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上午,世博会在结束了6天的试运营后,特邀首批领到采访证的记者对上海世博园浦东部分场馆进行参观采访。甘肃馆也因此迎来了记者们“长枪短炮”的考验。
甘肃馆也经受大客流的测验
自4月20日起,上海世博会举行了为期6天的试运营,甘肃馆也经受了每天5万至50万观众流量的测验。昨天,甘肃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试运营期间至少有20万人参观甘肃馆。通过试运营证明,甘肃馆的创意主题鲜明,特色新颖,以丝绸之路和大梦敦煌为代表的丝路文化受到了各地观众的热烈追捧。甘肃馆的畅想剧场以平均每分钟50人的流量吸引着各地观众。4月26日上午,甘肃馆迎来了家乡的第一批参观者。甘肃省副省级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团一行80余人参观了甘肃馆。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陪同原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等省级老同志在甘肃馆认真观看了每一个展项,欣赏了小剧场舞剧《丝路花雨》的片段表演。
莫高窟外排长队无奈只好限客流
“这就是敦煌莫高窟啊,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看看。”昨天上午,一群游客走进甘肃馆,就被馆内复制的敦煌莫高窟45号窟所吸引。据悉,该窟是莫高窟的同比例复制,向观众真实展示了莫高窟壁画的艺术成就和非凡魅力,无疑成为甘肃馆中最大的卖点。“试运行的前两天,允许观众进入洞窟,但很多观众进洞后就被深深吸引,迟迟不愿意出来,洞窟外的观众为了一睹莫高窟风采只能长时间排队等候。”甘肃馆副馆长李书敏说,没有办法,只好限制游客进入洞窟。
看完甘肃馆就想去甘肃
“虽然我没去过甘肃,但很多甘肃元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敦煌莫高窟,兰州拉面,还有《读者》杂志。一直都期盼着去兰州、敦煌逛逛,这次来甘肃馆先睹为快,想为以后的行程做点准备。”来自江苏的李小明在看完甘肃馆后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而他的朋友也表示整个甘肃馆看起来非常不错,甘肃比较有名气的东西在这里都有展示,古今结合,现代气息浓厚。
也有观众通过看甘肃馆改变了对甘肃的看法。广州的李先生在看完《如意甘肃》的宣传片后说,“以前总觉得甘肃比较落后,但看完片子,发现兰州很漂亮,尤其是黄河风情线。看来,今年肯定要去趟兰州。”
“丝路”明信片成甘肃名片
如何借助世博会平台更好地宣传甘肃,昨天记者获悉,由甘肃省邮政公司设计制作的“丝路古道”邮资明信片将作为世博会开馆期间甘肃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已经运抵上海。
甘肃素有“丝绸之路黄金路段”之称。古老的丝绸之路从东到西横贯甘肃全境。为了展示和宣传甘肃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甘肃省邮政公司根据古丝绸之路甘肃段的特点,选择了天水麦积山、兰州中山桥、武威雷台汉墓、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大佛寺、张掖马蹄寺、嘉峪关城楼、敦煌莫高窟、月牙泉等20个著名景点风光,开发了一套20枚的“丝路古道”明信片,该套邮资明信片图片采用国家发行的“映日荷花”,一条古丝绸之路甘肃段路线图指示图穿越邮资面左下角,一团祥云托起的飞天纪念戳映衬其中。让人们在浅吟低唱古丝路之道美丽歌声的同时,对甘肃悄然产生寻古访今之悠悠情怀。
本报特派记者友情提示:逛世博会三大注意
乘地铁最方便
没到上海之前,就有朋友说上海乘地铁最方便。在经过昨天的尝试后,完全同意这个说法。因为地铁站里都设有志愿者服务台,就算对上海不太熟悉,问问志愿者,他们就能告诉你该乘几号线,从哪下车,从哪转车。其中4、6、7、8、9号等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均可到达世博园,但相对来说,8号线和9号线入园客流较多,4、6和7号线乘坐人流量较少。进了世博园,才能体会到它的大。全靠步行,确实很累,就得借助交通工具。在园区内部,轨交13号线为世博专线,5个站点全部在世博园区内。另有4条地面公交线路,基本上每隔300米设置1个交通站点。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水上渡轮的方式。
尽量少带东西
在试运营的时候,人们已经从电视上看到了排队安检的场面,不少游客担心“入园太慢了”、“人太多会不会没秩序”。为了节省安检时间,建议大家尽量少带东西,无需带水。园内有约2000个水龙头,其水质达到了直接饮用标准。
参观前先预约
已经体验过世博会试运营的人们一定都有一个深刻感受,那就是排队。世博园区的广播里也不时回荡着这样的提示:“某某场馆排队超过2小时,请游客们先选择其他场馆参观。”而通过提前预约,可以减少排队时间。参观预约将提供两种服务,即团队提前预约和个人现场预约,可预约的对象包括各个展馆及各种活动。个人持票的游客可以在入园后,到专门提供预约服务的终端机上实施现场预约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