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中山的传承之路
2010上海世博会上,中山市以持续23年的“慈善万人行”活动为主线,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山人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非物质为主题的城市展馆
文|《小康》记者 刘建华 中山报道
在澳大利亚留学8年的李扬湄,从网上看到中山市招聘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她几乎没有犹豫就报了名参加,最后成功被选为上海世博会中山馆的志愿者。中山人李扬湄说,国外知道中国有个中山市的人并不多,但却很少人不知道中国有过一个孙中山。
中山的世博情缘
在由废弃发电厂改造而成的展馆4楼,在中山馆内有两尊一米高的雕塑,这是由1927年出生于中山的香港雕塑大师、人称“史诺比的中国老爸”马乐山设计创作的,两座雕塑是郑观应和徐荣村。
雕塑中的郑观应头戴六合一统帽,左手拿着《盛世危言》,右手握拳作迈步状,意示他胸怀大志、与时代同步的精神。徐荣村则头戴官帽,身着马褂,右手夹着当年参加第一届世博会时由英国女王所赐的金银奖牌,一副慈祥神态。李扬湄说,中山馆开馆以来,不完全统计参馆人数已超过一万人。
穿过“时光隧道”,走过历史,曾经从中山走出的历史名人孙中山、郑观应、钟荣光、唐绍仪、徐婉姗、阮玲玉等在世博会中登场亮相,但更能体现新时期中山人精神特色的当属“慈善万人行”。2009年4月,中山市最终确定了以“博爱·和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作为申报主题。在全球80多个城市提交的106个有效自荐案例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成功获邀参与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展示。
万人行传承博爱
中山市几代当政者从实践中提炼出中山城市发展的精神坐标——那就是“博爱和谐”。
博爱精神在中山颇有历史渊源,首届万人行总指挥、广东省侨办党组书记吕伟雄说,第一年的万人行名字叫“敬老”,第二年就把主题从“敬老”改为“慈善”,为成立不久的红十字会筹款。曾经有一位企业老板开了一个玩笑“只要市领导吃肥猪肉,我就捐款,一件3000元。”,于是他便找了一位师傅,做了1公斤沙溪扣肉,切成33件,晚会上,吕伟雄一口气吃完33件肥猪肉。紧接着,又有人提出吃芋头,一件5000元……吕伟雄笑着说:“那天,我饿了一天没敢吃东西,得到了不少捐款。”
中山市副市长殷昭举认为,慈善万人行的内涵要越来越深入,不能形式化,要群众化,让群众喜闻乐见,扎根中山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使之具有时代特色、生活味道、慈善情怀。“慈善万人行”现在打造出了一个制度化的关爱平台。至2009年止,中山慈善万人行先后投入2.18亿元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综合援助;创建“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学基地”;投入1.8亿元建起了博爱医院、急救中心等63个公益项目;先后在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等赈灾活动中实施市外援助赈灾38次,赈灾款达1.46亿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