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安具有国际化大都市之“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7日07:21  三秦都市报

  用历史文化解读“国际化”

  提到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陕西民俗研究专家傅功振赞叹说“怎一个‘大’字了得,这不仅体现了在国际化视野下的一种大思路、大胸怀、大视野,更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伟大举措,作为西安人,无不感到振奋与鼓舞。”

  傅功振说:“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应依托历史文化积淀及当代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将西安打造成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西安要用历史、用文化解读‘国际化大都市’。”

  文化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其生命力所在。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在历史上曾经是成熟的国际化大都市。而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看,傅功振说:“西安具有国际化大都市的‘势’。”

  文化生态产业链正在形成

  “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给予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傅功振告诉记者,“一个新型的大都市如何与旧有的文化共存,在建设时能够做到保护恢复‘原生态、原遗址、原文物’,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而西安依托“原生态、原遗址、原文物”,以文化产业带动旅游、带动经济,就是一个非常准确的发展途径。比如西安准备在三年内建成百座博物馆的计划及曲江新区正在打造的中国第一个“博物馆之区”计划,这些都是文化产业的大手笔。傅功振认为,西安正在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文化生态产业链。

  要让经济、生态、文化共赢

  “关天规划”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所包含的并非只是对经济数据的追求,更是对生态、文化等多角度的全方位转变。

  傅功振说:“目前西安的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的开发建设的斐然成绩,就是看到了生态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直接关系。水波荡漾的湖泊、翩翩起舞的水鸟,浐灞生态区就已经用“绿色”说明了自身文化产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从一个点说明了自然生态环境对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强大的推动作用。”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系,西安已经走在一条文化生态产业良性发展的路上,并已取得了生态、文化、经济共赢的局面,“华夏故都 山水之城”的西安新形象已然显现。

  实习记者 姜宇钦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