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二参加高招咨询会提前规划职业占先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3日05:18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慕海燕

  走出考场,很多考生和家长们又赶赴另一个战场———高招咨询会。今天“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填报志愿咨询大会”在哈尔滨学院举办,据介绍这是哈尔滨市迄今规模最大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将有15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参加。昨天哈工大学生活动中心门前广场的“2010高考志填报咨询会”也可以用火爆形容,选择学校和专业,已经成为考生和家长们的又一场“高考”。

  “志愿填报不好,院校和专业选择上出现错误,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十年寒窗苦读付之东流。”今年高考生郭冬冬的父亲这样形容填报志愿。只是由班主任根据考生估分指导一下的“志愿时代”早已经过去,随着高校扩招形势、专业设置形势、大学生就业形势等因素的变化和影响,填报高考志愿已经成为职业规划的第一步,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考后的志愿大战拉开帷幕之时,记者了解到在各种高招咨询会上,除了应届的高考生和家长外,高一、高二学生和家长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多,提早了解,提早规划,有目标的选择是这些高一、高二学子参与高招说明会的主要原因。

  一个例子:

  高二家长咨询会追到上海

  哈九中高二学生家长朱先生对于各类的高招咨询会已经非常熟悉,去年六七月间,儿子还在读高一时,他就光顾了在哈尔滨市举办的两场高招说明会,对国内的很多高校有所了解。今年4月末,朱先生去上海谈业务正赶上上海举行多场高招咨询会,他放下生意又去转了两场。朱先生告诉记者,去年第一次参加高招说明会一切都是陌生的,不知道该向高校的工作人员了解些什么信息。只问了一些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情况,前一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等等,其实这些信息根本不需要现场咨询。“好在那时我还是高一学生的家长,就当是去学习的了。今年在上海走了两个高招咨询会,我有了一些经验,在上海交大的那次咨询会上,我不仅实地考察了上海交大,看了他们校园、教学楼、学生公寓,了解到上海交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社团活动情况,让我有了一个直观真切的感受,同时对于参与咨询会的其他高校,我也进行深入了解。比如不同高校开设的相同或是相近的专业,我会了解一下在开设科目、培养方向上具体会有什么差别,毕业去向怎么样?这些在高校准备的文字材料上一般都找不到,正需要现场咨询。”朱先生现在说起高招咨询会,俨然成了“专家”。

  据了解,昨天朱先生也没放过在哈工大举行的“2010高考志填报咨询会”,今天又奔赴哈尔滨学院再去看看那里的咨询会。朱先生坦言,目前依靠孩子自己在如此众多高校和专业中做出选择,显然力量不足,他先把能够了解的,需要咨询的都弄明白,再提供给儿子,这样到了明年孩子做最后选择时会从容得多。

  一种现象:

  很多人迷茫着走入高校

  对于高二,甚至高一学生和家长现身高招咨询会的情况,哈工大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现象在三年前就开始出现,这说明高中生和家长们充分认识到了了解一所高校以及相关专业的情况,对填报高考志愿的重要意义,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应该说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更利于学生的高校学习,这对高校和对学生都是件好事。

  “先有一个职业规划,根据规划走好每一步,对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非常必要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选好就读高校和专业这就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这一步的成败可能决定了一个学生一生的职业方向。”哈工大招生就业处处长慕永国说:“所以提前参与高招咨询会,积累一些经验,了解一些信息,这就是打有准备的仗,是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据了解,几乎每一所高校都会面临这样的紧张时刻:越是接近填报志愿的最后期限,招生部门的电话就越是热,而越是临时询问的,所咨询的问题也是越“初级”的,无非是分数线、专业设置一类问题。而事实上的确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入大学前对录取自己的高校以及自己的专业都不甚了解,迷茫着走进高校的。如果学生们能够提早地开始职业生涯设计的话,选择会更理智,学习动力会更强,在四年之后就业大战中也会更有优势。

  一个建议:

  提前做准备亲自去咨询

  在哈工大举行的高招咨询会现场,记者看到了来自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的三名高二学生,夹杂在高三学生和家长的大部队里,他们的认真程度一点儿也不逊色。一位叫陈超的学生说,他和西南政法大学的两位老师聊了好一会,他们提供的信息很具体,还结合我的兴趣爱好给我一些指导意见,收获很大。陈超说西南政法大学是自己的目标,虽然不是应届生,但通过高招咨询会他与自己理想大学的老师近距离接触,了解了很多学校的信息和录取情况,也明确了自己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为陈超提供咨询服务的西南政法大学的王老师对记者说,现在不少高中生和家长的意识非常超前,这个方向很正确。但是一些咨询缺乏准备,效果并不理想。比如“你们学校什么专业最好?”“你们今年文科在哈尔滨录取分数线会是多少?”这样问题实在让老师无法回答。再有“你们今年在哈尔滨招多少理科生?”“你们学校都开设哪些专业?”这些问题根本不需要咨询会一样可以获得。高招咨询会,是要通过面对面的机会,给家长和考生解答招生简章上没有的内容,一些深层的问题,甚至高校的学风、办学理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

  王老师说,越来越多的高二学生家长因为害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而独自前来咨询,对此她并不赞同:“家长替学生参加咨询会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和家长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学生们更多是从兴趣出发选择学校和专业,家长则较多考虑到考研和就业因素,我感觉还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咨询会上与老师直接交流的效果会更好。”

  一种声音:

  职业规划从中学开始

  “某高校研究所调查显示,逾5成大学生认为目前就读专业不理想,近2成大学生对就读学校不满意,3成学生对所学专业热情不高。仅有3.4%的学生入学前了解所报专业。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因不满意所考入的大学或专业选择复读,甚至厌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教授、全球职业规划师刘毅为记者提供了这组数据。

  据刘毅介绍,在西方国家,一般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都会开设专门的出路指导课,帮助学生思考和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我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起步较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未进课堂。随着就业压力和职业竞争的加剧,职业安全感将成为困扰求职者的一大难题。

  刘毅认为,中学教育的经验价值不可否认,但并不表示每条经验都是科学的。现在是信息时代,有的老师、家长受接触的信息局限,对新兴的专业、职业了解不多,对学生的指导就存在不到位情况。目前教育部门重视的是学生心理咨询方面的系统培训,但还没对职业教育给予充分重视,仅仅在高考前对考生进行指导和建议,容易出现偏差。在美国,小学就有大量的职业介绍,国家法定每年4月22日为“带孩子上班日”,这一天家长要把孩子带到单位,了解成年人的职业生活和社会上的种种行业。中学里还设置职业模拟课,增加孩子对职业活动的认识。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信誓旦旦地说:“我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我长大后想当科学家”等,似乎小小年纪对未来职业已经作出很好的规划。其实,这些“规划”更多的只是孩子们受身边大人们的影响而产生的梦想。怀揣这些儿时梦想的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时都难以确定自己到底需要选择什么职业。在美国,对孩子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教育中明确告诉孩子,一切学习都是为了未来的独立生活。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大学,也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今后有一个自己喜欢的、让自己感觉骄傲的工作。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