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曹操遗体遭拖行 脸部被残忍砍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3日04:04  大洋网-广州日报
曹操遗体遭拖行脸部被残忍砍去

  翡翠珠

曹操遗体遭拖行脸部被残忍砍去

  1号墓发掘现场,基本没有大发现。

曹操遗体遭拖行脸部被残忍砍去

  记者在场外等采访机会。

曹操遗体遭拖行脸部被残忍砍去

  曹操高陵发掘过程昨直播 1号墓只剩一把铁剑 墓内出现7个盗洞

  昨日上午,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考古队对1号墓进行发掘,但除过道上的一把铁剑外,墓中空空如也。2号墓中,曹操的脸部更被残忍砍去。

  不过,最早发掘的2号墓内多件器物仍然颇有看头,其中一粒翡翠珠为曹操下葬时嘴含,估价达上千万元。文/本报特派记者张强 图/本报特派记者乔军伟

  30米盗洞

  昨日直播的曹操高陵发掘,1号墓空空如也。除一把在墓道通往墓室的地方出土的铁剑外,再没有其他文物出土。这让墓主人的身份变得更加扑朔迷离。1号墓与2号墓间有一个深达30米的盗洞,有人怀疑盗墓贼从2号墓进入1号墓,把里头的物件一扫而空。但考古队已在2号墓西侧初步探明有一个陪葬墓群,估计无人陪葬。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金华代表国家文物局昨日透露,近期将以1号墓和2号墓为中心建设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同时开展墓室出土文物及遗迹的保护。

  仇家曾破坏?

  头盖骨惨遭损毁

  2号墓中出土了一个头盖骨,但只有头顶和后脑勺,脸部被砍去。这具头盖骨被认为是曹操,但因形状不全,已难以通过现代技术还原曹操容貌,而遗体就被人从墓葬后室拖到前室。

  墓室内未见装放遗体的棺椁,但正室地表土层有若干布局规则的重压点,考古专家们认为上面曾摆放过沉重的石质棺椁,棺椁已经被盗墓贼砸碎,墓内可见若干碎片。

  画像石被人砸毁

  考古队在2号墓的土层中发现了一块方形石砖,刻有兵卒车马的图案,专家认定是画像石。然而,石上有密集有规则的划痕,遭人为破坏的迹象明显。此前,考古队就曾发现了几块画像碎石,都被砸得七零八碎。

  墓内有7个盗洞

  考古队代表向本报记者介绍,从古至今,墓内共有7个盗洞,可见曾进过墓室的盗墓团伙起码有7个。

  对于满室狼藉:专家们认为,可能盗墓贼进入墓中发现无金银财宝可盗,于是砸墓内物件泄愤;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宋朝以后曹操的形象被越描越差,不排除有人在得知此乃曹操墓后入内泄愤。

  曹操“主卧”是2号墓

  阴宅:4室2厅

  曹操高陵2号墓被认定为埋葬曹操本人的墓地。形制是2个主室配4个侧室,室高6.4~6.5米,这是东汉时期王侯级别大人物丧葬的“法定规格”。

  根据对墓内器具和遗迹的研究,曹操公元220年入土为安时,“2厅”主要配备了曹操生前出行所用的车马仪仗,“4室”则主要放置曹操生前所用的生活物件。

  最贵:翡翠宝珠

  墓内出土的所有陶器均为素陶,未见彩陶。价值最大的是含在曹操嘴里的翡翠珠,椭圆形,2厘米长,质地温润,估价上千万元。此外有多颗规格相同的玉珠,很可能用于装饰曹操所戴之“冠”。某个侧室像从无粉刷过,可能曹操的丧事办得比较仓促,未装修完毕就入土了。

  专家们认为,这印证了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的史料。

  葬品:文治武功

  昨天考古队的最大收获是又在2号墓中发现了一块石牌,刻有“常所用大犀盾”字样,但未见“魏武王”三字,疑似曾遭毁损。大犀盾,即用犀牛皮制作的大盾牌。此物品体现了曹操作为军事家的戎马一生。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一张已腐朽不堪的案台、一把古琴和一块砚台,体现曹操文治武功的一面。

  问答曹陵

  在昨天的发掘活动中,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就一些公众关注的围绕曹操高陵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2号墓侧室发现两具头盖骨,据人类学家鉴定,“她们”都是女人,一个20多岁,一个50多岁,“她们”分别是谁?

  答:曹操高陵遭盗墓分子多次破坏,墓内可供考古的信息已不原始,而曹操共有13个为他生过孩子的妻子,很难判断。

  问:曹操高陵的发掘是否有助于还曹操以本来面目?

  答:曹操的历史形象是英雄,传播形象是“白脸奸臣”。事实上,曹操在死后的七八百年时间里,一直被公认为英雄,被妖魔化,是宋朝以后的事情。曹操墓的发掘和进一步研究,有助于还原曹操真人形象,比如他的节俭,这些都有利于去伪存真。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曹操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