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盘点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若贸易战则双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4日16:14  财经国家周刊

  中美战略与经济  大对撞

  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于5月24至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沿袭前次的“双轨制”,此次中美高级官员们的会晤也是战略对话和经济对话并行。

  人们注意到,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处在这样一个宏大的、不断变化的背景之下:全球经济复苏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中美经济关系正发生微妙变化;2010年上半年中美不约而同发布了各自的外贸发展计划;中美的全球关切具有越来越多的交集……

  中美外贸同争第一”的竞合

  中美出口产品在未来20年将体现为“差异化竞争态势”,可以达成共赢

  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5月16日至26日率清洁能源企业代表团访华。作为奥巴马政府首个内阁级别的商贸访问团,此行目的非常明确——增加出口,促进就业。

  解决严重就业问题,缩减外贸逆差扩大趋势,牢牢把控美国经济的全球地位……在一系列政策目标牵引下,出口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被大大提升,并已成为奥巴马政府未来贸易战略的核心。

  1月27日,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5年内出口翻番的目标;2月4日,骆家辉提出“全国出口计划”;3月11日,奥巴马又在美国进出口银行年会上重申此出口目标,5年内要为美国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

  4月18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广交会上正式公布了一份《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并以推动经济增长为目标,规划了未来20年内中国外贸发展目标,实现十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翻番,二十年成为贸易强国的目标。

  该课题组负责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向《财经国家周刊》透露,商务部根据此研究报告制定了未来外贸指导意见,并已经上报国务院,该报告对未来“十二五”规划也有很大意义。

  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仍没走出危机的阴影,中美两个大国此时先后抛出雄心勃勃的未来贸易战略,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这会加剧双方的摩擦甚至导致贸易战,还是可以保持竞合关系,实现共赢?无论结果怎样,中美两国在为各自目标奋斗时,将不得不把对方考虑在内。

  两个新战略前景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把出口倍增的最终目标概括为,“确保21世纪仍然是美国的世纪”;而中国商务部《战略研究》设立的终极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世界贸易强国地位。

  《财经国家周刊》获悉,中国商务部的课题研究已经注意到了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和竞争性,用8页篇幅详细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战略之竞争”问题。该研究认为,“美国绝不甘心沦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中美两国各自新贸易战略,都着眼于抢占战略制高点,未来中美贸易竞争态势不可避免。

  根据奥巴马的出口战略蓝图,美国政府日前已成立了“出口促进内阁”和“总统出口委员会”,按其目标测算,美国出口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5年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额达到2.1万亿美元,回归世界第一的位置。

  “美国政府的出口战略有其合理性,但最终能不能达成目标还要等两三年后才能看出端倪。”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说。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则认为,美国的出口倍增计划仅仅是个“政治动员”而已,成效不一定很妙。美国的低端制造业已经大部分从国内转移出去,而其高端制造业的成本相对较高,欧洲、日本和韩国都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2001年至2009年美国出口额的平均增长率是4.1%,排除2009年金融危机严重的一年,前八年出口平均增长率也仅有6.9%,这与15%的增长率相差悬殊。

  但骆家辉在率团访华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正在重新审查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政策,大有迎难而上的决心。

  中国商务部的报告则分析指出,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总贸易(货物贸易加服务贸易)出口国,虽然目前其货物贸易出口暂居第三位,但美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其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9%,只要强化出口促进,放宽出口管制,货物贸易出口重返世界第一座次并非臆想。

  相比美国的出口战略,中国商务部的课题报告描述了未来5至10年中国外贸发展情况,预测到2015年中国货物出口额达到1.8万亿美元,年增速为7.2%,占世界比例9.8%,位居世界第一位。到2020年进出口总额均实现翻番。

  对中国的出口目标,孙哲表示,实现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因为2001年至2009年中国出口平均增速为18%,比设定的目标高很多,或许中国还会提前几年达到这个目标。

  按照对两国数字目标的分析,中国未来战略似乎比美国更容易达成,但两国几乎同时为自己的未来设立了“第一”的属性,竞争难以避免。

  未来之争

  中国商务部的课题研究没有仅从数字作两国的比较,它指出中美两国出口新战略将构成“天然竞争态势”,形成战略性的全方位竞争。

  一方面,这种竞争体现在贸易空间上。课题研究认为,未来5年世界经济会保持3%的增长速度,世界贸易可能保持5%的增长,而世界市场需求是相对有限的,美国出口若大幅增长,必将压缩其他国家贸易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美国出口战略中包括国别贸易战略,即与关键贸易伙伴商签自由贸易协定,亚太地区是美国的战略重点,这与中国加速构建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形成竞争态势。

  霍建国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示,中美两国都在想方设法扩大本国出口市场,两国在市场份额和潜在目标市场上存在比较大的竞争关系。中国很看重东南亚市场,美国也很看重,这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争夺”态势。这种争夺不完全表现在产品竞销上,而是更多表现为战略利益层面。

  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前4个月双方贸易额同比增长了58.5%,促进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了45.6%。自贸区使中国海外新兴市场得到了迅速开拓。

  中国对东南亚市场的兴趣不仅局限在开拓东盟自贸区,还可能进一步与韩国和日本建立单独的自贸区。5月6日中日韩自贸区联合调研首轮会议已经在韩国首尔举行。

  而美国也正在积极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其中涉及到东南亚的新加坡、越南和文莱等国。奥巴马将在6月访问印度尼西亚,而且承诺要尽快推进与包括韩国在内的四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这些都表明未来中美在东南亚的利益将形成越来越多的竞争,背后体现的是大国之间的博弈。

  更值得关注的是,课题中提到美国可能为实现出口战略而实施更具攻击性的贸易政策,其中包括汇率、知识产权、反倾销、反补贴等政策。美国为实现出口目标,可能会迫使其贸易伙伴更大程度向美国企业开放市场。其中,中美汇率政策博弈将在战略竞争中长期存在。

  课题对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的汇率战和贸易战表示了担忧,提出要通过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在华美国公司与美国进行充分沟通,但也表示要直面美国掀起的一波又一波贸易摩擦,提前制定报复性应对预案。

  摆脱不掉的贸易摩擦

  2009年,美国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达到23起,涉及金额超过72亿美元,占当年中国所有贸易救济案件案值的57%。美国是与中国贸易摩擦涉案金额最多的国家,尤其2009年9月由奥巴马签署的轮胎特保法案,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轮胎实行惩罚性关税,案值高达22亿美元。

  2010年3月15日,美国130名两党议员联名写信给美国财长盖特纳和商务部长骆家辉,要求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一度将两国摩擦推向沸点。

  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在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铝型材进行“双反”立案调查时,并没有驳回申诉书中关于调查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构成补贴一项,且宣布推迟作出决定。

  北京嘉润道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军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美国从未对他国汇率偏差发起过反补贴调查,此前美国对华十余起反补贴案中,申诉人有关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列入调查的申请均遭美国商务部驳回,但针对此案,美国商务部却一反常规地采取了延迟考虑的态度。

  张军强调,一旦汇率问题列入反补贴调查,它将会适用未来所有案子,“这无疑会点燃一场贸易战。”

  第三方利益集团的加入让形势变得更加复杂。此次铝型材双反立案调查,便是由北美最大的工会组织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和行业协会铝型材公平贸易委员会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的。

  这两个组织认为,中国输美铝型材以低于成本价值32%到33%的价格在美国倾销,因此2007年至2009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铝型材增长了90%,对美国国内产业和就业岗位造成影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认为,大部分的贸易摩擦不可以简单用国家与市场的“两维”观点来解释,而应代之以国家、市场与社会“三维”互动的分析框架。即除了代表政治体制核心的国家和以经济行为体公司为代表的市场力量之外,还有一个社会行为体,它主要包括代表狭义部门和集团利益的劳工集团或工商集团,以及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等公共利益集团。

  美国商务部在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否要被列入政府补贴行为调查一事上的态度模棱两可,体现了第三方利益集团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在王勇看来,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受到利益集团的制约较为明显,这本身就会带来摩擦的长期不可避免性。

  贸易战=双输

  尽管中美之间竞争与摩擦会长期存在,但贸易战在中美经贸关系的大乐谱中却显得格格不入。

  5月16日,骆家辉在抵港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中美贸易战将会造成双输的结果,美方会就此问题与中方交换意见。

  虽然在本轮对话中,美国会抛出很多问题向中国施压,中国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击,但是中美双方都不会放弃对方的大市场。孙哲认为,美中两国将在施压与反施压中寻求合作,“合作型施压”是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大趋势。

  据美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已由2001年美国第九大出口市场跃升为2007年的第三大出口市场。2001年至2009年,美对华货物出口额增长262.8%,是同期美国总体出口增长率的5.8倍。

  在金融危机爆发全球需求迅速下降的状态下,2009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仅比2008年下降了0.2%,而在美国前十位出口市场中,另外九个市场却有8%至21.6%的降幅。至今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还没明显向好,而在发展中国家里,中国的内需已非常强劲。孟克文也表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持续增长是美国出口战略实现的必要条件。

  对于中国来说,虽然两国摩擦不断,但美国一直以来占据中国前两位出口市场的位置,2001年至2009年中国对美出口额增长307%。2009年中国对美出口额2208.2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18.38%,仅次于第一出口市场欧盟的19.7%。

  孙哲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多年来中国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卖价均比欧洲市场高,美国市场成为中国大量出口产品的首选地。

  多位国内外专家认可这样一种判断:美国没有理由也无法抛弃中国这个大市场,同样,中国也离不开美国这一开放市场,因此双方的贸易战必然造成双输的后果。

  双赢:全球经济压舱石

  骆家辉表示,温家宝总理关于2010年将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从2005年基础上提升20%的计划,将为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带来巨大机遇,有望提升美国人的就业率,而这更是一种“双赢”的合作。

  中国商务部一位参与上述课题研究的官员对《财经国家周刊》分析指出,中美两国出口产品的差异化还是比较大的,即使中国逐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未来两国出口竞争仍然存在很大差异。

  产业升级的基本规律是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减少,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增强。但是中国情况比较复杂,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而且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大约相差20年左右,因此未来中国制造业会呈现出“全产业链上的竞争力”,即高端的制造业越来越强,但相当一部分低端制造业也没有丢掉,而美国则主要以高端制造业为主。

  中美出口产品在未来20年构不成太多正面竞争,这位官员将其称之为“差异化竞争态势”,中美在未来出口市场中可以达成共赢的局面。

  中美两国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对全球经济起到重要的影响。

  根据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从1945年起,贸易自由化给美国带来每年1万亿美元的经济收益,美国每个家庭的平均收入增加了大约9000美元。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GDP由0.36万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9年的33.5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出口份额占到了世界比重的8.7%。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美国人还有更远大的蓝图。

  中国美国商会于2009年初就公布了一个中美经贸关系未来30年的目标,称为“三个万亿计划”,即到2039年,实现美国对中国年度出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公司在华年度销售额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公司在美国年度投资额超过1万亿美元。计划公布后,美国政府也对于中国美国商会的这个目标“表示欢迎”。

  2009年美国对中国出口额仅为700多亿美元。孟克文对《财经国家周刊》说,中美贸易之间存在巨大潜力,他对中美未来共赢的双边贸易关系充满信心。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表示,尽管中美经贸摩擦从表面上看正在扩大,有时甚至十分激烈,但透过公开争执去观察利益的互动和交换,可以看到,中美互惠利益在增加,双赢部分也会逐步扩大,中美经贸关系的客观发展方向是使两国社会中更多的利益集团和个人从中美互动中得到好处。

  “如果中美两国各自的经济和相互合作以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相互依存的中美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发动机和压舱石。”王缉思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美战略 经济对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