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这道难题,在我国仍然客观存在,并且形势还很严峻。
从宏观来讲,治污之难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有关。就拿工业污染来说吧: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工人工资的基本保障。然而,工业污染问题也很严重:工业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有些即使总量不大,但是毒性很大,对环境的破坏力很强。并且,它还具有刚性和惯性,若要一下子清零工业体内的“毒素”,不是很现实。
从微观来讲,工业企业治污没有原生动力。一般来讲,企业追求利润,而治理污染会增加成本,缩减盈利。促使其改变的力量必然来自外部,一是来自市场竞争标准的改变。当环保逐渐成为工业企业竞争的标准,将来那些仍以牺牲环境换发展的“脏企业”,必然会被淘汰。二是来自政府监管有力、激励有效。
需要警惕这样一种说法:工业企业污染监管过严,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生存会出问题。在目前的技术条件和政策环境下,这不是必然的。通过创新技术就能实现资源、能源、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化废为宝,也能卖钱;而且现在的治污技术成本已有所下降,企业可以找到适宜技术。成本增加有限,不会危及生存。
因此,要治污,监管的“金箍棒”和激励的“胡萝卜”,一个不能少。污染环境的收益远超过惩罚成本,同时也超过激励措施所带来的收益,企业就没有治污的压力和动力。
治污,归根结底,还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本报记者 姜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