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希腊社会治安混乱危及两万名华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03:35  法治周末

  法制日报记者 陈东升 法制日报通讯员 汪鹏

  希腊当地时间5月5日上午爆发全国性大罢工,至少10万人走上街头游行,引发严重骚乱。已回到家乡———浙江省温州市的希腊华侨华人总商会会长徐伟春今天向《法制日报》记者透露,此次骚乱中,在希腊经商的数千名浙江商人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商铺营业额下降三四成,海运空运贸易被阻断。

  徐伟春说,目前,希腊共有2万多名华商,其中浙商占了三分之二。4月份以来,愈演愈烈的希腊债务危机严重波及当地浙商,不少人的贸易量同比缩水50%以上。

  “法律既是保护自身的武器,也是到国外投资的先决工具。”浙江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夏立安对《法制日报》记者说,“遇到侵权事件,华侨华人应该善于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浙商业务量减少一半

  温州人陈兵雷在希腊生活了十多年,但最近他的日子有点难过———受希腊债务危机冲击,他的公司的生意大幅下滑,“在雅典奥莫尼亚地区的批发点每天销售额只有近6000欧元,比去年同期的业务量几乎减少了一半。”陈兵雷说。

  半年前,希腊开始陷入债务危机,这场风云突变的债务危机也对旅居希腊的华侨、华商造成巨大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雅典和萨洛尼卡的华人批发货行约400家,而分散在希腊各城镇、岛屿和乡村的零售店约2000家。旅居希腊的华侨华人总数将近2万。

  温州籍侨胞李大乐对《法制日报》记者说,金融危机初期,华商生意虽有下降,大体还可维持。但随着希腊债务危机加深,生意急转直下,即使在复活节销售旺季,华商店铺门口也出现了门可罗雀的情形,店面一家接一家关门歇业。

  徐伟春在希腊打拼多年,主要从事服装贸易。他说,希腊债务危机发生后,他的贸易公司日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现在正是销售旺季,往年一个批发行日销售额就能达到3万多欧元,现在不到2万欧元。

  由于希腊全国大罢工,进出希腊的航班已全部取消,海员和铁路工人加入罢工行列,浙商们所倚赖的海运和空运贸易渠道被阻断,这也给当地华商造成巨大的间接损失。

  针对华商治安案件多发

  徐伟春上月底回国,但一直同当地的朋友保持密切联系。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现在雅典的道路堵塞,行人走在路上,鼻腔都充斥着浓烈的催泪瓦斯味,眼睛根本吃不消。

  据了解,随着金融危机影响加剧,在希腊,一些歹徒针对雅典市中区奥贸尼亚地区华侨华人的犯罪活动愈加猖獗。

  有老华侨告诉记者,在希腊,不少非法移民都认为“华人有钱,口袋里装的都是一沓一沓的现金”,这是引起一些不法之徒铤而走险的缘由。特别是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人被抢或者住家店面被偷,最多时候一天发生好几起。

  《法制日报》记者获悉,中国驻希腊大使馆非常重视侨区治安问题,使馆多次拜会希腊内政部、公民保护部、劳工部和雅典警察总局提出交涉,吁请希方强力部门切实保护旅希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希方多次表示,非常重视雅典中心城区的社会治安,将大力集中整顿,尽快改善该地区治安形势,还一方平安于市民。同时,希方也强调,希腊是法治国家,警方只有拘传权,所有刑事案件都必须通过法庭裁决。要求华人在面对刑诉案件时,不仅要勇于报案,而且要勇于挺身而出,敢于出庭作证,通过法律将罪犯绳之以法。如果开庭时无人出庭作证,则警方先前付出的努力毫无效果,而且纵容了歹徒继续作乱。

  专家建议华商依法保护自己

  据了解,近年来,浙商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也遭遇重重困难———金融危机、商业限制、恐怖袭击、暴力犯罪等风险事件屡见不鲜,浙商海外投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分析》项目组组长、浙江省委党校教授李晓敏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他的项目组通过调查后发现,虽然不同国家公民和法人海外利益受到威胁的程度和形式不尽相同,不过一般说来,浙商海外非商业风险可分为政治性政策类、刑事及暴力犯罪类和特大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类等三大类风险。

  “就政治性政策类风险来说,往往是个人和企业法人无法控制的。”李晓敏说,最好的避险方法是避而远之。

  李晓敏认为,浙商所遭遇的刑事及暴力犯罪类风险,多因当地社会阶层矛盾激化,社会法律秩序松弛,导致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犯罪活动严重。“遇到这种因刑事犯罪或者带有排外性质的非行商风险,作为浙商个体来讲,财物损失是小事,保全生命是最重要的;不但要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更要强化安全措施”。

  同时,李晓敏提醒,遇到特大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类风险,浙商要关注所在国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安全提示,注意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和意外事故,要有逃生和自我救助能力。

  目前,非商业风险已经成为浙商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障碍。那么,浙商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与手段,预防与应对非商业风险呢?

  李晓敏认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是浙商海外经营活动第一课。浙商要养成随时上外交部网站,了解海外安全动态的习惯。同时,要经常性收看国际新闻和关注国际形势。特别是当国际局势出现新变化,或者个别地区政局发生动荡或者政局不明时,更要随时跟踪事态动向。

  夏立安对《法制日报》记者说,领事保护是中国政府保护公民海外利益的最合法最有效途径,也是浙商海外安全最可靠最有效的保障。但是,按照外交公约和领事协定,一国政府实施的领事保护是有限定条件的,时效性很差。因此,浙商还必须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的作用,借助华侨华人资源,利用各种人脉优势,以减少风险。

  法制日报温州(浙江)5月11日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