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学者称两岸签合作协议体现大陆和平发展诚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30日23:14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1日评论版头条:6月29日下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在该协议谈判过程中历经曲折,最终成功。这一承载着两岸同胞期待、凝聚着两岸各方心血的协议在两岸关系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推动两岸关系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一、是建立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的新开端

  自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两岸经贸往来不断,渐成规模。但长期起来,两岸经贸处于单向、不平衡状态,严重抑制了两岸经济发展的活力,对台湾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和整合造成了结构性影响。如何实现两岸经济双向交流、促进两岸经贸正常化一直是两岸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

  两岸有识的政党和领导人早就认识到两岸经贸正常化的重要性。2005年4月29日公布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中就指出要“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与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展开全面的经济合作,建立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讲话》中也明确指出“两岸可以维持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台湾地区领导人也表达了两岸尽快签署ECFA的呼声。可以说,在2008年5月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后,两岸双方都有尽快展开商签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进程且越早达成目标越好的高度共识。两岸有识政党和领导人的这些阐述反映了两岸经济发展的规律,反映了两岸工商界和其他相关界别的呼声,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使得两岸ECFA的签署水到渠成。

  二、充分展现了大陆推动和平发展的诚意

  从ECFA的早期收获清单可见,台湾产业单从零关税获得让利空间超过大陆110余亿美元,台湾17个敏感产业争取到10年以上的调适期,而且在ECFA序言中明确表示“双方同意,本着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

  从上述可以看出,大陆在经济上对台湾有着巨大的让利,这也是两岸血浓于水的情感在ECFA中的表现。胡锦涛总书记2月12日在福建漳州看望台商时说:“凡是对广大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办,并且说到做到。现在两岸正在商谈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是一件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好事。在商谈过程中,我们会充分考虑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农民的利益,把这件好事办好。”温家宝总理所言“大陆将充分照顾台湾中小企业和广大基层民众的利益,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利益,在这些方面,大陆可以做到让利。”这充分表达了大陆政府对台湾民众的关怀,也表达了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如果没有大陆的充分体谅,这一协议不可能如此顺利获得通过。

  ECFA明确规定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负责处理和本协议相关的事宜。这类机构的设立是两岸共同协商处理事务的又一个新开端,对稳定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促进两岸互利双赢

  ECFA的签署,意味着两岸从此开始有可能在经贸领域建立起非零和的互动氛围和机制,摆脱全输或全赢的零和式斗争,这也是两岸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制度整合的开端。

  两岸签署ECFA的主要目的,就是相互降低关税与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增进双方经济合作、拓展彼此投资与贸易往来,让两岸人民享受和平与发展,互利与双赢,使企业安定、人民安心、经济安全,使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提升,为两岸在和平发展下进一步融合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恰如国台办主任王毅所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推进了两岸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明确了两岸经济往来自由化的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平台,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将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们必须指出,ECFA的签署是两岸互信的结果。自2008年5月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民党上台执政以来,两岸形成了“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两岸两会才可能有如此多的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才能得以维持和进步。随着ECFA的签定、生效和实施,相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又一个新局面会尽快到来。(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 朱松岭)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海基会 海协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