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比“弹棉花”还轻的“重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1日14:59  北京晚报

  苏文洋

  湖南曝出出厂价15.5元/瓶的芦笋片,到了医院卖到213元/瓶,利润率高达1300%之后,央视又曝光陕西抗癌药恩丹西酮成本不到4元,在医院的零售价却是每支80到90元,利润率高达2000%左右。央视记者了解到,还有其他很多药品也是这样,出厂价只有医院零售价的十分之一,或者是七分之一、八分之一。

  我们的社会没有记者还真不行。这些“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怎么主管部门都视而不见呢?新闻一曝光,主管部门坐不住了,湖南省成立了由省纠风办牵头,卫生、物价、药监、工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芦笋片事件暴露出来的相关问题。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将出“重拳”打击流通环节恶意加价、牟取暴利的行为,研究制定暴利界定标准,严审企业生产成本防止虚报。还是媒体报道,卫生部“重拳”治理高医药费,正在修订药品集中采购规范,将制定医药代表行为规范。

  我们的媒体喜欢夸张,政府部门一说什么,不管干没干,效果如何,一律冠以“重拳”,诸如重拳严打哄抬农产品价格行为,重拳严打“小金库”,重拳整饬高考纪律,重拳打击囤地炒房、捂盘惜售等等。至于打了多少记重拳,落在被打击者身上重不重,为什么越打重拳反弹越厉害,不见有记者追踪采访。

  什么叫重拳,什么叫轻拳,什么叫虚晃一拳,我们“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你看拳击比赛,不说一拳把对方打趴在地,也得打得鼻青脸肿、眼冒金星,那才叫重拳呢。我过去有个同事,酷爱玩散打,有一年全国比赛拿了第三名,他那个级别一共3个人比赛。比赛回来,眼眶青肿,门牙没了,那才叫挨了重拳。他平时在办公室里,经常拿我们哥几个当“假想敌”,围着我们“嘿嘿”出拳,并不伤人,我们虽然心里头怕怕的,但是明白他不会真打,还是我们的好同事。我不晓得那些卖暴利药的、囤地炒房的、炒大蒜炒绿豆的、私设“小金库”的、高考作弊的,面对一年又一年的“重拳”真怕还是假怕,还是嘴上说怕心里其实一点都不怕。到目前为止,调控楼市的重拳,开发商似乎没有一个怕的,不仅心里不怕,连嘴上都不服软。这简直让我们的“重拳”太没面子了。

  我建议记者同行今后报道各项措施出台时,尽量不用“重拳”二字,非用“拳”字,就写“出拳”好了,给自己留有余地,也让打拳的有点面子。“出拳”可以出各种“拳”,观众心明眼亮,自然看得清楚。就说暴利药吧,你说“重拳”能打谁?打中间环节?出厂价15.5元/瓶卖到185元是物价局定的供货价,“重拳”能打物价局吗?185元的供货价基础上顺加15%的差价是物价部门、卫生部门规定,医院执行国家规定,“重拳”也打不到医院身上。很多问题,捯来捯去,都捯到政府部门头上,自己给自己来一记“重拳”,勾拳?乌龙拳?怎么可能呢。小时候,我最喜欢看街头弹棉花的,师傅手里拿着弓子,“嘭嘭”一弹,棉花膨胀,好大一床棉被呀。药价暴利到了2000%,那得需要多重的“重拳”呀!手上如果没有拳击手套,而是拿着弹棉花的弓子,不是我说泄气话,极有可能打出的是比“弹棉花”还轻的“重拳”。J012

  更正:本版上周五“今日快评”中徐慕云《故都宫闱梨园秘史》错为“宫闹”,特此致歉。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