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街”新时尚
上海早在1930年之后,随着租界市政的不断拓展与市民对西方城市文化的认知加深,那种大都无下水道无盥洗设备的石库门住宅已out,代之为设备现代的“新里”及公寓洋房
要说老上海的城市建筑,人们第一个冒出的就是“石库门”,殊不知,上海早在1930年之后,随着租界市政的不断拓展与市民对西方城市文化的认知加深,那种大都无下水道无盥洗设备的石库门住宅已out,代之为设备现代的“新里”及公寓洋房。所以,1930年以后上海基本停建石库门。
当年的上海租界当局为不断扩展行政管辖权,几度借外修筑路之名扩张“准租界”的区域。自1921年开始公共租界当局就以海格路(今华山路)和大西路(今延安西路)为界向西拓展筑路,其中安和寺路(今新华路)、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均为其中,直到1924年,这一带还是河网密布,一派田园野趣,市民策马郊游之地,也难怪美侨社团特地选址此间起造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这个占地48亩的俱乐部,令这片地段呈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时尚性,成为当时上海一座新地标。顿时,这片郊野田径的含金量一下子拉高了。
围绕该乡村俱乐部的东侧与南侧开拓的哥伦比亚路和安和寺路也身价百倍,正应着房地产界那条放之四海皆准的铁律: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一时这里就成了海上非富则贵的西侨聚居之处。而担当这个城市新规划的设计师,就是邬达克。邬达克,这位给上海留下65项建筑作品的外国人,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中一个不灭的符号。2010年5月,邬达克的雕像会在世博会匈牙利馆揭幕。
1928年开始,由邬达克设计的一批小洋房从安和寺路(今新华路)开始延伸,共有风格迥异的洋房29幢,为西侨名流住宅区,上海人称为“外国弄堂”,其正式名为“哥伦比亚住宅圈”(Columbia Circle)。
都讲历史会有惊人的相似。1925年开始的那场哥伦比亚住宅圈的开发,与今天的古北新区开发颇有异曲同工之感。
哥伦比亚圈浓厚的文化情结为这片区域留下深厚的历史和地理底蕴,可谓另一种层面的“上海老街”。那幢幢小洋房内上演了多少出繁华往事!这些外侨离乡别井,将智慧和岁月留在东方巴黎上海。
1937年上海沦陷,然越界筑路毕竟终非正式租界,原先的欧美侨民敏锐感到这里非久留之地,先后迁出。一批德、意、日侨民及汪伪高官相继迁入⋯⋯抗战胜利后,作为战败国公民,他们纷纷迁出,而欧美侨民则刚从日本的集中营出来,家产殆尽,不少纷纷回国去了。国民党接收大员及一代新富成为这里新主人,“外国弄堂”已少见洋人了。
房子犹如大舞台,一出出演不尽的人世传奇,只要舞台还在,永无落幕之日。
近年,针对这一地段具有极大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加上邬达克的跨国界影响力,此地的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掘,成为上海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的聚焦点。周边旧厂房的历史价值也随之得到更好的利用。这些在产业结构调整下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旧厂房,依仗着旧时哥伦比亚圈蓄发的养料华丽转身,向着城市最in、最新的潮流新地标蝶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催生出建筑的更新,唯有被奉为经典的建筑,才能在这个潮流中被重新界定价值,保持不朽。
一个时代的终结,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的建筑是可以超越时代的,如“新天地”。不过,“新天地”代表的是上海的石库门文化,展现的是海上市井民生;而以邬达克故居为核心的“长宁历史老街”,代表的却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西化生活的人文。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层次,但恰恰可以立体地展现上海的近代城市人文。不久这里有可能与“新天地”一样,成为上海文化和旅游的一道不可取代的风景和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