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污染物减排指标多次进入五年规划,但正如环保部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所证实的,环保规划从未完成过。不过,这个问题今年可能会得到改变。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昨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乐观预期“十一五”规划减排目标的实现前景。这次发布会上还推出了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规划实施首达进度要求
张力军评价当前减排进展时称,“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主要规划目标有望首次如期实现,“是截至目前执行得较好的一个环境保护五年规划”。
2006年,全国人大批准了“十一五”规划。该规划确定,“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要降低10%。而以往的五年规划中,这两项主要污染物也均有削减目标,但从未完成过。
“十一五”实施首年即遇尴尬。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发现,被列入“约束性指标”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降反升,该现象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该指标能否实现的担忧。此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表示,“十一五”减排指标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完成。不久,国务院发布文件,明确对“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施问责制,对于未能完成目标的省级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
部分指标不降反升
根据昨日发布的环境公报,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如果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目标均能实现,将是中国首次实现五年规划中对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承诺。
不过即便如此,“十二五”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张力军表示,“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二氧化硫自2007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了不降反升的局面,二氧化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这给我们的减排工作敲响了警钟。”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杨华云
■ 焦点 1
领导调动不影响问责制
作为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一个方式,国务院曾明确提出问责制。由于国内近期大规模调整了省级主要负责人的职务,问责制是否会落空?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昨日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直言, “十一五”减排能有现在的成果,很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问责制,“问责制重要的是由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来承担减排责任,问责也是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张力军表示,由于问责每年都进行严格的考核,每个领导在其任期内完成的情况都是明确的,“所以追究责任,谁该承担什么责任也是明确的,这个责任不会随着职务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他亦表示,也有一些省份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明确作了这一期间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职务不予变动的规定。
2 垃圾处理办法将征民意
几乎每次以环保部为主角的发布会上,环保部官员都要面对垃圾处理的问题,昨天也没有例外。
对于因为垃圾处理而引发的一些群体性事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分析,其中有土地开发利益的驱动,使得垃圾处理厂周边土地过度开发。此外,公众对于垃圾有心理上的排斥,公众对垃圾处理和对环境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
他承认,也有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和透明度不够的原因。
对于如何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张力军透露,近期国务院领导批示,环保部、住建部、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提出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综合性措施。他透露,该文件形成以后,将在环保部网站和《中国环境报》上全文予以发布,征求全国人民意见。
2009年环保“成绩单”有喜有忧
据新华社电 环保部3日公布的《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9年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十一五”环保规划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岸海域总体为轻度污染。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介绍说,全国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3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上年持平。2009年,环保部组织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草案在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管理、机动车环境管理以及处罚力度上均有重大调整。
公报表明,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2009年,全国612个城市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6个,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8个。
公报指出,全国74.6%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好”和“较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好”和“较好”的占76.1%。
●三湖仍为重污染
公报显示,太湖水质总体为劣Ⅴ类,滇池水质总体为劣Ⅴ类,巢湖水质总体为Ⅴ类。三湖水质与上年相比均没有明显变化。监测的9座大型水库除千岛湖和松花湖水质好转外,其它7座大型水库水质无明显变化。丹江口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水质为Ⅳ类。
●酸雨覆盖258城市
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监测的488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258个,占52.9%;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164个,占33.6%;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53个,占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