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陆川导演的史诗短片、一幅水会流、人会走的《清明上河图》、一次神奇的短途旅行……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从世博会一开始,就受到了游客最热切的关注。几次试运营,中国馆前的队伍几乎从没停过。
中国馆究竟藏着怎样的神奇魅力?昨天,记者走进中国馆一探究竟。
史诗短片和怀旧老歌
走进一楼的大门,记者从中国馆的省市馆乘坐电梯直达最高层,也就是核心展区:东方足迹。不过,别看只是电梯,站在里面的32秒钟,你就已经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气息。电梯内部两侧都有显示屏,设计成火车车窗,窗外飞驰的是田野、农房和高楼。
“东方足迹”是中国馆中最大的展区,序厅上方有名为“倒挂城市”的艺术装置,设置了15个屏幕,播放了同一时刻全国各地城市人的不同精彩,向世人展示中国各地城市的多元生活和当代城市人的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随后,记者走进环屏影院,观看了8分钟的巨幕短片。这部由陆川导演的短片通过一个家庭四代人,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30年进行诗意化展现,2008年的抗震救灾也是短片的重要情节。在短片结尾部分,屏幕上出现了很多台不同年代的电视机,电视机里都在播放《新闻联播》。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主持人,将过去30年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事件在同一时间回放,标示着年份的数字在屏幕上跳跃,时间也随着远去。不少人发出感慨:“真是怀旧啊!”
事实上,还有更怀旧的呢。
影院边上的展厅通过四个时期的家庭生活用品,展示建国后的发展历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1978年代的收音机和竹套热水瓶。1988年的版块里,12吋黑白电视机、缝纫机等当时的奢侈品亮相,电视机里还放着毛阿敏的《朋友》。到了1998年,彩色电视机唱主角,一曲《相约九八》让现场的记者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
清明上河图:水会流人会走
再走进去,记者就看到一幅铺天盖地的《清明上河图》,而神奇的是,在这幅画上,水会流、人会走、而且还会交谈。整个城市还会有晨昏的变化。
一眼看去,正是南宋苏州的清晨,疏林薄雾中,两个脚夫赶着驮炭的毛驴,缓缓地步向城门;此时的虹桥上已是一片喧杂,行人来来往往,商贾们在做着生意,还有讨价还价的声音,而河边的纤夫拉着船索唱起号子……慢慢的,天色暗了下来,整个城市万家灯火,而后慢慢沉入梦乡。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让游客叹为观止。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高6.5米、长128米,是原图的30倍,需要12台电影级投影仪同时工作;整个活动画面以4分钟为一周期,展现城市的昼夜风景,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
为了让这幅古画动起来,数十人的幕后团队为此花了近两年时间。
在这幅动态的巨画对面,则陈列着从全国精选出来的文物,为游客作360度的展示。同时,一幅明代著名画家仇英仿《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也同时在展示中,以供游客对比欣赏。
参观完巨幅画作之后,记者前往第二厅感受骑乘之旅的魅力。坐在白色的轨道车上,游客倘佯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不同的区域展示着古代桥梁、斗拱和庭院等建筑理念,慢慢地,轨道车逐渐加速,两边开始出现现代化的大城市,让人不由感慨中国的历史悠久和现代发展之迅速。
三錾斧:磅礴大气背后建筑细节
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设计磅礴大气,在整个世博园中别具一格。
实际上,在中国馆的设计背后,有着许多有趣的细节。
当游客拾阶而上的时候,或许不知道这脚下的看似平常的石阶却大有学问。76级台阶非常简洁,却蕴藏着我国的传统智慧。中国馆台阶几乎都用 “华夏灰”的花岗石制成,呈现出黑白相间的效果。而为了使石材的表面呈现细密的质感,这些台阶全部使用的是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錾斧”。
据了解,“三錾斧”是一种曾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极其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现在几乎要失传了,此次加工中国馆台阶的石匠,是苦寻8个月后才找到的。
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初錾、细錾、终錾三个工序,故取名“三錾斧”。这种由手工剁斧制造出来的纹理,甚至比国外顶尖机器加工出来的纹理更加均匀和细致。可是,这种纯手工的方法平均每1厘米的宽度就要錾上7刀之多,仅中国馆的大台阶就需要5400多万刀。
而中国馆看似简单的红色,其实是花费了10个月时间,才从数十种红色中提炼出来的7种红色。
在设计之处,国旗红、天安门的红甚至中华香烟的红都曾被纳入考虑范畴。不过最终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经过不断的挑选,寻找了几种艳丽又不失庄重的红色,按照渐变的感觉装饰了整个中国馆,虽然一共用了7种红色,但是游客欣赏中国馆的时候,却很自然地觉得整体是一个和谐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