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呼和浩特 从“乳都”向“绿都”嬗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23:09  内蒙古晨报

  

呼和浩特从“乳都”向“绿都”嬗变
呼和浩特从“乳都”向“绿都”嬗变
呼和浩特从“乳都”向“绿都”嬗变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如果把“伊利”誉为代表内蒙古的舞者,那么,在奥运会、世博会的舞台上,“伊利”以其绚丽、优美的舞姿向世界展现了无尽的魅力。

  如果把伊利的成长视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那么,当这个中国最大的乳品企业从草原发家,一步步登上奥运、走向世博,内蒙古经济的发展目标也同样完成了从GDP赛跑中胜出到探索到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的蜕变。

  5月24日,黄浦江畔的上海世博园内,悠扬的蒙古族长调响彻宝钢大舞台,世博会内蒙古文化活动周随之正式启动。随后的一周时间内,内蒙古成为世博舞台甚至是世界舞台上当仁不让的主角:敞开的场馆、美丽的哈达、洁白的云朵……活动周上的一切元素都在向人们展示着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内蒙古:这个GDP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首位的内陆大省正在以一种史无前例的积极姿态拥抱世博、拥抱世界、拥抱绿色未来。

  但世博园内最受人们关注的“内蒙古元素”并非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符号,而是另一个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内蒙古品牌——伊利。自从去年5月正式宣布成为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标准、为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后,上海世博这个世界级的舞台上便一直活跃着这家内蒙古企业奔忙的身影。她在世博园内的亮相被普遍认为更具符号意义:这是中国经济界第一个同时登上奥运和世博舞台的民族品牌。随着这个千载难逢的荣誉花落伊利,其所在的内蒙古等内陆省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已经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半个世纪以来,伊利一步一步留下的足迹,也恰恰是她所在省份和城市嬗变的历史轨迹。当伊利从一个7户奶农组成的养牛合作小组起家,内蒙古人民的致富之路也同样刚刚起步;当伊利从草原走到全国,内蒙古经济也开始走上飞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当伊利牵手奥运,“内蒙古模式”几乎于同时成为西部省份经济腾飞的成功典型;而当伊利终于站上了世博的舞台,内蒙古则又一次因主动的经济结构优化转型走在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

  当伊利登上世博,这一刻,值得被所有关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人永远牢记。

  乳业兴市

  “边陲小城”

  变身“中国乳都”

  当在世博园内游览的美国小伙布兰德斯对伊利的巧乐兹赞不绝口时,他第一次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叫做“呼和浩特”的城市。对于呼和浩特的认识,他比美国前总统卡特整整晚了23年。

  23年前,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指出:“内蒙古自治区,那里有广大的草原,人口又不多,今后发展起来很可能走进前列。”尽管当时的呼和浩特还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塞外边陲小城,但这位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却已经成功的预见了内蒙古在日后中国经济发展中担纲的重要角色。

  广袤的大草原赐予了内蒙古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位于北纬40—45度的黄金纬度,这里是世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

  不过,当时谁也未曾注意到的是,在这个地方,一个由7户奶农组成的养牛合作小组逐渐发展为一家乳品公司,早早开始了在乳业道路上的长途跋涉,并逐渐成为日后中国乳品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1993年,这家乳企被正式定名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伊利集团)。从此她开始了对内蒙古优质奶源的悉心打造。多年来,伊利集团在奶源基地四步走的创新建设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她建奶站、发贷款,手把手的教会内蒙古地区的奶农们如何育种、养牛;她与土左旗政府签约,探索建立由奶牛养殖户、政府职能部门、奶站经营者等联合组成的中国奶源基地建设新模式。在奶源建设方面,伊利每走一步都会被同行追随效仿。她的示范效应也就在这种跟风中被无限放大。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乳业正是因为有了伊利的发展,才有了如今足以与国外抗衡的规模优质奶源;而内蒙古呼和浩特也正因为伊利等企业在党和政府指导下良性成长起来,才有了“乳业兴市”这个现在看来影响深远的战略决定。

  1999年,伊利集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液态奶事业部,引进了第一条超高温灭菌奶的生产线,这使得来自内蒙古的优质奶源得以走出草原,走向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的消费者。中国乳业的“液态奶时代”由此到来;2005年,伊利以121.75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创造了当时乳业有史以来最漂亮的成绩单,中国乳业由此诞生了第一家百亿级的企业,乳业的“黄金十年”于此达到了第一个发展高峰。这一年,呼和浩特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乳制品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乳都”,由此奠定了她在中国乳业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借道奥运

  “中国乳都”

  冲刺“世界乳都”

  “乳都”地位刚刚确立,梦想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2005年,即呼和浩特被正式命名为“乳都”的同一年,伊利集团高调宣布牵手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成为了奥运史上第一个乳品品牌。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国际乳业的历史,也为“中国乳都”赢得了与世界对话的第一次契机,为数百万呼和浩特人的乳业梦想注入了新的能量。

  3年之后,当伊利集团不负众望的在16天的奥运时间里,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完善的网络渠道、出色的科技创新、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以强大的综合实力服务了来自全球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中国的内蒙古企业也从此第一次走上了世界品牌的前台。

  这一年,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对伊利服务奥运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很多人手里握着伊利牛奶,喝完后把空盒子放进垃圾箱。

  也就在这一年,内蒙古地区的经济赢得了国内和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这一年中,内蒙古地区的生产总值达到了7761.8亿元,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数年前的第24位增长到了第16位,人均生产总值居全国第8,连续6年保持西部第1位。

  还是在这一年,一队来自国际顶级学府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径自进入伊利集团调研。试图通过对伊利的探寻,了解呼和浩特作为一个交通并不发达的中国内陆城市经济发展腾飞的具体轨迹。

  中国乳企由此亮相世界舞台,也带动“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具备了世界级的眼光和格局,开始向更高远的目标前进。北京奥运后的第二年,呼和浩特市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乳业发展国际论坛”,郑重提出了打造“世界乳都”的目标,并形成了四点共识:第一,通过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奶业振兴;第二,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推动奶业振兴。第三,通过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水平推动奶业振兴。第四、通过建立新的经营机制、健全产业链条推动奶业振兴。

  在奥运效应的推动下,呼和浩特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始了向“世界乳都”冲刺的新征程。

  世博搭台

  “中国乳都”

  嬗变“中国绿都”

  2010年,上海世博会来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历史学教授Jeffrey N·Wasserstrom在他的《全球上海,1850-2010》一书中说:“很多大国的兴起,都会完成这样两步: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而这次的上海世博会完成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二步。”

  对于伊利集团和整个内蒙古而言,上海世博让内蒙古企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先后携手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的中国乳企。不过,又一次站在国际舞台上,他们感受的不再仅仅是世界性的发展机遇,开始以世界的眼光、以更具使命感的胸怀来思考中国乳业的未来发展方式:“低碳世博”的推行与日益紧张的世界环境危机,使中国乳企开始升级自己的绿色发展战略;也使“中国乳都”冲刺“世界乳都”的梦想增添了几份浓郁的“绿色”。

  2010年4月份,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全球两大环境峰会之一——“商业为环境全球峰会”(B4E 2010全球峰会)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作为中国企业界出席该峰会的第一人,在会上首次提出了打造“绿色产业链”的战略构想:通过严格制定并不断完善企业的绿色规则,并进而引导产业合作伙伴一起,力求在乳业的上、中、下游,构建起一条绿色生态循环链,以此探索中国乳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在这个战略构想中,伊利集团以整个乳业的健康发展为立足点,为自己确定了一个更大的责任定位:乳品绿色产业链的引领者,中国绿色事业的推动者和践行者。而事实上,在更早的时候,伊利集团便已开始着手构建囊括绿色源头、绿色产品、绿色包材、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消费等环节在内的中国乳业绿色链条。

  乳业领袖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中国乳都”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在2010年两会上,内蒙古这个连续多年的GDP增速状元却因为其态度坚决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被人关注。在那次盛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春华表示:2010年,自治区不再追求GDP增幅全国第一,是为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做好经济工作,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随后不久,2010年“中国绿色城市”评选结果揭晓,呼和浩特凭借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代价小、空气清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等原因,位列中国绿色城市之一。“乳都”于是拥有了一个更加“绿色”的光环,由此正式开始了向“绿都”迈进的步伐。伊宣

  ■上海世博园内,“世博牛奶”热销

  ■世博园伊利母婴服务中心内,贴心的服务让妈妈们备感家的温暖

  ■世博会中国馆前,伊利巧乐兹博得外国游客的称赞

  编后:

  我们应该庆幸,内蒙古呼和浩特从“乳都”到“绿都”嬗变的过程中,不仅有政府自上而下的指导推动,也有像伊利这样的企业自下而上的主动探索。

  目前,在上海世博园内,借助短短5天内蒙古活动周的时间,内蒙古企业、内蒙古展馆正在通过各种形式向世界表达自己的绿色发展路径与绿色发展理念;而与此同时,世界也从他们的足迹中看到了中国乳业发展的绿色希望。

  世博已经到来,而中国“乳都”的绿色翅膀,已经张开。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