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下事:迷失的青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2日13:28  SMG《深度105》

  天下事:迷失的青春

  3名“90后”农民工相约自杀?!

  这场自杀悲剧中的三位当事人李鑫、陈建和陈泽友,都是从四川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台州的。在当地读完农民工子弟学校,初中毕业后,他们就留在了台州,成为了新生代农民工。

  陈泽友和死去的陈建、李鑫是最好的朋友,3人年龄相仿,陈建21岁,陈泽友和李鑫都只有19岁。其中陈建和陈泽友还是堂兄弟。今年2月底,陈泽友和陈建认识了开美发店的阿杰。因为谈得来,两人就到阿杰的美发店做学徒工。由于在美发店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一个月只有两天休息。在网络上,陈泽友曾经写道:每天要洗上百个头,洗头洗到麻木。

  三个年轻人都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意,一个月不到1000块钱的收入,也很难满足他们平时上网、喝酒、唱卡拉OK的开销。平时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谈的最多的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2010年5月4日下午,几个月没事可做的陈泽友在上网聊天时,碰到了李鑫和陈建。这时李鑫却出人意料地提出,感到生活没意思,不如相约一起自杀。随后,他们三人竟然约好在网吧见面,一起商议自杀的事情……

  是什么对他们的内心造成这样大的伤害?

  儿子的骤然离世,给他们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李鑫的父母如今已经搬离台州,回到了四川老家。而陈建的家人至今依然沉浸在悲痛中,他们都对儿子的做法很不理解。

  而唯一被救活的陈泽友不愿见任何人,几度还想再次自杀。通过网络沟通,心理医生分析,由于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再加上家庭成员沟通不畅,缺乏温暖,从而导致了这3个年轻人心存压抑、悲观厌世的情绪。

  其实这三个年轻人一起自杀的悲剧并不仅仅是个案。就在两个多月前,同样是在台州,来自湖南的两名90后农民工也一起服药自杀。两起悲剧的主角都是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大多是刚刚踏上社会,理应是对未来充满美好期盼的年龄。

  美丽的青春,在他们的眼中为何却是如此的沉重?

  近年来,台州市的流动人口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外来务工人员规模如今已经超过两百多万,其中,90后农民工大约有三十多万人。

  苏元瑞,今年20岁,来自安徽农村。三年前,他来到台州打工,目前在一家餐馆做厨师,每天工作到凌晨一点。虽然每个月将近2000元的工资,在90后打工族中已经是高收入了,但他坦言,在这里还找不到家的感觉。

  有数据显示,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体。而其中90后农民工的总数,也达到了1000万以上。与他们的父辈不同的是,在从乡村走向城市的过程中,新一代农民工对未来的期望值普遍较高。但是辛苦单调的工作、较低的工资收入、处于城市边缘的失落感,让他们对未来感到很是迷惘,甚至引发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那么,究竟该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呢?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