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1/3利润来自风电 朱永芃新能源战略梦想成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1日07:4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南京5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0分报道,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还没有显露端倪,中国的发电企业就已经在飞涨的煤价和“稳定”的电价之间的夹缝中喘不过气来。

  当危机爆发煤价下跌之时,原本应该为成本降低感到庆幸的发电企业却意外发现,全社会用电需求急剧萎缩,电又陷入了过剩的尴尬境地。和其他行业相比,中国发电企业在过去两年经历的这个严冬似乎来得更早,暖得更慢,持续更长。

  更大的压力,产生了更大的决心。在国电集团江苏谏壁电厂,中国之声记者汤一亮采访了“督战”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建设的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在他看来,惊涛巨浪过后,反倒更让人头脑清醒。

  记者:在国电江苏谏壁电厂,机器轰鸣,两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正在紧张建设,它们将接替已经不远处被关停的6台33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朱总,曾经的小火电记录了共和国电力发展的历史,为什么现在全都拆掉了呢,电厂的老职工对这些老机组还是怀有感情的。

  朱永芃:谏壁电厂是共和国技术进步的典范,同时也是近些年来电力工业加速发展的缩影,曾经长达十年是全国最大的火电厂,你刚才问为什么要关停,我举个例子,小机组和目前所见的百万的超超临界机组煤耗差了60-70%,60万千瓦的机组煤耗每降低一克煤耗,每年可以少烧5000吨煤,同时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也大大降低了。

  记者:资源类价格从08年开始节节上升,现在煤价不断高涨,发电企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电厂怎么样能够保本,怎么样能够盈利?

  朱永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等政策,眼睛向内挖掘潜力,推广的一个措施就是“煤炭掺烧”的办法。简单说,我们就是找低价的劣质煤掺烧,通过掺烧去年全集团降低了标煤单价70元,节省成本20多个亿,效果非常明显。来源:中广网综合责编:杨祎

  记者:目前,国电的风电发电量72亿度,以占全国24.32%的装机,实现了26.8%的电量和全国33%的利润。为什么国电的风电厂能取得这么好的效益呢?

  朱永芃:第一,国电把大力发展新能源作为战略,始终把风电发展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第二,注重风电的规模效益;第三就是精细化管理。

  记者:在做好主业的同时,您刚才提到在投资上向风电方面倾斜形成规模,您预计风电的前景和收益会怎么样?

  朱永芃:目前在政策方面还没有完善,接入电网方面困难比较大,风机制造的质量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但我认为这都是过渡性的,最终会得到解决,风电前景非常好。我们国家的风电资源有10亿千瓦,陆上2亿多,海上7亿多,风电的效益应该说十分显著。通过加强管理、规模化投资、战略上的引领,在国电集团,风电已经成为利润大户,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利润来自于风电。

  记者: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您为国电集团描画的经营目标和远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朱永芃: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达到国电整个装机规模的30%,同时60万的超临界、百万的超超临界机组成为主力机组,到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占到40%。

  中国国电集团是五大电力集团之一,每年投资的近40%用于风电发展,按照规划,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达到国电整个装机规模的30%。在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看来,国电的这一举措十分具有战略眼光。他说,朱永芃不仅看了一步甚至看了两步、三步看得更远,未来国家发展来看,大量使用煤炭肯定不是发展的方向,所以他不把大量资金投入到煤炭建设上,而更多是看未来的发展,看新能源。

  来源:中广网综合责编:杨祎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