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民间救援队现状:面对制度枷锁及资金短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5日19:09  新浪嘉宾访谈

  从2008年初的雪灾以及5月的汶川大地震到此次的玉树地震救援,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救援的力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公安机关、消防部门、特警以及武警、解放军、预备役、民兵等,是每一次救援的骨干力量。他们具有系统的反应机制、专业的知识装备以及完善的组织架构,由政府国家统一调配。

  第二部分为专业力量。除医疗急救外,我国现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多是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应急救援力量,均分散于各行业、企业单位,普遍规模较小。如驻守在国有森林地区的森林灭火方面专业队:武警森警。这些专业救援力量是完成本行业、企业发生火灾、矿难、海难等灾害事故初期处置的主要力量,也可以成为社会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的重要补充。 

  第三部分就是民间应急组织与个人。目前,在青海、山东、上海、北京、广州、河南、河北等地都设有民间山地或户外救援队,在山地救援中起到了很大地作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主要救援力量还是军队,各行业之间的救援组织或是团体虽然不少,但是相互联系与调动不是很方便,而在这时民间救援在危机处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一场特大的危机突然降临,只凭政府的控制、协调是不够的,民间力量的组织和参与是必要的。那么当下我国的民间救援力量的生存现状是什么呢?

  保险难求

  当前的民间志愿救援队的队员大多是由户外运动爱好者自发的集合在一起,救援动力都是来自与对公益事业的追求。

  “救援是一个延伸出来的、从爱好到公益行动的行为。”蓝天救援队队员一马青尘如是说。 

  在2009年,蓝天救援队出动救援21次,救助遇险人员73人。在这过程中,所有的队员都没有任何保险保障。在每一个报名救援跟贴的最后,都有着同样的一句“参与本次搜救活动出于自愿,并承担一切后果。” 

  在联络保险的过程中,蓝天救援队得到了各种不予承保的答复:“对于明知有危险,前去救援的行为是不理赔的。” ,“对于类似救援队这种高风险的职业,可以订制特殊的险种,但是很难以个人名义订制,需要提供法人章。”。

  保险保障一直是民间救援队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民间救援队发展的重大屏障。蓝天救援队此次玉树的保险通过网络得以解决,可是面临同样问题的民间救援队的保险将如何保障?

  制度枷锁

  在国内,民间救援队的救援行动,至今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救援队也没有任何“名分”。究其本质,民间救援队是拥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组织。

  在平日的山野救援行动中,民间救援队与消防队的合作是常态。按照规定,消防队才是救援工作的指挥者,民间救援队则是消防队的“有益补充”,民间救援队没有救护、行医的权利, “只能搜,不能救。”的制度枷锁是众多民间救援队面临的尴尬。

  资金短缺

  作为志愿的、民间的救援队,资金匮乏是他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很多救援队现实情况是,没有一辆可供接送队员的专用救援车,执行救援任务时,通常都是由队员的私家车搭载队员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除了民间捐款和企业资助,救援行动的成本完全由救援队队员承担,个人设备尚可由个人解决,但专业救援设备始终是短缺状态。 

  救援队对于专业人员的需求,培训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队里组织培训时基本上都会找些不需要花钱的地方,比如山上,比如我们借队友的仓库等等。在培训中产生的费用都是由大家AA制分摊均付的。在执行救援任务时,产生的所有费用也都是由队友个人承担。

  社会误解

  救援队的公益救援行为屡屡在媒体上曝光,一部分人队他们竖起大拇指,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他们是作秀,也有人认为他们是自恋,认为救援队的公益救援是假的……

  对于公司的员工,“参与救援”也不算是个好的请假理由。在以往的搜救过程中,不乏有队员由于旷工被单位开除的情况出现。

  一个专业队伍的建立与发展,需要一个高度统一的意念,任何理念上的差异和变迁都会对队伍建设产生影响。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