离开北上广,去二线城市发展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况且二线城市的发展需要人才,那么你就有机会。好比一句谚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么要不要做那只早期的鸟,全在你自己的选择。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