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契丹人向往春水秋山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1日22:54  内蒙古晨报

  在内蒙古辽上京博物馆藏有两件辽代雕刻大雁纹饰的“春水饰品”,为我们展示了契丹人向往春水秋山生活的场景。

  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收藏着两件辽代雕刻大雁纹饰的“春水饰品”。其中一件是出土于辽上京汉城的骨簪,这件骨簪通长约7厘米,簪体洁白光滑细腻。在簪体的前部刻有一只正展翅飞翔于祥云间的大雁,大雁引颈伸头两爪后曳奋力向前高飞。另外一件是出土于辽上京遗址南部白音敖包的一枚透雕大雁纹饰玉石耳坠,其头部已残。这件大雁纹饰耳坠所雕刻的大雁,正欲从池塘荷花丛中腾空飞起,大雁的下面一枝硕大的舟形荷叶将其托起,而大雁的羽翼部分恰好与荷叶巧妙地连接在一起。文献中将这类题材的辽金时期饰品称之为“春水饰品”。

  两件“春水饰品”的创作题材,正是对当时契丹人生活、生产实物的反映。在辽史泰斗陈述所著《契丹经济史稿》中,引用《北史斛律金传》,对契丹人捺钵习俗有这样的记述:“秋朝京师、春还部落”号“雁臣”。正因两地转徙如候鸟鸿雁,固有“雁臣”之称,这是对有着捺钵习俗的契丹官员的一种形象称谓。由此可见,大雁在“捺钵”活动中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是“春水”活动所要获猎的自然对象,而且还具有着代表“依随时令转徙”的象征物。这里的大雁纹饰也正是当时契丹人表现出的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之一。另外从审美的角度看,大雁体性温顺、飞翔在天空时姿态优美,将这样生动美丽的形象作为纹饰,装点在随身佩带的饰品上,自然有锦上添花之美。

  这些“春水饰品”题材的创作,表现出当时契丹人对“春水秋山”活动的向往,也突出了“捺钵”习俗在契丹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本报记者 张昊文

  (本文创作时参阅了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张兴国、许秋艳二人有关文章,在此感谢)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