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折不回李东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6:17  南方人物周刊

  百折不回李东生

  乍看本期封面,或会有植入性广告的错觉,但看详细内容,你或会有一点感动。

  王者归来之前,总会有可以想象的艰辛和曲折,几乎每一个创业者,或企业的领军人,都会有同样的人生轨迹。

  和他同时代的企业家,很多人也许比他的能见度和知名度更高,但未必有他的阅历,他的阅历无法用沧桑两字加以概括,但如果没有这一页页的沧桑,他也很难走到今天。

  说他是老派的企业家,可能与他信奉的座右铭有关。曾国藩的“顺势明道”以及阅读过所有曾国藩著述之后的感悟。自省与坚韧,殊为难得,成功或者失败的企业家,最缺的不是坚韧,而是自省。

  开弓没有回头箭,是对百折不回最通俗的诠释。但没有自省,就没有百折不回的动能。

  读过李东生和TCL的故事之后,你会发现,百折不回这4个字,对李东生真是再贴切不过的概括。

  杨锦麟(凤凰卫视)

  《李东生 王者归来》

  在中国做企业做实事的都崇拜毛泽东那套斗争理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胜者为王的那套理论,李东生不过是众多信奉毛的企业家中的一个,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中国独有的,有什么特色可言呢。而那些所谓信奉韦尔奇、科林斯的只不过是表面装出来的国际化,真正做企业的人还是信任毛的那套东西。

  其实,我想知道的是,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正的原因不是他说出来的冠冕堂皇的那些什么中国制造的漂亮话,肯定有些别的原因,这个可能我还没看出来到底是为啥。

  ——车语者(新浪网友)

  《重返常识路犹难》

  互联网让不习惯当着人面说话的中国人有了表达方式,可是,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是否也应该先审视一下自己呢?是否应该审视一下自己那习以为常的从众心理有没有在作祟呢?

  ——木子林夕雨文(新浪网友)

  毋庸置疑的是,当一个人积累了一定的名望,那么他在某一个行当是可以拥有甚至垄断一部分的话语权的。他的存在也成了官方有民主和言论自由的象征,一个民间和官方都可以用来炫耀的标志物。多数中国人从这些相对率真甚至不乏刻毒的文章中释放了一种情绪,起到心理减压的作用,这反而掩盖了真正应该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他们的文章和话语,也只能是可以批评可以嬉笑怒骂但核心问题绕着弯说的中国式说话。韩寒本无意做思想家,可“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比之于那些胡言乱语的专家学者,他显得是那么地真实可爱,当然为庸众所拥戴。韩寒之所以是韩寒,是我们这个死气沉沉的社会凸显了他的价值,他的价值反衬了更多人的无价值。所以韩寒的存在,既是这个时代的骄傲,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那么这个社会更严峻更紧迫的问题要靠谁解决?我想当指望更多觉醒过来的热血青年。

  ——戴天齐(新浪网友)

  《回家》

  看了很难受,那些所谓“公家人”还是人吗?那些冤假错案,所给那些无辜的百姓带来的灾难,是这国家的悲哀,在这一个文明的时代竟然还有这样肮脏的事情发生!

  ——新浪网友

  可叹!现实生活的内容写得像中篇小说,但它却是现实,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事情!

  ——新浪网友

  《从革命青年到地产巨商 ——施永青的60年》

  受社会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资本家,比农民出身的原始资本家要好得多,对社会有益得多。

  ——(PPT)网易广州网友

  这位作者是什么意思?投机分子大有人在!当时为了自己的“前途”高喊“革命”,看到有自己利益的时候了就现出“本来面目”,有什么稀奇?投机分子和伪革命有的是啊。

  ——网易四川绵阳网友

  “世博人家”的困惑

  “世博人家”是上海世博会的首创——特意找出几百户能空出一间卧室的市民家庭,用来接待外地尤其是国外来参观世博会的游客,让客人零距离地感受上海的热情与魅力,创意不得不说是绝妙。

  可是,世博会开幕半个月了,酒店的生意爆满,以“分担世博住宿压力”为初衷的“世博人家”,却至今没有迎来一个游客入住。

  看看“世博人家”的标价:在150-200元之间,在上海算很“亲民”的了。为啥还没人住呢?

  原来,入住“世博人家”不是件容易的事。

  按照规定,所有“世博人家”由“世博人家服务中心”统一安排,“世博人家”不能私自接待客人,而要得到服务中心的统一安排,必须通过指定的9家旅行社。

  全国旅行社那么多,天知道这9家旅行社是哪9家。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利润稀薄,据说这9家旅行社对“世博人家”的推广也极不卖力,“有一家旅行社甚至很惊讶地表示,不知道自己是世博人家指定旅行社”。

  “世博会期间,旅行社都希望做更赚钱的线路,世博人家操作起来复杂,利润又不高,加上这不比宾馆,条件不一,旅行社怕遭游客投诉,所以大家都拖着不推世博人家的线路,更不可能作为主打产品宣传。”一名旅行社人士一语道破天机。

  行政,在市场面前,低下了头。

  本刊记者 陈磊

  布洛克与杂志写作

  两年前我看了美国侦探小说家劳伦斯·布洛克的第一本书,之后陆陆续续地看了他的很多作品。一方面,我惊叹于他对自己的忍耐力,30年来,他用同样的叙述方式不断重复着同样的母题。他难道不觉得烦吗?另一方面,如谎言不断重复也会变成真理,当同样的叙述方式如复调般不断重现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种世界观。所谓“华尔街日报体”不也是同样的意思吗?

  我觉得,布洛克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影响杂志写作的。

  第一,在那么短的操作周期里,记者已经越来越无力自诩为真相的呈现者了。我无法仅凭两个小时的采访,就以上帝的姿态给一个采访对象定性。我能做的只是凭借我比读者多出来的会面特权,提供私人的、相对一手的见解。这也是布洛克的做法。他从没像古典推理小说那样客观真实,而是通过一个个私人化的碎片,拼凑出最后的图景。

  第二,布洛克告诉我,迷人的除了结果还有过程。新闻中探寻真相的过程,往往比结果还有意思。人物写作,约访和采访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传统杂志写作排斥这些主观性或与主题无关的东西,但读布洛克的经验告诉我,这些被排斥的细节同样迷人。

  本刊记者 刘子超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