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曾小琴 吴月芳
张俊杰 谢向明 文/图
本报领导为十佳通讯员颁发证书
本报讯 每天一上班,看到的第一份报纸便是海峡都市报;阳光、空气、都市报,海都报这一口号,早已深入市民心中……
日前,本报举行2009年度优秀通讯员暨“报料王”表彰大会,评选出“十佳通讯员”、20位“优秀通讯员”和“十大报料王”。
会上,海峡都市报副总编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负责人张朝辉,代表本报感谢到场的通讯员和报料人,长期以来对海都报的关心与支持。张朝辉说,海都报是目前省内发行量、影响力、阅读率、经营业绩均位居第一位的都市报,作为主流媒体,自创刊以来,各行各业的通讯员和热心读者,为本报提供了许多弘扬社会良好风气、披露社会不正之风的鲜活素材,希望今后也能一如既往支持海都报,第一时间为海都报提供线索。
通讯员故事
“通吃岛”游古城他帮忙策划
龚勤勤,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主任,本报“十佳通讯员”之一。
作为本报的老朋友和忠实读者,龚勤勤常为记者提供报道素材。而能在众多优秀通讯员中脱颖而出,摘得“十佳通讯员”称号,与他积极提供金点子有关。
泉州将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古城示范区,泉州市文化局、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鲤城文体局经反复沟通,决定在古城挑选180个点编辑成书,涉及寺庙、祠堂,连同地方小吃、地方景点、戏曲戏剧等,并打算在每个点挂牌,让本地外地人,能了解泉州的本土文化。
本报记者走访时,龚勤勤透露了编书一事。后来,经沟通,龚勤勤建议串成旅游线,带读者游玩。这一点子,与本报记者的想法不谋而合。随后,本报推出游古城示意图,并策划“通吃岛”栏目。报道一经推出,引来众多读者的积极报名参与,读者每周逛古城,吃、喝、玩、乐一条龙,社会反响良好。而旅游线路安排、戏曲表演联系等,龚勤勤常常主动帮忙,为本报活动提供便利。
“限塑令” 她与媒体通力合作
泉州市环保局信息宣教中心陈鸣,获得了本报的优秀通讯员称号。
陈鸣平时负责环保部门信息收集与媒体联系。她清楚地记得,刚进环保部门工作不久,就和海峡都市报合作开展“限塑令”系列报道活动。
当我们早已习惯“两手空空”上商场,心安理得享受免费塑料购物袋带来的方便时,2008年6月1日的“限塑令”改变了泉州人的生活方式。
当年4月中旬,海峡都市报就敏锐地“嗅”到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开始介入前期调查,推出系列报道,告诉市民塑料袋可能带来的种种危害,倡议市民少用不用塑料袋,并鼓励中小学生和大中专院校学生加入设计和制作环保袋的队伍中。
6月1日当天,本报与泉州市环保部门一起,到泉州中心市区各大型超市向市民免费赠送环保袋,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当时,一万余个环保袋被市民“抢”空。
陈鸣说,环保政策需要从最民生的角度去解读,才能最贴近市民,因此新的环保政策的出台,特别需要媒体的宣传合作,尤其是海都报这样有影响力的市民报。
【报道组长寄语】
晋江市委宣传部新闻科长施清凉:海峡都市报给我的印象是“快”,每天早上8点上班,第一份摆在桌上的报纸是海峡都市报,海峡都市报不仅在晋江的普通市民中受欢迎,而且慢慢走进机关单位,甚至成为当地党政干部每天必须阅读的一份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