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哈尔滨都入夏了,南京咋还这么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03:49  现代快报

  

哈尔滨都入夏了,南京咋还这么凉

  昨日,南京一位市民正骑行在小雨飘摇的街头 快报记者 辛一 摄

  昨天下午下起了阵雨,吴女士提着粽子回家,又翻出已收进柜子的春秋装。“这到底是不是夏天啊?”说话时,吴女士有点底气不足,“明明该越来越热,却又凉起来了。”

  6月7日,南京的最高气温为23.8℃;6月8日,南京的最高气温为21℃;今天,南京最高气温仍为21℃。

  根据入夏标准,连续5天气温在22℃以上才能称为夏季,南京最有机会入夏的时间在5月24日,但是由于阴雨天气,冲刺入夏的最后一天气温滑落,南京的“夏天”处于尴尬的境地。

  喜怒无常的老天爷

  回望前几个月天气的表现,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喜怒无常”来描述。

  冬天的脚步拖拖拉拉,让人们迟迟不敢脱掉厚重的冬装;本该温暖的3月,被无情的“三月雪”给打压回去;3月28日,南京终于入春了。然而不怀好意的“倒春寒”让人们又穿上了棉袄,好容易熬到了5月,老天爷的表情一下子从“阴冷”放晴,气温“嗖”地蹿到了30多摄氏度,还创下了“最热”的纪录。

  “今年的天气似乎与往年不太一样,异常天气都被放大了。”江苏气象专家余志豪表示。

  这还不算,进入6月本该热起来的天气又变冷了,坐着入夏的秋千但始终没有夏热的感觉,如今已经到了6月,“任性”的夏天还是没有脚踏实地站稳。气象专家表示,根据严格的入夏标准,目前南京并未入夏。这将成为近百年来最晚到的夏天。

  上海南京被夏天遗忘?

  到了5月,33.8℃突破南京百年一遇的历史气温,江苏似乎一脚跨入夏季。但是随后暖湿气流都不太强盛,日平均气温始终没有完全达到入夏标准。

  今年4月29日,广州宣布入夏,入夏偏晚;5月19日,北京宣布入夏;6月1日,哈尔滨宣布提前1个月进入夏天。南北都入夏了,但南京的夏天始终没能站稳脚跟。

  “按照中央气象台的入夏标准,我国南北都已经入夏,而江苏、上海都没有入夏,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江苏省气象专家余志豪表示,在气象上,气温由南向北依次逐渐升高,热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因此春季、夏季都是由南方向北方推进的,而秋冬季节反之,是由北方向南方逐渐推进变冷的。这种天气状态才是气候的常态。根据这样的气候条件,植物的生长也是自南向北逐渐成熟。

  中央气象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入夏的步伐并不是规规矩矩地由南向北推进,华东地区的上海、南京等地目前尚未排进入夏的日程表中。受到降水影响,气温将保持低位运行的状态。南京、上海入夏的日子,可能又要往后推延了。

  这次降水“不寻常”

  “进入6月份以来,一般受到弱冷空气的影响,才会局地出现强对流天气。但是这两天的雨水却不一样。”余志豪表示。

  6月8日前后,全国大范围地区均有强对流降水,而这场雨水一路东移南下,这样的天气并不多见。余志豪解释道:“由于今年副热带高压不强势,给冷空气长驱直入带来机会。这次全国大范围的降水,就是冷空气由西北向东部行进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5月份,江苏地区一直受到冷高压控制,气温都在22℃以下徘徊,而副高的位置偏北,气温也就一直无法升高。所以5月,华南地区的多次强降水可以看做是冷暖空气相互较量的过程。中央气象台气象专家杨贵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5月华南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冷暖空气势均力敌。一方面,5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在北极极地地区的冷空气正好在欧亚大陆上空不停旋转;另一方面,从热带洋面上过来的暖湿气流逐渐加强,当两者“不期而遇”便产生了频繁降水。

  今年夏天会很凉快吗

  “进入夏季的关键因素就是看‘副高’,这里‘副高’也是指暖空气。”余志豪表示。

  大气环流调整后,一般进入6月,副高和台风就会成为江南舞台上的主角。只要副高很强,就会带来晴热,而一旦台风来了,就会带来大风和雨水天气。一般在芒种前后副高逐渐增强,南京都会出现一段比较热的天气。但是,今年6月以来,南方的暖空气(副高)往北移动的不太正常。暖空气一直很弱,所以北方的冷空气就占了上风。

  根据气象资料,一般进入夏季的时间最早与最迟相差是1个月左右。而根据近60年来的天气资料显示,南京夏天来得最晚的是1954年6月3日,可以说今年夏天来得晚了些;但根据南京1905年以来的气象,最迟的入夏时间为1918年6月17日,今年的入夏时间突破百年纪录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的夏天会不会很凉快,会不会夏天很短暂,一切都很难说。”余志豪表示,虽然现在副高不活跃,但是不代表后期不会发生变化。未来天气系统中,引导夏天的副高,后期可能会发生缓慢变化也会发生突变,未来情况现在还很难说清楚。

  快报记者 孙羽霖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