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中产超50% 形成的关键土壤:公平

  透视观察

  中产阶级大规模形成需具备两大土壤:一是快速的经济增长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二是公正清廉开放的社会使多数人依靠自身努力向上流动成为可能。1970年代香港社会分层时的政策环境,对今天的中国内地具有镜鉴意义。

  香港的中产阶级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依据较宽的标准,目前中产家庭数超过香港全部228万户家庭的50%。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分析认为,1970年代香港中产者的大量产生得益于两点:一是经济飞速发展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遇;二是当时推行的一系列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使这种向上流动的机遇成为现实可能。

  上世纪70年代香港社会分层时的政策环境,对今天中国内地具有镜鉴意义。

  宽标准:香港中产占比超50%

  何谓中产阶级,香港经济学者和社会学者的标准有所不同。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雷鼎鸣认为,应以收入为主要标准,同时辅之以教育程度、职业和住房(香港的住房是最贵的资产)。依据这一较为宽泛的标准,雷鼎鸣认为香港的中产家庭至少占全港家庭的50%以上。而在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吕大乐看来,收入并非确定中产的主要标准。“在香港,月收入在2万到5万港币(现1港元约等于0.87元人民币)完全可以列入中等收入之列。但属不属于中产阶级,还要看你的职业、学历,生活消费方式及价值观。”

  描述:两种典型的中产家庭

  吕大乐告诉记者,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是典型的香港中产阶级成长轨迹———1950年代出生于从大陆移民来港的草根之家,在公共屋村(廉租房,一般约40平方米)长大,青年时期赶上香港经济起飞的1970年代,期间读港大、到英国念博士,回港后在大学教书。属香港战后“婴儿潮”一代的雷鼎鸣,与吕大乐的中产轨迹类似。而1970年代的香港,为他们提供了通过个人努力向上流动的机会。

  记者采访了另一中产人士苏女士。她成为中产,与父辈早在1960年代买下两套住房有很大关系。据记者目测,其中一套房面积约50平方米,当时只花了5万港币,而现在,香港已寸土寸金,平均楼价每平方米超过10万港元。

  家道殷实的苏女士没有上过大学,但据记者观察,她重教育、有见识、懂经营,是香港中产的另一类典型;在她看来,香港之所以成为“好香港”,是因为“有了廉政公署和9年义务教育制度”。

  公平:中产形成的关键“土壤”

  大量形成中产的1970年代,对香港意味着三件事:一是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期;二是社会因成立廉政公署日益走向公正、开放和廉洁;三是政府开始推行公屋、义务教育、新市镇等系列民生政策,香港社会日益向现代化转型。

  上述三点,在吕大乐看来,恰是一个社会大规模形成中产阶级的必需土壤———快速的经济增长,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公正清廉和开放的社会,则使多数人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成为可能。

  也就是说,在向上流动的机遇面前,你要做的就是勤奋努力和发挥潜力,而非依靠门第裙带、投机取巧,更不可能是对国有资产巧取豪夺。有了“起点公平、机会均等”的社会土壤,中产人士依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路径便具有可复制性,他们会成为社会纷纷效仿的榜样,由此形成全社会努力向上、奋发有为的良性情绪和氛围。

  事实上,这种“可依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社会氛围和人生信念,在今天的香港依然很普遍。据雷鼎鸣介绍,香港科技大学的本地学生中,70%以上在“公屋”或“居屋”长大,公平的社会环境对于草根阶层改变命运至为关键。(《瞭望》新闻周刊)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