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仓库里整理衣服的于萍。本报记者 曲是捷 摄
策划人张坚栋见习记者赵广立
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从事着普普通通的工作,拿着略显微薄的薪水,在同龄人眼中甚至是没有前途的,但他们却能积极快乐地工作,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他们在磨砺面前是如何做出选择的?本报推出“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栏目——“青工百家姓”,带您走进这些乐观坚强的年轻人的内心,领略青春奋斗的激情。
人物档案:
于萍,23岁,威海文登人。高中毕业后来到烟台,做过化妆品推销员、加油工人……2007年8月,在振华购物中心卡玛专卖店专心做起了导购员,7个月后成了店里的领班,但她仍以导购员“自居”。她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充实、很快乐”。
去振华购物中心二楼卡玛专卖店,每天都可以看到笑脸相迎的于萍,年轻漂亮的她举手投足显得成熟稳重,跟顾客介绍起衣服的面料、款式、颜色和大小,细致而耐心。在新来不久的导购员眼中,她是和蔼可亲的“大姐姐”,都亲切地叫她“萍子”。21日下午,记者见到了正在店里仓库整理衣服的“萍子”。
2006年高中毕业后,下决心要自立的于萍,从威海来到烟台,几经辗转换了好几份工作。她卖过小饰品,在加油站做过加油工人,还在化妆品店做过推销员,但是都没做下去,最多也就坚持了两个半月。“那时候工资也不低,推销化妆品那阵儿工资甚至比现在还要高,但是一天下来觉得特别累,没有动力,就想着找份有干劲儿的工作。”萍子说,来到这家专卖店,感觉找到了生活的坐标。与她之前做过的销售工作不同,这里实行“集体提成制”,于萍和她的同事们彼此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努力把工作做好。“在这里每天都特别充实,心态特别好,心态好心情就好,工作起来特别带劲。”
萍子的努力得到了店长的肯定,7个月后被提升为领班。“官高一等”的萍子并没有拿领班当回事儿,除了多做些管理工作之外,还和导购员们一起在外面做导购。
“导购员平时挺累的,一天站七八个小时不说,有时候货梯停了,我们就得把成箱的衣服搬上来。有时候遇到特别较真儿的顾客,我们必须把业务做得特别熟练,才能让顾客满意。”不过看到大家业务越来越熟练、彼此越来越亲密,萍子就特别有成就感。
专卖店店长告诉记者,于萍工作起来特别敬业,每天在开发区和芝罘区之间往返,都能提前到。她不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还经常帮助他人。记者注意到仓库墙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留言栏,“亲爱的萍子,你的鼓励让我重拾信心,……谢谢!”“萍子”一栏贴满了同事对她的感激之词。
萍子告诉记者,在这里她学到许多销售技巧,也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等以后结了婚要自己开家店,继续过充实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