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岸合作协议开启两岸经贸关系新纪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3日17:55  瞭望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两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其后续效应发挥仍需双方努力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许雪毅

  6月29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重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表示,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有关专家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认为,这是两岸经济交流逐步实现正常化后,两岸经济合作制度性安排的启动,为两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而其后续效应发挥仍需双方努力。

  两岸经济发展新格局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包括序言和5章16条及5个附件,基本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了对现有机制的补充与完善,对未来合作的展望与开拓,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防范和争端解决。

  在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单玉丽看来,ECFA的签署是继“三通”之后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又一个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事情。

  截至2009年底,两岸贸易额累计超过96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情况下,ECF A的签署显得尤为重要。

  “ECFA将促进两岸从功能性合作向制度性合作发展。”单玉丽说,之前两岸经济合作主要是功能性合作,是在大陆方面和台湾民间的推动下进行的合作,缺乏制度性安排。以贸易来说,形成主要以台商投资大陆、带动增长的格局。

  “虽然ECFA只是框架性协议,但两岸平等互利共创双赢的精神都体现出来了。”单玉丽说,包括早期收获清单各个方面都有具体附件列出来,几乎涉及两岸所有经济活动,而且是相互的、互动的,必定会促进两岸合作的经济格局从单向不对等到相互促进的转变。

  据此次ECFA的早期收获清单,两岸共计有800多项产品将在两年内分3步实现零关税。据台湾方面测算,这项条款将为台湾方面节省大约200万美元的关税。

  其中,在货物贸易早期收获方面,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包括农产品、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电子产品等10类,基本上涵盖台湾各个产业,金额超过120亿美元。台湾将对267项原产于大陆的产品实施降税,包括石化产品、机械产品、纺织产品及其他产品等4类,金额约30亿美元。

  在服务贸易早期收获方面,大陆将对会计、计算机及其相关服务、研究和开发、会议、专业设计、进口电影片配额、医院、民用航空器维修,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11个服务行业扩大开放。台湾将对研究与发展、会议、展览、特制品设计、进口电影片配额、经纪商、运动及其他娱乐、航空电脑订位系统以及银行等9个服务行业进一步放开。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邓利娟指出,虽然两岸实施降税和开放的数目不对等,但象征性意义很大,“是在自主性协商,建立机制的基础上,台湾和大陆双向开放、双向发展轨道的确立”。

  邓利娟认为,总的来说,这次早期收获清单覆盖面广,涉及量大。比照东盟和大陆10+1整合的早期收获,不论数量、金额比例都更大。这个计划的安排充分体现了两岸经济关系的特色,尤其充分体现大陆的善意,在最大可能范围内让利给台湾,尤其体现了大陆所承诺的对台湾弱势产业、弱势群体,以及台湾中小企业,特别是基层农民等群体利益的关照。

  “ECFA的签署符合台湾百姓的利益,尤其在农产品的物流、互通有无方面,可以进一步推进。关税部分希望降低或者减免,台湾的农副产品才会进到大陆。”台湾苗栗县农会理事长、苑里镇民代表会主席郭明宪认为,ECFA指明了台湾未来重要的出路,类似ECFA这样有利于两岸经贸开放、自由化的观念,对台湾农民的条件只会提升,不会降低。与此同时,台湾也需要大陆的东西,这是双向的。

  两岸产业合作新契机

  “ECFA开辟了一个通道,让台湾更多企业可以到大陆来,同时我们也可以到台湾去。双方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合作,我觉得是很正面、很积极的。”大陆第一家赴台投资的高科技上市企业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说。

  在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看来,ECFA对两岸产业合作促进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过去两岸更多的集中在大企业投资,现在从早期收获清单看,为两岸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未来哪些企业可以在台湾或者大陆发展更好,彼此之间可以整合。

  其二,今后随着ECFA的签署,两岸经贸进入正常化规范化,经济合作模式发生变化。过去两岸是台商在大陆投资,今后两岸合作从过去简单的资本移动到要素整合,各凭要素禀赋——台湾的优势要素在资金、技术、管理和行销方式;大陆的优势在基础研究、土地、资本、市场,等等。两者之间如何更好结合是个新课题。未来两岸合作将更多走向项目合作,为产业整合带来深远影响。

  其三,ECFA将带来两岸服务业的开放。它将为两岸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广告设计、会展、研发等等文化产业,周边环境,将促使相关产业向上下游延伸,从制造向两端延伸,提供更好的机遇和空间。

  邓利娟也持类似观点。她认为,早期收获清单实施之后,将对两岸经济合作,特别是产业分工格局产生大的影响。

  “由于相关产品税收降低为零关税,生产成本改变,特别两岸三通直航,两岸产业分工会有新的格局,也是两岸产业合作进一步深化的契机。”邓利娟说,税收减少,产品成本改变了,台商将会调整布局,在沿海发展有利,还是在内陆地区好,或者选择回台湾,这些思考因为有了ECFA和三通,将成为现实。

  在ECFA服务贸易早期收获清单里,两岸金融业的互相开放引人关注。大陆将出台6项具体措施,便利台资企业融资,包括允许台湾地区银行在大陆设立营业性机构,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在大陆开业1年以上且提出申请前1年盈利的台湾地区银行,可申请经营对大陆台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等。

  邓利娟说:“这也表明,两岸经济关系过去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合作,多半是台资企业对大陆的投资设厂制造产品出口这样的一个模式。随着ECFA的签订,早期收获清单计划的落实,今后两岸经济合作新的领域,更有潜力发展的是在服务业,它会成为两岸下一阶段经济合作的高潮,特别是金融业,早期收获清单就给台湾提供了相当的优惠,对其布局大陆市场有相当大的帮助。”

  邓利娟认为,后续两岸ECFA还要继续协商,更重头还在后面。此次虽说覆盖面大,但还只是少数产品,今后协商的服务业、投资业、产业合作项目等,对规范两岸经济发展具有更全面更深刻意义,值得关注。

  效应发挥还需双方努力

  事实上,ECFA的签署背后是台湾经济摆脱边缘化危机的必然选择。盛九元说,由于台湾产业结构和韩国高度雷同,两岸签署ECFA实际上是为台湾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争取了关键的缓冲期。如果台湾能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的话,未来它的空间就更加广阔,国际竞争力就会更加提升,在东亚经济中将发挥更有力作用。

  邓利娟认为,台湾要摆脱十年困境,要让失业率较快改善,让经济重新起飞,ECFA创造了台湾和大陆很好的投资贸易环境,让它在区域经济整合中占据有利位置。但台湾要摆脱经济困境,还需很多努力。

  邓利娟说,十多年来台湾经济自身积累的问题。比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脆弱性,财政的恶化,金融秩序的混乱,都是深层次的经济结构性问题,也要相应改革推动才能从本质上改变,特别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上大陆市场和大陆的分工合作,才能促进其竞争力的提升。这里面,ECFA效应的发挥,也要破除非经济因素的制约。

  7月1日,台湾“行政院”通过ECFA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等,随即送往“立法院”审议。而绿营扬言将竭力阻止协议过关,声称要逐条审查ECFA;6月29日ECFA签署当天,民进党抛出“终止条款”,声称“如果ECF A签订一年内,台湾无法和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或者ECFA生效后经济成长不如预期、失业率上升、薪资下降的话,就应启动终止条款。”这些都使得签署ECFA后的两岸经济合作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到ECFA实际效应的发挥,这些都需要台湾有关方面进一步做好解释说明和协调沟通工作。

  单玉丽说,从附件中可以看出,两岸逐步开放,大概分三步走。开始时对两岸产业冲击比较小。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可能也会对台湾一些弱势产业,尤其是目前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的产业造成冲击,这种产业调整所要经历的“阵痛”是必然的。而协议非常好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充分考虑了两岸发展的现状和产业结构的一个现状。在渐进性过程中,双方都做了充足准备,可以把冲击降到最小。“归根结底,两岸产业合作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助理李鹏则提醒,ECFA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贸易自由化程度变高后,贸易摩擦会随之而来,需要双方做好心理准备应对。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认为,ECFA的实施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构建,除需要两岸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生产要素的顺畅流通,还需要两岸就相关事项进行制度性协商,需要一个长期的、分阶段实施的过程。因而应统筹安排,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逐步推进。他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作为ECFA的特定先行先试区域,先行实施某些正在商谈或将要商谈的项目和条款,为今后的工作探索途径,积累经验。

  对此盛九元认为,ECFA签署之后,为更好发挥其效应确实可以采取区域先行方式。他分析说,大陆各个地区各具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区优势在于政策先行,大交流大合作可以更好试点;服务业合作方面,上海更优惠,很多台商愿意把上海作为切入点,作为台湾服务业在大陆拓展的基地;就企业加工产能的转移而言,重庆、成都等地方更具劳动力、地价优势,对台资企业从外销到内销转化具有吸引力。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